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抱着手机不放,你咋办?

记者 张雪松 张会
2017-05-15 13:08
摘要

现在,吃饭走路工作都抱着手机不放的现代人随处可见,而许多孩子也被光电路离的电子屏幕吸引,或软磨硬泡要玩手机,或玩着电子游戏干脆不理人

现在,吃饭走路工作都抱着手机不放的现代人随处可见,而许多孩子也被光电路离的电子屏幕吸引,或软磨硬泡要玩手机,或玩着电子游戏干脆不理人。有人说,把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给孩子,其实是给了他们带毒的“苹果”,不仅伤眼睛,易近视,而且各种诱惑往往会使孩子陷入无法自拔的境地;有人说,玩手机也有好处,可以训练孩子的手脑协调能力,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家长要做的是让孩子不沉迷于手机……对此,你咋看?

资料图

玩手机不利孩子身心成长,尽量不让玩

@嘟嘟爱上妈:眼科医院,人满为患,大都是带孩子来看眼睛的。现在的孩子,青少年近视,已经不稀奇,居然有好些儿童,带着厚厚的眼镜,像搞恶作剧一般,真不能想像。在候诊区,你看许多孩子们在干什么?依然抱着手机平板不放。治疗还有用吗?

@小凳子:手机多少会有一定的辐射的,不利于孩子健康生长,建议不要长时间给孩子接触手机。

@家有儿女:还是少玩为好,看多了手机屏幕,对宝宝的眼睛不好。我邻居家的两个小男孩,天天玩平板电脑,现在都不有不同程度的近视,所以我是不会让娃玩手机的。

@张睿:小孩要手机没有什么好处,又没有业务需要大多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或者家长的虚荣心。

@天天:智能手机上有些不良信息会腐蚀心灵,不利孩子身心成长。一旦孩子迷恋网络玄幻小说、打网络游戏……就极易上瘾,根本无法控制,成绩直线下滑。

@PZ悲剧帝小明:现在的孩子,都是生活在衣食无忧的环境,要啥有啥,想当年我们的童年,玩具都是手工制作的,根本就没这样的担忧。

资料图

玩手机也有好处,要做的是让孩子不沉迷手机

@we幸福:玩手机可以训练孩子的手脑协调能力,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我们要做的是让孩子不沉迷手机。

@吸氧的鱼:孩子有手机的好处是遇到什么突发事件,可以用手机告知家人,让家人很快找到他们。还可以安学习软件,可以方便同学联系,方便向老师请教问题。

@igzist:制定一些规则,比如睡前一小时,不许孩子玩电子设备,比如孩子的房间,完全不允许使用电子产品。规则定下来之后,千万不能纵容。要记住,小孩是没有多少自制力的。可以在孩子的房间里多放些绘本,多放些书来陪伴他的成长。

@仙人掌:当孩子要求玩手机、玩Pad的时候,可以给一些替代选择。比如,陪孩子玩游戏,给他读故事,带他去旅行、去踢球、去逛博物馆……当孩子玩电子产品时,家长最好跟他一起看,一起玩儿。了解他看的内容,尽量帮他在虚拟跟现实世界中找连接。

@在人间游走:控制玩手机的时间。美国儿科学会对儿童“屏幕时间”的指导建议是:1岁半以下的宝宝应该禁止使用任何电子设备,除非是跟家人的视频通话;2-5岁的儿童,每天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6岁以上的学龄儿童和青少年,每天屏幕时间在2小时左右。

家长要想改变孩子,先要改变自己

@叶安东尼奥:家长要做好带头作用,很多家长自己一整天抱着手机。

@谈心:孩子为什么玩手机? 1、模仿父母。父母每天抱着手机不放,孩子是有样学样。要想改变孩子,先从自己做起,“身教重于言教”。 2、无聊。培养孩子好的爱好:看书、下棋、走进大自然等等,引导孩子把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并且排满。培养孩子需要耐心和时间,要给孩子更多的爱。

@辛子:游戏中有表扬、鼓励、有成就感,并且在游戏中可以寻找自己的价值感。所以,要多给孩子爱的滋养:接纳、肯定、赞美、认可,孩子长大后才能活出高自我价值:自立、自信、自爱、自尊。

@路人甲:发现身边很多宝宝都不同程度地染上了手机电视瘾。有些宝宝虽然才一两岁,可对电子产品的迷恋程度已经到了不给看就不吃饭的地步了,为了让孩子能够乖乖把饭吃完,手机电视顺理成章成了哄娃神器了。另外,大人聊天,孩子很容易觉得无聊。这个时候千万不要拿出手机,把孩子打发到一边去,可以提前给孩子准备一个小玩具或者涂鸦本。

读特热评:

家长先要以身作则

当代社会,想要让孩子和电子设备完成隔绝是不可能的。而孩子过于迷恋玩手机游戏,家长一味制止不如适当疏通。强硬制止,实施起来可能会加重孩子逆反心理,激化亲子矛盾。适当引导,就是在孩子玩电子产品时,以耐心关爱和陪伴监督代替听之任之;重要的是,家长先要以身作则,少玩手机,多读好书,多参与健康户外活动,和孩子一起充分利用时间,享受亲子快乐时光。

编辑 张会 张雪松

(作者:记者 张雪松 张会)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