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朋友尤其是往来深港两地人士注意了,今年以来冒充“公检法”类型诈骗案件抬头,已出现多宗香港居民被骗情形。记者16日从深圳市刑事侦查局(深圳CID)获悉,今年1月至5月,深圳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共接报75宗香港籍居民被冒充“公检法”类型诈骗案件,同比上升617%,被骗金额共计6862万余元。其中,最大一单受骗金额为3100万港币(折合人民币2750万元),已被深圳警方成功拦截。
成功拦截被骗3100万港币,刷新单个被骗资金最多纪录
今年5月11日上午,深圳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接到香港某集团财务人员林女士(化名)的报警:称其在香港突然接到来自美国总公司 “老总”用“座机”打来的电话,说总公司正在收购内地一家公司,事关重大,要求她立即进行汇款。林女士于当天中午按照“老总”的指示,先后将3100万港币(折合人民币2750万元)收购款汇入指定深圳账户。后意识被骗,立即向深圳市反诈中心报案。
接到电话后,深圳市反诈中心的接警员立即将这一重大电诈案件情况反馈给中心资金链处置组,协调入驻的银行专家团队,立即启动接力追查和紧急止付机制,迅速查明被骗资金进入了平安银行账户。然而由于事主提供的账户信息有误,致使资金流向无法进一步查询。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电话那头的事主感觉“天都塌了”。在此过程中,接警员一直努力安抚事主情绪,与此同时,资金链处置组民警通过现有的警银快查快冻联动机制,立即与平安银行离岸部取得联系,对嫌疑账户果断锁控,最终实现全额拦截涉案资金3100万港币。
深圳警方接报75宗香港籍居民被冒充“公检法”诈骗案件
深圳市公安局刑事警察支队七大队副大队长王征途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我市电信网络诈骗打击效能大幅提升,截至5月15日,我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破案同比上升262.5%,刑拘952人,逮捕732人,打掉团伙48个。今年第一季度,我市刑侦局在全省公安机关“飓风2017”打击刑事突出犯罪专项行动中排名全省第一,打击总量占全省近三成。
“但近期也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即冒充‘公检法’类型诈骗案件大幅上升。”据王征途介绍,今年以来,我市发生的冒充“公检法”类型诈骗案件同比上升74%。此外,接报多宗香港居民被骗百万元以上案件。据统计,今年以来,深圳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接报75宗香港籍居民被冒充“公检法”诈骗案件,同比上升617%,被骗金额共计6862万余元。其中,被骗金额超过千万元人民币的有2宗,超过百万元人民币的有12宗。
何以香港籍居民被骗案件突然增多?“在办理此类案件中,我们发现7成受害者为深港两地往来人士。实施诈骗者多来自台湾地区。”王征途分析,之所以诈骗分子盯上这类人群,一方面,香港地区经济发达,诈骗分子“利润高”,另一方面,香港籍居民以前较少接触此类冒充“公检法”诈骗案件。
深港两地警方加强联动,同时加大对重点人群开卡审核力度
对此,5月4日,市打击电诈办组织召开全市涉银行业务反诈工作部署会,向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市银监局、市银行业协会以及全市39家银行企业单位的相关负责人部署了有关应对工作。针对近期出现的一些新形势、新变化,要求全市各商业银行营业网点进一步加大对港台籍人员办理银行业务特别是开卡业务的审核力度,同时进一步加大对香港籍人员办理银行业务的反诈骗宣教力度;要求全市基层派出所加强反诈宣传进银行网点的工作等。
此外,深港两地警方还将加强联动,紧密配合打击该类诈骗活动。
编辑 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