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宝藏直播 数千万网友云端见证“十大考古新发现”诞生

央视新闻移动端
2020-05-07 07:39
摘要

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今年适逢“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举办三十周年,由国家文物局主管,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终评会第一次以网络会议的形式召开。5月1日至5月5日,央视新闻对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终评会进行全程直播,在线 “云考古”,邀请网友云端见证“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诞生,吸引了三千多万网友在线观看。

来自各地的评审专家们坐在各自镜头前,在大屏幕上完成了集结。二十个入围的考古项目汇报人向评审专家和网友们介绍考古新发现。项目汇报人的PPT讲解以及提供的挖掘现场视频等内容,让一场纯学术直播也变得十分有趣,引发网友积极讨论。

一起来数数,下面这张专家大会图,里面有多少位评审专家?

和以往的终评会不同,本次终评会增加了网友互动的环节,各位汇报人除了回答评审专家的提问以外,还在线答网友问。

5月5日直播节目中揭晓了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按年代早晚排序)

陕西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

发掘单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南京大学

△疥疙洞遗址发掘出土的早期现代人牙齿化石

发现了距今10~1.5万年间丰富的遗迹和遗物,包括人类活动面、石器加工点、火塘等,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境内10~5万年间的关键考古资料,距今3~2万年间的早期现代人类化石的发现更为难得,为东亚现代人本土起源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学证据。

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

发掘单位: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饶河县文物管理所

△2019年墓葬出土的玉环

文化遗存对构建黑龙江下游乃至滨海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序列意义重大。玉珏等玉器的大量出土,为我国玉文化的起源和传播,以及早期玉器加工技术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皇城台

发掘单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榆林市文物考古勘探工作队

神木市石峁遗址管理处

△东护墙北段上部弃置堆积内出土陶鹰

皇城台作为石峁遗址的核心区,揭露出的中国史前时代最为壮观的建筑群,反映了石峁社会的高度复杂化和强大的组织能力,反映了早期文化交流的复杂性和石峁先民的精神层面,对后世也影响深远。

河南淮阳平粮台城址

发掘单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中轴线、排房、城内排水布局

△龙山时期道路及车辙痕迹

河南淮阳平粮台城址是国内最早发现并确认的史前城址之一,发现了完整的早期城市排水系统,是国内首见。龙山道路发现的我国最早的车辙,将车(可能是双轮车)的起源提早到龙山时代,并与大时代背景下的东西文化交流相吻合,意义重大。

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

发掘单位:中国国家博物馆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运城市文物保护研究所

△二里头时期的陶器

这是学界首次在邻近夏商王朝的腹心地带发掘专业冶铜遗址,填补了学界对早期青铜器生产冶炼环节的空白,为深入探索早期冶铜手工业技术及生产方式,乃至探索夏商王朝的崛起与控制、开发、利用铜这种战略资源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甘肃敦煌旱峡玉矿遗址

发掘单位: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旱峡玉矿玉矿遗址出土西城驿文化、齐家文化陶片

△敦煌旱峡玉矿遗址出土戈壁料

旱峡玉矿遗址是甘肃河西走廊地区早期玉矿遗址调查、发掘的重要发现,也是我国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透闪石玉矿遗址,对了解中国西部地区玉料来源、开采玉矿的族群、玉矿采集群体的聚落形态、早晚不同时期玉矿开采者的生产组织和管理模式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湖北随州枣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

发掘单位: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随州市博物馆

曾都区考古队

△M190(曾公求)编钟组合

枣树林墓地铜器铭文,涉及曾国族系、官职、音乐,以及昭王南行和东周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政治关系,是理解春秋时期南方地区诸侯国政治、文化、科技的重要资料。此外,墓地布局清晰,随葬品组合较为完整,对研究东周时期曾国的墓葬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新疆奇台石城子遗址

发掘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板瓦、筒瓦及瓦当的组合

△五铢钱

石城子遗址是目前新疆地区唯一经考古发掘的文化特征鲜明的汉代城址,也是迄今新疆发掘面积最大的一处汉代军事要塞。对研究两汉时期边城的规划提供了参考,对于厘清汉帝国在西域军事防御体系的构建,深入研究两汉时期中原王朝对西域的管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青海乌兰泉沟吐蕃时期壁画墓

发掘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青海省海西州民族博物馆

△前室东壁仪卫图

泉沟壁画墓是青藏高原首次发现的吐蕃时期壁画墓,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彩绘漆棺也是迄今为止青藏高原首次发现的独特葬具装饰形式。墓葬内设置密封的暗格,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考古史上都没有发现过类似的先例。该墓葬的发现,对于探讨古代汉藏文化融合进程和青海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盛况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

广东“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

发掘单位: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019年船货清理完成再后期处理去掉支护沉箱和船体的钢梁、钢管后的正摄影像

△刻花螺壳

“南海Ⅰ号”是迄今为止我国所发现的保存最好的古代沉船,作为一个相对独立而又结构完整的水下遗存,在文物、船体、社会关系、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蕴藏着极其丰富的信息,彰显了南宋时期海洋活动的繁荣景象,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繁盛的历史见证。

编辑 高原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