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头脑风暴” !129个微改革创新项目“过堂会审”
读特记者 马晓峰 通讯员 黎迪 实习生 罗秋敏 文/图
2017-05-24 21:17

5月24日下午,一场特殊的“考试”在罗湖管理中心大厦上演。48家罗湖辖区单位申报的129个“微改革、微创新”项目一个个“过堂”,经专家来评审认定究竟能不能被称为“改革”。

在近日开幕的广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全面深化改革依旧是大会的重点。而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发源地,罗湖一直高度重视改革,在探索创新上永不停步。自2014 年全面深化改革元年以来,罗湖每年均推出一批区级重点改革项目,同步推出“微改革、微创新”项目,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形成了良好的改革势头。

筛除“假改革”、推进“真改革”、发现“好改革”

“这项目只是工作模式的转变,不能叫改革。在人员和资金不增加的情况下,更有效率地工作,这才是改革。” “珠宝博物馆的建设肯定是罗湖的一件好事。但这属不属于‘微改革、微创新’的项目呢?我认为这本来就是政府应该投资建设的。”昨日下午的评审并不是“走过场”,而是真刀真枪地“过堂”。

本次评审专家来自市委改革办、各区改革办和区“两代表一委员”组成的第三方评估团队。除了发现问题,专家们同时也担任起了“智囊”,帮助项目更好地去完善。如黄贝街道提出了对辖区内的停车资源进行整合, 通过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管企业鼓励停车资源共享, 探索建立社区“潮汐式停车”模式。白天,开放居民区停车场地,供驻区单位上班族停车;晚上,开放驻区单位停车场,让小区居民停车。专家们指出,不能说干就干,需要业委会和物业管理部门做大量的前期工作,得到所有业主的同意才能实行。

“各个部门主动申报了100多项,这些到底是不是改革?一定要经过今天的专家评审。首先要筛除‘假改革’,日常工作的、形式主义的,不取得实效不解决问题的都要筛除。其次要推进真改革并从中发现好改革,这些好改革推进后,可能明年就变成区里的重点改革,下一步上升到市里的重点改革。这就是专家评审的目的和意义。”罗湖区人大代表廖克雄点评道。

倒逼街道部门主动创新

“通过评审倒逼各部门、各街道主动思考工作,推出创新举措,以各种各样、层出不穷的‘微改革、微创新’来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成效。同时请‘两代表一委员’参与评审,体现各方面的代表性,让改革项目从一开始就符合需求导向,来增强辖区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罗湖区委常委、区委(政府)办主任、区委改革办主任李小宁对记者表示。

罗湖区在今年3月审议通过了《罗湖区2017 年改革计划》,明确了今年区级重点改革项目。除此之外,区委区政府要求各单位申报“微改革、微创新”项目必须经过立项、评审、验收三个环节,经过立项评审的项目方可纳入年度改革绩效考核,避免将日常性工作纳入改革范畴,确保改革项目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据了解,本次评审专家主要从改革项目的针对性、创新性、重要性、实效性四个维度,对各单位申报的项目进行评审。按照罗湖区改革绩效考核“无改革要扣分,好改革要加分”的原则,区委改革办将综合此次各位专家的评审结果和建议,对相关部门的改革项目进行修改完善,提请区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并最终确定本年度各单位的“微改革、微创新”项目。

见习编辑 黄子芸

(作者:读特记者 马晓峰 通讯员 黎迪 实习生 罗秋敏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