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扮演名媛,在北京不花钱生活21天”
中国新闻网
2021-09-30 17:39

“2021年5月1日-5月21日,我在北京城市里不花钱度过了21天,并且像名媛一样优雅。我把这个行为通过影像记录了下来。”

视频《瞬间所有制》28分钟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展版本(点击观看)

21天里,邹雅琦用假钻戒、假项链把自己装扮成“名媛”,混入头等舱旅客休息室、蹭海底捞等候区的食物、睡各种各样的沙发、免费逛拍卖会……

邹雅琦在机场休息室吃自助餐。受访者供图

这段影像是邹雅琦的毕业作品《瞬间所有制》。今年夏天,她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毕业展期间,这部时长近半小时的影像就引起了不少人关注,随着作品传上互联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讨论这部作品,甚至一度登上热搜榜首。

面对这样的实验艺术作品,自然也存在不同声音:有人觉得“大受震撼”,这样的讨论很有意义;有人觉得这只是“蹭吃蹭喝”的恶作剧;也有人怀疑创作这件作品的初衷。近日,她接受了中新网记者采访,以下是采访实录。

央美线上毕业展中邹雅琦对自己作品的介绍。网页截图

记者:《瞬间所有制》近一段时间在网上很火。这样的热度是否是你所乐见的?

邹雅琦:我还蛮开心能被更多人看到的。我觉得对我的影响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但我可能会更加有使命感。我会随时做好准备,会对接下来的作品更加负责。我希望我本人的作品是每个人都能看懂的。至少是最表层的含义,大家能看懂。我是希望能让所有的人民群众看懂的,这是我对自己作品的一个定位。

记者:但当大家都看到后,就会有对作品的不同理解。你也在社交媒体上说到存在“有违本意的解读”。你怎么看这些不同的看法?

邹雅琦:确实,有些人会觉得我可能是作为真正的名媛,了解所谓的“上流社会”的规则,然后我再去做“真名媛扮假名媛扮真名媛”的事情。但实际上,我也是通过自身的调研、非常长期的准备以及心理建设,才能做出这样的作品的。我也看到,有人觉得这是阶层固化的体现,但我觉得这种想法其实是伤害了大众的心。当然这也成为了作品的一部分。

邹雅琦在带着标签的床上休息。受访者供图

记者:你刚才也提到为这部作品做了很多准备,都有哪些?

邹雅琦:这个作品最早能溯源到我考上中央美术学院之前,当时也是了解到了社会压力,对这些有过思考。我也想做出一些作品。到了2018年的时候,我拍了一部伪纪录片,假装我在北京生活了7天,我花3天完成了这部作品。但是感觉没那个感觉、不够劲。到了大学四年级的时候,我跟老师说,我的毕业创作也要做这个。所以包括我的论文写的也是这些内容。

我在准备期间去了很多很多地方,我把我的行为分为衣、食、住、行,就是哪些地方是有免费的衣服、哪些地方是有免费的可以住的地方、哪些地方有免费的食物以及我有哪些可利用的交通方式。

当时我把这四个版块涉及的每个地方都列出来,去查找资料。为了搜寻一些免费的物资,我做了很长时间的准备。包括我去每一个地方,其实都是有时刻表的,比如5月1号几点到几点我应该去哪里,什么时间我可以去哪里,就像是旅游时的行程表。

心理建设方面,包括我要把自己打扮成很体面的样子,所谓“名媛”的样子。我也是参考了社交媒体上一些比较“真名媛”的人,看她们会怎么打扮自己、看她们会是什么态度,我会作出这样的心理建设,还会进行早期实验。

这些准备用了有半年以上。我甚至总结了一套人类获取物资的方式。有购买、捕猎、采摘,坏一点的话是偷、抢,我不能用这么坏的方式,我可能通过蹭,还有小小的骗,当然这是不触碰法律红线的,也尽量不给大家带来心理伤害和损失。

邹雅琦创作期间收集的食物等物资。受访者供图

记者:我注意到,网上有人觉得你在完成创作的时候,是利用了别人的善意。你怎么看这样的说法?

