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精选扶贫项目,河源“养蜂第一村”甜蜜脱贫

读特记者 陈海峰 通讯员 李红淼 李心雨 文/图
2020-05-11 15:54
摘要

河源市和平县热水镇下径村村民在扶贫工作队长的带领下,正忙着“追花养蜂”,该村也在小小蜜蜂的引领下,甜蜜脱贫

春夏之交,山花烂漫,正是蜂蝶飞舞时节。河源市和平县热水镇下径村村民在扶贫工作队长的带领下,正忙着“追花养蜂”,该村也在小小蜜蜂的引领下,甜蜜脱贫。

河源市和平县热水镇下径村位于九连山脉黄石坳省级自然保护区内,总人口1817人,山林面积众多,但人均耕地面积不到0.1亩,“山多人多地少”制约了该村发展。

下径村由深圳市福田区妇联对口帮扶,四年前,扶贫工作队来到这里后发现,村里有着数百年养蜂历史传统,这里的村民会根据季节“追花养蜂”,传统的养蜂产业既不影响生态,又有一定的产业基础,是一个可以做大做强的产业扶贫项目,遂确立“因地制宜、龙头带动、因户施策”的产业扶贫路子。

驻下径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曾一超告诉记者,贫困户当时只是零零散散的养蜂,工作队当即发动所有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都来养蜂,村里成立养蜂专业合作社,对养蜂业进行产业化管理。

据介绍,目前下径村全村养殖蜜蜂5000多箱,平均年产蜂蜜大概80多吨,其中贫困户养蜂总规模有14户1090箱,以养蜂为主要特色和明显优势的“一村一品”初步形成,堪称“河源养蜂第一村”。

下径村贫困户黄小亿告诉记者,“工作队给我们提供了蜂箱、资金,帮我们扩大了规模,2016年就有40多箱了,现在有200箱左右,一年最高峰产蜜5000斤左右,卖出去有七八万块钱。”

下径村除了发展养蜂这个“甜蜜事业”之外,扶贫干部还通过党员挂钩贫困户的方式,对贫困户的产业就实行“一户一策”,指导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以长短结合、多方面增收的方式,来保障贫困群众的收益。

截至目前,下径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8户98人已全部脱贫出列,全村贫困户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6600多元,其中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532元。

曾一超表示:“接下来的两三年,我们将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帮扶,还是会一如既往地继续贯彻扶贫政策,努力打造一支永不撤退的扶贫工作队。”

编辑 关越

(作者:读特记者 陈海峰 通讯员 李红淼 李心雨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