记者采访获悉,光明街道集中隔离点首批33名客人于5月23日解除隔离。首位客人在清晨7点带好行李办理退房,当日上午9点10分,载着乘客的专班大巴从酒店门口缓缓驶离,全体专班组工作人员列队挥手送别。这14天来,他们为首批客人提供了家一般的服务,家一般的温暖。
专班组工作人员挥手送别
互道感谢,温情送别
为了送别客人,全体工作人员提前一日就开始忙碌。他们一一询问客人的计划退房时间,将退房时间按批次安排好。还准备了温馨的健康暖心包,里面有口罩、消毒湿巾、水、象征着平安的苹果,还写了一封温馨的感谢信。
“我们理解,因为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您离家许久,承受了许多孤寂和心理压力,您为疫情防控无私奉献者。现隔离期已满,我们恭祝您身体健康无恙。为此,光明街道集中隔离点全体工作人员,由衷地向您道一声:感谢!”
递上健康暖心包
客人们携带行李下楼后,先采集血压及体温信息,再领取解除隔离通知医学观察告知书。专班人员提起行李送客人上车,住客纷纷对专班人员表达感谢。来自大连的荆女士去香港旅游,因疫情滞留了数月之久,回来首站就是新润桦酒店,她说:“工作人员对我们特别关心,送给我们鲜花水果,每天关心我们有没有吃早餐,身体有没有不舒服,就像家人一样关怀备至,心里感到特别温暖。”
“客人有需要,专班有响应”
5月6日早晨,区发布文件,宣布计划启用新润桦酒店作为境外输入人员的隔离酒店。5月7日当天成立工作专班,明确组织架构和主要职责,经过两天的紧密筹备,5月9日,新润桦酒店就接收了首批客人。工作专班按照“客人有需要,专班有响应”的工作原则,做好人文关怀,对住客充分关爱。
有一对来自湖北的夫妻,隔离期间饮食不习惯,心理医生冯滨了解到这一点,主动提出可以帮他们去超市采购。医生考虑到夫妻俩的饮食习惯,除了买了他们指定的面包牛奶,还特别买了辣酱,买了远超夫妻俩所给钱数的食品,让夫妻俩感受到来自专班工作人员的关怀。还有一位妈妈带着一个2岁的小朋友,向工作人员提出希望提供一些书籍。社区工作人员专门去图书馆取了许多儿童绘本送给她。安保人员24小时轮班值守在没有空调的走廊上,专班24小时响应住客需求,他们的辛苦,住客都看在眼里。每名专班人员都秉持着强烈的责任感与耐心细心,做好这份工作。
工作人员为客人搬运行李
送81岁老人回惠州老家
这14天内,专班工作组已经与一些住客告别,他们是身体情况特殊,所以可以实行居家隔离的客人。工作人员都会将心比心,积极为他们联系当地政府,以便实现回原住地居家隔离。有一位香港籍老先生,常住在惠州,记不清家里住址,手机也损坏了。老人强烈要求居家隔离,说能够找到自己的家。隔离专班积极联系,询问惠州政府可否送老人回家隔离。在得到同意后,医生与安保人员开车送老人回到了惠州的家中,与对方社区工作人员办好了交接手续,老人回到家,感到非常开心,不住的表达感谢。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光明区集中隔离点(光明街道新润桦酒店)不仅仅是一个阻拦病毒的堡垒,也彰显着光明的人文关怀,是一个洋溢着爱与温暖的家。抗疫战尚未结束,专班人员的担子还很重,他们会以过往十余天展示出的默契、效率与爱心,继续投身于这场疫情阻击战中。
编辑 谭凤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