邹雅琦:会有这种情况。从某个角度说,我就是利用了别人的善意。但平时我也不会这样,这也是为了我的作品,我觉得必须要做出一些尖锐的事情,来打破一下原有的规则。

在事后,作品展览期间,我花了大概10天的时间,尽量把从这个社会上拿走的还回去。比如说,我会在展厅放一个沙发,因为我在外面一直是利用沙发在休息,从一个沙发到另一个沙发,它们就像一个一个的孤岛。我还在展厅里给大家提供服务,比如说我当时准备了很多小纸片,我会让大家写上自己的要求,我把这叫做“使命必达”,如果你有一些想完成的事情,我可以替你完成。有人说,我想领养一只狗,我就帮他联系了领养狗的地方,可能他真的领养到了狗。还有人说,你应该给宜家的工作人员送20瓶可乐,我就去给宜家的工作人员送了可乐,虽然他们当时不是很想收,因为在工作岗位上没有地方可以放。有拿有还,这其实也是心理建设的一部分。

邹雅琦在机场沙发上睡觉。受访者供图

记者:你希望大家通过这件作品看到的是什么?

邹雅琦:我这个作品讲述的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还有对实现共同富裕的渴望,最终的母题是讨论瞬间与所有之间的关系。可能很多人看到不同的那一面。我也是在观察和研究当中,我目前也没有得出一个非常成熟和严谨的结论,也是在尝试中。

记者:你怎么看艺术作品的话题性?

邹雅琦:我觉得艺术作品的话题性是必要的。就像我的作品,有了话题性才会有更多人看到。我们接触艺术的途径,未来可能会和在美术馆、画廊里的方式完全不一样。现在,我们可以通过短视频网站、通过社交媒体、通过网络来看艺术作品。

我觉得作品是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话题度,才会具有一定的传播度。这样的看法可能和我们是伴随互联网上成长的一代人有关。

邹雅琦在拍卖会预展中试戴首饰。受访者供图

记者:你刚才提到“人民群众”“使命感”,这类词汇似乎在多数人聊天时并不常见。这是你的用词习惯吗?

邹雅琦:我是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社会性艺术专业毕业的,我们必须要和这个社会紧密相关。这好像也是我自己的使命和我对自己的要求。但是我确实也是搞艺术,作品中会有象征性或者诗意,并不是那么尖锐。

邹雅琦。受访者供图

记者:在创作之外,生活中的你是什么样的?

邹雅琦:我其实不是那么外向的人。很多人可能因为这个作品了解到我,觉得我是很外向的人。但是其实我一个比较内向,朋友不是特别多,但和每个朋友关系都很好。

也有些人可能认为我是一个“真名媛”,但其实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一个开销比较小、比较能用便宜价格买到好东西的人。花钱方面,是一个比较务实的人。

记者:你觉得你和同龄人有什么区别吗?

邹雅琦:就是不太一样。我一直以来和大家比较难以融入。不同点还蛮复杂的,如果要自夸的话还蛮害羞的。(笑)可能我的想法会不太一样吧。

邹雅琦在带着标签的床上休息。受访者供图

后记

邹雅琦确实不太像大多数人想象中的刚走出校门的女孩。和很多更关注个体命运的年轻人不同,她愿意思考更宏观层面的问题,愿意和记者聊使命、大众观点,甚至是共同富裕这样的话题。

最近,邹雅琦正在忙她的新作品,是实验影像,将于今年10月在日本展出。她告诉记者,其中会展现对东方和西方、梦境和现实这类对立关系的思考。

她觉得,作为新一代的年轻艺术家,她以及有着相似追求的一群人是肩负某种使命的。她相信,他们所创作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会在不久的将来在世界占据一席之地。“这会是一个比较迅速的过程。”

【读特新闻+】

细节曝光:让物归物,让人还原成人

一名女大学生,从5月1号的0点到21号的0点,假扮名媛,在北京蹭吃蹭喝,体验了“白嫖”生活的21天。

她叫邹雅琦,是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的本科毕业生。

这21天“吃拿卡要”的游戏,是她的社会性艺术方向的毕业作品,也是一场前所未有的人性检测经历。

在游戏中,她多数情况下是个“名媛”,偶尔也会扮演母婴室的孕妇。

为了在酒店大堂睡觉,她会扮演来捉奸的妻子;在拍卖会场,她又是一位“藏家”;为了蹭到免费的机票,她又扮演了漫展上的一些coser……

看完邹雅琦这21天内的全部经历,叹服之余,更多的是可悲。

01

为了达到“名媛”的门槛,邹雅琦自费购买了一张上流社会的“入场券”:

