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街头艺人出名后:拒200万善款,开起饭馆维生

读特记者 陈震霖 文/图
2017-05-31 18:15
摘要

2003年,刘家三姐弟流浪到宝安的新乐社区,一开始住在天桥底下、公园里,但无论是乞讨捡破烂还是上街头卖艺,社区里也经常有好心人帮助他们。

一张板凳,一头的两腿架在另一张板凳上,另一头的一腿悬空、一腿用钢棍撑。16岁的刘万宝,站在上面那张板凳上,然后不断地往后下腰,或180度或135度,叼住摆在地上或板凳夹缝里的纸花……与刘万宝一起表演的,还有年龄相仿的两个姐姐。

多年来,不少深圳市民都看过如此“简单粗暴”而又让人心疼的街头表演,作为最草根的街头艺人,“刘家三姐弟”已经小有名气。2013年初登荧幕后,刘家三姐弟已经是多档电视选秀节目的常客了——第五季《中国达人秀》人气达人、第五季《我是大明星》年度总冠军、2016年中央电视台《为你点赞》栏目冠军。

出名后,贫苦的生活却没有多大的改变。“现在上街表演,收入反而少了很多,可能因为认识我们的人多了,他们觉得我们是名人,应该也不差钱。”近日,记者在宝安区新安街道新乐社区见到刘家三姐弟中的姐姐刘欢欢。刘欢欢说,现在平均1到2个月就要上一次电视节目,上节目之余,他们依旧“卖艺”,“马上要中考的弟弟在拼命补习功课,妹妹也在技校上学,而我也做了妈妈。”

“我们不缺胳膊少腿,不要别人的捐款”

“草根明星”刘家三姐弟的故事已经被许多人熟知:17年前,爸爸因事入狱,妈妈王蓝英带着孩子们背井离乡,乞讨、沿路流浪到深圳宝安,饱尝冷暖。

刘家三姐弟不满足于磕头乞讨和捡破烂的生活,看到街头有人卖艺挣钱,也开始有意识地往这个方向发展。

没有师傅教带,完全凭借自学,十多年间,刘家三姐弟扎根在新乐社区的群租房里,自学了许多杂技技艺——独轮车、滚杯、打花棍、魔术、躺钉板、劈石头。难度最高的要数弟弟刘万宝凭空创造的“叼花”:站在层层高架的凳子上,身子仰后弯曲,没有任何支撑和帮助,最终用身体和极限的意志用口叼住花朵。

上了《中国达人秀》节目后,刘家三姐弟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有人想办法资助他们。“当时有好心人帮忙募集到200多万元,但最终妈妈没要这个钱,钱还没到手就委托节目组捐了出去。”刘欢欢说,“妈妈常说,我们不缺胳膊少腿,不要别人的捐款,不要给社会添负担。”

唯一接受的援助:接受社区邀请开起工作室

2003年,刘家三姐弟流浪到宝安的新乐社区,一开始住在天桥底下、公园里,但无论是乞讨捡破烂还是上街头卖艺,社区里也经常有好心人帮助他们,14年来,刘家三姐弟就一直扎根在新乐社区,已经把宝安当做第二个故乡。一个多月前,新乐社区工作站工作人员和他们说,可以免租金给他们一块街边场地开设工作室,场地除了做工作室使用也可以开饭馆。“妈妈听说是依靠自食其力的帮助,就答应了。”刘欢欢说。

记者近日来到位于宝安区湖滨中路的刘家三姐弟工作室,是一处街边的铺位,属于新乐社区的自有物业。“社区选择将这个铺位给他们也是花了心思的,铺位旁边是一个公用的篮球场,便于他们平时练功,位置也不错,如果按正常市场租金需要6000元每个月。”新乐社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目前,刘家三姐弟工作室有了简单地装修:广告牌上是几张三姐弟的表演照,广告牌顶着“刘家菜馆”四个朴实的字,店里摆满了三姐弟在各种选秀节目和比赛中的奖杯。“刚开始试营业,主要是做一些早餐生意。”刘欢欢说,本来想做回主业,表演杂技或者是艺术培训,“但这意味着要把本领变成一门生意,这对我们来说太难了,也不知从何着手。”

事实上,出名后,联系他们的各类机构不在少数。“有人和我们说,只要我们肯合作和适当包装,分分钟可以出名赚大钱。但我们还是希望踏踏实实过日子。基本一一婉拒了。”刘欢欢说。

家里心愿:希望弟弟能上高中读大学

弟弟刘万宝是刘家三姐弟进行杂技表演的主力,今年在打工子弟学校上初三,为维持家计,他一边上学一边坚持练功到处表演。近年几次骨折受伤,医生劝他不应再表演了,他都沒有停下。值得欣慰的是,刘万宝还能将成绩保持在年级前十。

“马上就中考了,家里希望他能考个好高中将来上大学,弟弟也很听话,但他同时希望能在杂技表演路上走下去。”刘欢欢说。

幸运的是,好心人一直出现在他们周围。不久前,在一次选秀节目中,刘万宝被知名艺人潘长江破例收作徒弟,这也是潘长江首次收徒弟。刘万宝准备这个暑假正式上门拜师,并同吃住一个星期。

见习编辑 王雯

(作者:读特记者 陈震霖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