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雅洁的苏绣与大气磅礴的敦煌艺术,能够产生怎样的交织?美妙繁复的景泰蓝与千变万化敦煌图案,又有着怎样的联系?
作为第13届文博会的专项活动,由深圳立梵创意策划有限公司主办的“敦煌梵梦,大象无形”一带一路主题系列艺术文化展目前正在深圳世纪汇购物中心B1中庭展出,展期将至5月21日。
展览以敦煌文化为主线,分为“敦煌之路”、“苏绣梵梦”、“大象无形”三大部分,分别展出钱美华、常沙娜、钟连盛大师等敦煌系列景泰蓝作品、濮凤娟大师敦煌系列苏绣作品、青年艺术家杉泽的敦煌系列国风插画。
敦,大也。煌,盛也。敦煌之大,大象无形。想要领略敦煌文化并非一定要亲临敦煌,敦煌图案纹样的艺术性早已突破了物质形态的局限,目前在多种中华传统工艺和当代艺术形式中,都能看到敦煌文化的影子。
5月13日,北京市珐琅厂董事长衣福成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濮凤娟,先后在展览现场讲解了景泰蓝的设计艺术和苏绣针法的变幻技艺,两种传统非遗技艺在现场交融互动,并且同时作为载体用于展现敦煌文化。
据濮凤娟介绍,将“精细雅洁”的苏绣技艺结合“大气磅礴”的敦煌艺术,创作出符合现代审美的苏绣作品,可以让非遗技艺得以良性传承及传播。尤其在“一带一路”理念之下,非遗技艺与敦煌文化的结合将可成为连接东西方文化纽带、贯通历史与未来的桥梁。
展览期间,“敦煌文化与非遗艺术如何与当代语境结合”专家论坛和“缘心手菩提——静谧心灵的敦煌线描习本”专题沙龙也先后举行。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高阳深入讲解了敦煌莫高窟壁画艺术及敦煌壁画图纹的实际应用案例。
“敦煌文化以新的艺术形式及维度呈现给世人,不仅符合时代的审美趋势,更重要的能是让传统文化重新活起来。”高阳说,立梵艺术馆此次系列活动,让艺术品、艺术家、艺术观念都得以流通运转,让传统艺术再次融入百姓生活。
见习编辑 陈湛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