一个假的爱马仕,35厘米的规格。用她的话说,“既能装名媛又能装东西”。

一枚价值18块钱的假钻戒,和两条超闪的假项链。

她还准备了一个彩妆盒,保证自己每天都化上精致的妆。

尤其是嘴巴,涂得很红,有种生人勿扰“很不好惹”的感觉,偶尔还会戴墨镜。

她挑战的第一关,是北京大兴机场的头等舱休息室。

为了能进入机场,她和学校附近一家女仆酒吧的老板达成交易。

她为酒吧在漫展的活动免费帮3天忙,老板为她购买一张190块钱的机票,并报销她往返机场的车费。

这三天里,她的餐费由酒吧承担,晚上她就睡在酒吧的沙发上。

5月3号,邹雅琦直接从漫展去了大兴机场。

她在安检口外面待了一晚上,又混入一个母婴室,在里面洗了澡。

然后去到一家连锁餐饮店,过了夜。

5月4号,邹雅琦正式过了安检口。

进入头等舱休息室,需要一块专属牌。

她提前打印了个假的,穿着一套丝绒材质的运动套装,搭了个貂,拎着爱马仕包进去的时候,没有一个保安过问。

休息室在早、中、午分别会有三次不同的自助餐开放,她每一次,都会尽量把自己吃撑。

看到小三明治、小面包和酸奶,就打包带走,当作后续储备粮。

邹雅琦在机场休息室吃免费自助餐

当然,这么多东西,仅凭爱马仕是装不下的。

邹雅琦来到休息室楼下的Gucci,跟柜姐说:

“我的东西散了一地,能不能给我一个袋子?我飞机快飞了,下次有空的话我会来这边消费。”

于是,她得到了一个崭新的Gucci购物袋。

这让她出入头等舱休息室更加便利,甚至还有工作人员主动领她进去,所有人都觉得:

她刚刚在楼下消费,在Gucci买了东西的,一定是有钱人。

事实上,这个袋子里装的全是她从休息室拿的点心。

02

第一关闯关顺利,邹雅琦回到了学校所在的望京城区。

然后开启了第二道关卡,宜家和海底捞。

宜家有免费的咖啡,在样板间里,她睡了安稳的一觉。

但是只能白天睡,晚上会被赶出去。

其中一天晚上,她去了望京一家酒吧,点了杯免费冰水,在沙发上睡到凌晨四点。

然后又回到了宜家,不休息的时候,她就呆在有办公桌的样板间,写接下来的计划。

期间她逛了所有能逛的超市,靠着试吃品,填饱了肚子。

就这么在宜家过了三四天,算是通关。

邹雅琦在宜家样板间蹭睡

接下来,是海底捞。

她去了三家海底捞,每次去的理由都是“我在等我的朋友”,但其实她的朋友永远不会来。

服务员觉得她是被渣男放了鸽子,出于同情,会给她提供水、锅巴和小零食。后来,也会给她一些仙女棒。

晚上她就睡在海底捞的美甲等候区,工作人员看到后不仅没赶她走,还会说:“没有关系,你进里面睡,外面冷。”

邹雅琦收集了好几根仙女棒

有家海底捞的店员似乎是觉得她太惨了,给她盛银耳莲子汤或是汤圆,送她小料台上的小西红柿。

她会找他们要一些白糖包,拿西红柿蘸糖吃。

邹雅琦自嘲,觉得自己在创作的过程中脸皮越来越厚,快不认识自己了。

“ 我在海底捞睡醒,然后怎么隔壁桌还在吃。一睡觉醒来就觉得,我怎么在这个地方?”

