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舟一号成功“太空加油”天宫二号!背后技术原来这么牛
人民日报 新华社
2017-04-27 20:47

4月27日19时07分,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完成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

自升空以来,天舟一号不光为天宫二号送货,还完成“太空加油”——真是妥妥的“快递小哥”+“太空加油站”!在此之前,只有俄罗斯和美国掌握了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厉害吧!天舟天宫“太空加油”就是这么牛!

dxd7441_b.jpg@!w7

一、为啥“太空加油”是门很牛的技术?

大家都知道,汽车开到半路上没油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最好的办法就是请人从附近的加油站搞一桶油来救急。

航天器在轨运行期间,也需要消耗推进剂来维持轨道和姿态,一旦携带的推进剂消耗完毕,也就意味着航天器寿命的终结,而此时,航天器上的其他元器件很可能仍然完好。

加拿大一航天机构估算,2020年前全世界将有100颗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因燃料耗尽而失效,重新发射替代卫星,将花费超过300亿美元。如果能够通过推进剂在轨补加系统为这些卫星补充燃料,无疑可以节省巨额资金。

据测算,为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补加60公斤推进剂,就能够延长卫星寿命1年;而空间站由于运行高度较低、体型较大,调整轨道和姿态所需推进剂更多,对“太空加油站”的需求也更大。

二、中国的“太空加油”技术现在有多牛?

对“太空加油”技术,中国航天人一直孜孜以求。

去年6月,长征七号火箭在海南文昌首次发射,其搭载的众多载荷中就包括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一颗“天源一号”卫星,这颗卫星集成了我国首个卫星在轨加注试验系统。

据报道,卫星上天后,成功开展了微重力条件下流体管理与加注、高精度推进剂测量等9项试验,获取了3种贮箱加注过程视频,加注过程稳定,测量与控制精度高,实测结果满足设计指标要求,相关数据表明,我国首次卫星在轨加注试验取得成功。

天宫二号长期在轨也需要“加油”,这次为其“加油”的任务就由天舟一号完成。天舟一号是我国迄今所发射过最大、最重的航天器。由于要为天宫二号送去补充推进剂等物资,天舟一号获得了“太空快递员”的美称。除了完成首次“太空加油”,未来几个月,天舟一号还将为天宫二号进行两回推进剂补加,这些补加的推进剂将会支持组合体的在轨飞行。而突破和掌握推进剂补加技术,将为我国空间站组装建造和长期运营解决能源供给问题。

中国掌握的“太空加油”技术有多牛?在天舟一号之前,掌握了在轨推进剂补加技术的国家只有俄罗斯和美国,其中,实现在轨加注应用的只有俄罗斯。

美国行星学会太空专家贾森·戴维斯曾对中国媒体表示,天舟一号最令他印象深刻的就是其“太空加油”能力。美国“天鹅座”和“龙”货运飞船均不具备“加油”能力,与天舟一号最有可比性的应该是为国际空间站送货的俄罗斯“进步”飞船,“然而据我所知,‘进步’飞船无法给国际空间站自动加油,必须有空间站上的人在一旁提供协助。天舟一号令人印象深刻,因为其加油过程完全由地面控制”。

三、厉害!能“加油”的快递员就是这么牛!

“太空加油”虽然看起来和地面加油差不多,但要真正实现起来,却并不容易。

既要保证它能准确地对接,又能满足密封要求,推进剂绝对不能泄漏,这样的话浮动断接器是可浮动的,两个对接机构对接上肯定是有一定的偏差的。通过浮动来消除这个偏差的影响,实现准确对接。由于这些技术在地面没有办法模拟实现,所以必须要在太空环境中实际操作,才能够检验技术的可靠性,而这也赋予了天舟一号更艰巨的任务。

“太空加油”技术是由航天科技集团六院801所研制团队独立自主攻克的,从补加方案论证、系统设计,到金属膜盒贮箱、压气机、浮动断接器等关键单机的研制,再到补加原理试验、系统试车、可靠性,国外技术的封锁被攻克,一道又一道难题被攻克,一项又一项空白被填补。

正如业内外人士所说,在航天领域,中国始终与美、俄咬得很紧。希望中国航天继续加油、毫不松劲,既重数量更重质量,既补短板又固强项,早日实现从“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的嬗变。首次“太空加油”成功完成,中国航天继续加油!

相关新闻

“太空加油”成功!中国稳步迈入空间站时代

随着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27日晚间成功完成首次“太空加油”,中国航天稳步迈入空间站时代。

19时30分,7天前发射的天舟一号与去年中秋之夜升空的天宫二号,正携手高速飞行在距离地球393公里的太空。

天舟一号是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全长10.6米,上行物资总装载量不小于6吨。天宫二号全长10.4米,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

记者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中心看到,指挥大厅的大屏幕上,动态展示着自23日7时26分起一直实施的推进剂补加进程。蔚蓝色星空背景里,天舟一号和天宫二号实施推进剂补加的一条条管路、一个个阀门、一个个参数以及用不同颜色标识的贮箱等图形元素清晰可见。

19时07分,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首次推进剂补加顺利完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张又侠宣布: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4月27日,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圆满成功,指挥控制大厅现场的工作人员鼓掌庆祝。    新华社记者 琚振华 摄

这是我国实施的首次太空推进剂补加试验,标志着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全部完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二步全面收官,空间站时代的大门向中国人豁然打开。

1992年,党中央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并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太空行走,从单船飞行到组合体稳定运行……中国航天用25年时间,跨越了发达国家近半个世纪经历的路程。

“空间实验室任务完成后,我国将开始建造空间站。”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目前,我国空间站研制进展顺利。

根据计划,我国将在2022年前后建成载人空间站。如果国际空间站按计划在2024年退役,届时中国将成为唯一拥有空间站的国家。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航天强国梦想起航。研制更大推力的运载火箭、论证载人登月计划、准备发射火星探测器……起步晚于美俄的中国在加快推进航天强国建设的道路上,把目光瞄向更为遥远的深空。

编辑 詹婉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