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一直是深圳第二大高发肿瘤,每十个肿瘤患者中就有一个是结直肠癌。如何有效防治结直肠癌?17日,深圳市人民医院“三名工程”引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汪建平教授胃肠肛门专科团队,双方将携手开展胃肠肿瘤精准治疗。
据深圳最新的统计资料,深圳居民主要癌症发病构成比中,结直肠癌排名第二,占了癌症患者总数的11.13%;胃癌排第六,占6.10%。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普通外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胃肠肛门专科是国内乃至世界最大的胃肠肛门专科,并拥有广东省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胃肠病学研究所。学科带头人汪建平教授是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荣誉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推动我国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科发展的学科带头人之一。
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引入汪建平教授团队后,双方将在胃肠肿瘤精准治疗、基础与临床研究、炎症性肠病的转化医学研究、盆底良性疾病和放射性肠炎的诊断与治疗等方面开展医、教、研全方位的合作,计划在5年内,全面提高深圳市胃肠外科临床诊疗及科研水平,打造深圳乃至广东省内集医、教、研为一体的一流胃肠肛门病诊疗与科研中心,让市民不出深圳就能享受到世界高水平的胃肠、肛门疾病诊断和治疗服务。
记者了解到,已有患者受益于这一“三名工程”。日前,汪建平教授到深圳市人民医院,为一位91岁高龄的耄耋老者完成乙状结肠复发性恶性肿瘤的根治手术,肿瘤已经侵犯左侧输尿管和左侧髂内血管。在尊重患者家属强烈手术意愿的前提下,汪教授主刀,历时5个小时完成这次高难度手术,目前,患者恢复良好。据介绍,三名工程专家团队每周都能安排教授和团队骨干来深圳参加查房、病例讨论和手术。
肠癌早期通常没有明确的临床症状,往往患者感到不适就诊时,肿瘤已经发展到中晚期。我国早期肠癌的检出率不足10%,每年有超过19万人死于肠癌。但是,只要能早发现早治疗,早期肠癌的治愈率更是高达90%以上。记者从“三名工程”启动仪式上还了解到,去年中大六院研发的最新的肠癌基因筛查项目也将引入深圳。今后,不用做肠镜,只需4.5克粪便,就可检出肠癌,这一基因技术对I、II期肠癌的检测敏感性甚至可达91%。
编辑 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