服务员倒是亲切,在邹雅琦走的时候,热情招呼:

慢走,欢迎下次光临。

03

在望京的这几天,邹雅琦觉得没遇到挑战,也没有发挥“假名媛”技能。

5月11号,她决定找点刺激的,去北京市中心。

从望京到市中心,有20公里。

不能花钱,她只能靠走路。走走停停耗了两天时间,磨掉了一双鞋底,整个脚起了一层皮。

中途累极了,就睡在某座大厦的大堂。

缺乏运动加上步行的劳累和长期休息不好,让她持续低烧,不过最后好歹也是挺过去了。

第三关近在眼前——混进王府井一家五星级酒店的拍卖会预展现场。

邹雅琦借了一张邀请函和一份图册。

其实那时候,她的衣服已经很脏了,甚至裤子口袋里,还有一块融化的黄油。身上也黏糊糊的,都能搓起泥。

但是进入拍卖会会场时,她化着精致的女王妆,戴着假项链和假戒指,背着假爱马仕,包敞着口,露出一截拍卖会藏品的册子,假装自己真的想买。

这一扮相,自然又是蒙混过关,展厅工作人员极力要求她试戴。

近千万的翡翠镯子、60万的祖母绿戒指,和她18块钱的假钻戒戴在一起,销售也没看出来什么不对。

邹雅琦在拍卖会试戴首饰

拍卖会的夜场,免费提供香槟和高级点心。

她一口气吃完了大半盘桌上的点心,工作人员认为她是受邀嘉宾,没有丝毫反感。

还笑着安慰她:“没有关系,你吃完我们再叫后厨送一些来。”

这期间,还发生了个小插曲。

邹雅琦遇到了一个殷勤的小保安。

他不顾同事的几番劝阻,反复地给她送水、续咖啡。

还缠着她加了微信,发了很多嘘寒问暖的消息。

邹雅琦猜测:

“也许是因为我打扮得很成熟,戴着很大的假珍珠和18块钱的假钻戒,像一个‘富婆’,所以他觉得我是一个有钱的阿姨,想求包养。”

04

21天的实验进入尾声,邹雅琦迎来最后一个关卡,在五星级酒店免费洗澡、偷吃早餐。

酒店自助早餐6点开门,她进去睡到了10点,然后连吃带拿,引了不少人侧目。

那几天,她在奢侈酒店的大堂度过了几个慵懒的下午。

或坐,或躺在柔软的沙发上,听着钢琴曲午睡。

还混入游泳池旁的桑拿房,免费洗了两个痛快的澡。

然而,洗澡是要报房号、签字的。

她随手签下的“811、刘备”,竟然真的骗过了检查。

直到第三次,她用了个日本动漫的主角名“远坂凛”,才被识出破绽。

工作人员检查发现没有这个人,邹雅琦借口:“我没有续上房,但是我想在约会之前洗个脸再补个妆,可以吗?”

一句话,就拿到了浴场的手牌,她一个人包场了整个浴场。

第21天,这场生存闯关游戏即将结束。

邹雅琦搭了在拍卖会现场认识的藏家的车,回到了望京,去上大学期间的最后一堂课。

从学校出发,再回到原点,算是个圆满结局。

这21天内,她睡过酒吧的沙发、酒店的大堂,在母婴室洗澡,在餐饮店过夜,还在财神庙外躲雨,在金拱门冻醒。

可这也不妨碍她出入高档场所,衣食住行梳洗娱乐全部蹭来,如同真的名媛,扮演着旁人眼里羡慕不来的“优雅”、“贵气”。

央美毕业展,邹雅琦把这场“白嫖”之旅的实验艺术,正式展出。

展台上,放着她在Gucci要来的袋子,过期了的牛角包,海底捞的小零食,拍卖会上的画册。

屏幕上,循环播放她这21天的经历。

05

无数人的驻足、评判和质疑,将这场毕业展送上热搜,全网都在热议她的“成功”。

可游戏越成功,真相就越凉薄:

因为,她证明了“伪地位”也可以获得“真资源”。

说明人的符号化,已经成了一种通识。

大家只要识别出你身上的“符号”,比如爱马仕,Gucci,貂,你就能享受到远超职责的隐性服务。

就像电影《伊莎贝拉》里的那句台词:

“如果没有劳力士,不是别人看不起你,而是根本看不见你。

先敬罗裳后敬人,向来是陌生人社会最直观和有效率的法则。”

再者,如网友所言:

“她的妆容,她对‘道具’和对象的选择、她在每个地点‘成功’的对应和话术、她体现出的个体形象,都是来自‘实验’之前无形的积累。”

让物回归物,人还原成人,这才是我们这个时代最迫切需要的变革。


编辑 新闻网-曹亮审读 韩绍俊审核 编辑-詹婉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