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议汇| 别光看到头顶的“乌纱”却忘了胸口的“党徽”

2016-01-22 06:53
摘要

去年中央巡视组巡视了中央企业、金融机构等单位,发现有的领导干部身为党委或党组书记,却习惯于被称作“部长”“董事长”,别人叫他一声“书记”还打愣,连党内职务都忘了。  

方向

中纪委网站近日刊发《聚焦坚持党的领导》一文,文章称,去年中央巡视组巡视了中央企业、金融机构等单位,发现有的领导干部身为党委或党组书记,却习惯于被称作“部长”“董事长”,别人叫他一声“书记”还打愣,连党内职务都忘了。文章指出,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党的观念淡漠,党章党规党纪得不到严格执行。本期“廉议汇”就此话题约请三位嘉宾进行讨论。

郭元鹏(江苏徐州 电视编辑):习惯了下属亲切的“董事长”、“总经理”的喊法,却对“书记”的称谓不习惯了,这就是眼下一些党员干部的真实写照。他们只记得自己是政府的官员、国企的老总,却忘记了自己还是党组织的一员,如此就不可能将党的精神学得透彻,也就很难将党的政策贯彻落实到工作中去。作为领导干部,切莫光看到“头顶的乌纱”,却忘了 “胸口的党徽”。

王言虎(北京 职员):央企主要集中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涉及国家安全的领域,如果治党不力,党员干部作风不正,也会间接地影响企业的政策部署,难免对国家重要行业的经济运行造成不良影响。就此来说,虽然中央巡视组的巡视力度不可谓不大,还是应该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力度将巡视工作坚持下去。

雁君(四川成都 媒体人):身为党委或党组书记,却习惯于被称作“部长”“董事长”,这里首先反映的是一种身份认同的自觉意识,若连称呼都“遗忘”,或说“顾此失彼”,又怎能做好组织工作,履行好应有的职责?特别是这种现象在国企、央企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作为“一把手”忘却了自身的党组织领导身份,其实就是将央企等同于一般的市场主体,而落实到具体的管理和经营中,就很可能构成对国企责任与担当的异化。

(整理:尹传刚)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