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深圳市观鸟协会会员范红英老师带领十几个梅山小学的学生参加了 2020 年全国燕子调查活动。这是范老师第 4 次参加全国燕子调查,这次他们在福田农产品批发市场和梅林一村发现了大量家燕和部分小白腰雨燕。
福田农批一个燕窝7只雏燕
5 月 18 日上午,得知这一消息的记者在范老师的带领下,赶到福田农产品批发市场二楼北侧的一个档口。"这个燕巢里有 7 只雏燕,是整个批发市场最大的一窝。"范老师指着天花板的一个燕窝告诉记者说。
▲福田农批内的燕巢。
记者顺着范老师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在一根水泥横梁内侧看到了一个巨大的燕巢。由于天气不好,横梁也挡光,肉眼很难看清巢内的情况。不过,借助相机的长焦镜头,记者很快就看到燕窝里伸出来的一排雏燕脑袋,鹅黄色的鸟喙非常醒目。
"我们在这里发现了 20 多处燕巢,主要集中在二楼天花板上和北侧引桥下。从品种看,二楼的燕子以家燕为主,引桥下有一部分小白腰雨燕。"范老师告诉记者说。
▲深圳市观鸟协会组织小学生参加燕子调查。范红英供图
据范老师介绍,家燕和雨燕的巢外观明显不同,家燕巢开口向上,呈小碗状,较为粗糙。小白腰雨燕巢多用植物纤维、羽毛和泥土粘结而成,有些巢会形成群落,有些会直接利用家燕的旧巢,重新装饰一番后入住。另外,小白腰雨燕主要依靠滑翔起飞,所以一般巢址较高。说着,范老师将记者带到二楼另一个特别的燕巢下。"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燕巢,下面是一个雨燕的巢,在雨燕巢上面是一个家燕巢,现在两个燕巢合在一起,雨燕和家燕成了邻居。"
▲福田农批,家燕和雨燕的巢相邻而建。
燕子为何"钟情"这里?
范老师告诉记者,通常家燕每年从 4 月到 7 月会繁殖两到三窝雏燕,每窝平均约四五只,这样算下来,每年至少会有大约 200 只燕子在福田农产品批发市场这里生活。为什么燕子如此"钟情"这里呢?范老师解释说,那是因为燕子特别喜欢"人气旺"的地方:"这里人流密集,燕子的天敌不敢来,同时市场周边食物丰富,加上架空层四面通透,非常适合燕子进出,所以这里就成了燕子在深圳的首选落脚点了。"
紧邻福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梅林一村,同样也是备受家燕青睐的地方。在今年的全国燕子调查行动中,范老师他们仅在梅林一村 13 区就发现了 11 个燕巢。根据范老师的指点,记者随后来到梅林一村,一位保安听说记者是来拍燕子的,二话不说就领着记者来到一栋居民楼后面的一楼架空层,果然一抬头就看见了两个相邻的燕巢。"光这个地方就有四五个燕窝,每年燕子都来。"保安员说。
▲梅林一村,在巢内等待亲鸟的雏燕。
▲梅林一村,完成喂食后亲鸟准备离巢。
深圳燕子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
据了解,全国燕子调查与保护项目始于 2017 年,由中国观鸟会、深圳市观鸟协会发起。第一季有 11 家机构参与,今年已有包括新疆、青海、云南等十三个省和自治区共 20 多家机构参与。与其他鸟类调查不同,全国燕子调查活动鼓励普通市民参加。范老师表示,此项活动是一次很好的"全民科学"尝试。
燕子原本是我国常见的候鸟,但随着城市的发展,燕子逐渐淡出都市居民的视野。深圳市观鸟协会秘书长" PT "告诉记者,在深圳市区繁殖的燕子有主要有家燕、金腰燕及小白腰雨燕,其中金腰燕主要集中在大鹏半岛。"近年来市区内燕子的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原来的一些城中村和小区架空层改造,导致适合燕子筑巢的地方变得越来越少,同时大量土地被硬化,燕子找不到取土的地方。无奈之下燕子在筑巢时不得不用更多的草和其他材料,我们在近年来的观察中发现,城市的燕巢里往往杂有一些细线,燕子不小心就会被细线挂住无法挣脱,最后死在巢外。"" PT "说。
▲福田农批,一只被细绳缠住的家燕已在巢外死亡。
家燕
家燕体长 20 厘米,是深圳最容易见到的燕子。上体深蓝色,下腹白色,喉咙棕红色。家燕以蚊、蝇等昆虫为主食。
金腰燕
金腰燕体长 18 厘米,脸侧和腰为橙黄色,下体有黑色纵纹,飞行时候橙黄色的腰明显。在深圳市区较为少见,主要在大鹏南澳等地繁殖。
小白腰雨燕
小白腰雨燕体长 15 厘米,由于长时间在空中飞翔,腿已经退化,短小无力,它们大多以悬挂下落的方式起飞。研究显示,同为雨燕属的普通楼燕(普通雨燕)可以持续在空中飞行长达 10 个月而不着陆。
(深圳晚报供稿)
编辑 冯进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