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数创新低 高校数量飙升~台湾“高考”录取率有97%?

读特记者 吴晓燕
2017-05-30 19:24
摘要

对此,台湾的大学甄选入学委员会副总干事李新林表示,今年招生名额增加,报名学生受少子化影响而减少,预计明年缺额的情況可能会进一步恶化。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开始,万千学子紧张备考,考生家长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上。海峡另一端的台湾也有高考吗?真如传说中高达97%的录取率、闭着眼睛考都能上大学吗?台湾高中毕业生就读大学易如反掌吗?

电视剧《琅琊榜》被纳入考题

2002年以前,台湾的大学入学考试实行“联考”制度,即一考定终身。“联考”制度和大陆的高考制度如出一辙,全岛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录取,因此也成为当时台湾民众热切关注的要事,家有考生的更是绷紧了弦。

为了减轻考生压力,自2002年起,台湾教育部门取缔“联考”制度,改为“多元入学”的方案。这意味着在台湾实行48年之久的一考定终身制度被彻底终结。

台湾“多元入学”的方案依托每年两次的大规模考试,一是一二月份进行的“学测”(大学学科能力测验),一是七月初的“指考”(指定科目考试)。此外,还有“繁星计划”、“推荐甄选入学”、“特别身份学生优待入学”等多种方式。

尽管如此,台湾的大学入学依然跳不开考试、分数。据悉 “学测”考试科目有五个:语文、数学、英文、自然、社会。考生必须参加五科的考试,除语文、英文有作文题目外,题型皆为选择题,有效避免了主观题阅卷评分的偏差。除了为大家津津乐道的作文题目处,今年出现了很多有趣致的题目,包括大陆电视剧《琅琊榜》都被纳入考题。

每个科目分为15个级分,采用“级分制”。虎尾科技大学飞机工程系老师郑仕杰表示,由于分数细化,拉开了分数间距,避开了同一分数数千考生的窘境,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考生的风险。

在前不久举行的2017年度台湾高校招生录取结果新闻发布会上,台湾的大学甄选入学委员会总干事张文恭表示,今年达到满分75级分的仅118人,比去年减少20人,和2014年最高峰值的295人比,更是不可同日而语。达到这一级分是至高荣誉,和大陆的状元有异曲同工之处。前不久自杀身亡的“美女作家”林奕含,为人称道的一点就包括当年是75级分考生。

“学测”成绩公布后,考生可根据成绩申请学校,基本上每所大学都有面试,面试收取一定的费用,等到考生面试通过,才算正式跨进大学校门。以今年高三升大学为例,1月20—21日“学测”,2月16日公布“学测”成绩,5月9日放榜。

每个考生平均被3个院系录取

“学测”的录取类似于大陆的高校“自主招生”,参加的考生汇聚了全台湾最优秀的毕业生。不同的是录取比例比大陆的“自主招生”高。

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今年“学测”的统计数据显示:每个考生平均申请了5.28个院系(学校、专业),被3.04个院系录取,有1142名学生同时被6个专业录取,第一志愿录取比率高达94.38%。优秀考生常拿到多个录取通知。今年台南一中的考生蔡秉勋同时被台大台大医学系、台大电机系录取。也出现考生没通过面试而被大学拒之门外的情形。真是几家欢笑几家愁。愁的考生也不必复读,因为还有一条退路——七月份的“指考”。

“指考”的科目有中文、英文、文科数学、理科数学、历史、地理、公民与社会、物理、化学、生物10科。考生可依据报考学校的规定,选择考试科目,不必每门都考。

 高校数量爆膨的后果显现

1994年,台湾有50所大专院校。在“广设大学”的号召下,台湾教育部门一面增加公立大学的数量,一面降低专科学校、技术学院破格荣升大学的门槛。经历13年的发展,台湾的大学攀升至168所。高校数量爆膨的后果之一是,出现了各所高校取名一时词穷的尴尬。

在新闻发布会上,台湾的大学甄选入学委员会也公布了今年“学测”放榜后的各项数据统计,4.4万人取得录取资格,录取率59.26%、创历史新高。在录取率创新高的同时,招生缺额达1.2万人,在去年缺额突破万人大关之后再创新高。连名闻遐迩的台湾大学也缺额148名。对此,台湾的大学甄选入学委员会副总干事李新林表示,今年招生名额增加,报名学生受少子化影响而减少,预计明年缺额的情況可能会进一步恶化。

台湾的大学入学考试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学测”报考人数14.6万人,“指考”报考人数5.7万人。2016年“学测”报考人数13.5万人,“指考”报考人数5.08万人。而今年只有12.8万人报考“学测”,又创史上最低。

台湾有关部门曾规定,成绩排在最后5%的考生不予录取。然而,这一标准使许多台湾高校尤其是私立学校招生人数不足的压力更大,因此这一门槛被降到3%。传说中的97%的升学率并非空穴来风。台湾的大学考试入学分发委员会主任王士豪表示,2015年“指考”录取率超过96%,达到99年来最高。

业内人士分析,这一现象是台湾高校数量飙升、少子化双重因素造成的。岛内在“小确幸”的表面下,潜藏着整个社会发展停滞的危机。

见习编辑 张颖

(作者:读特记者 吴晓燕)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