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IPAD上课”不是教育创新!他这么说
读特记者 李丽 文/图
2017-04-22 21:03

“当前在教育领域,前所未有地需要有一种创新精神,美国教育面临的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就是把创新等同于科技,以为用IPAD上课就是教育创新。”日前,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斯隆管理学院教授,国际组织学习协会创始人、主席彼得·圣吉来到深圳,与南外学子展开对话,并完整阐述了他关于“未来教育”的理念。他著有《第五项修炼》,以“学习型组织”理论闻名于世。

孩子们需要真正创新的“勇气”

“我的中国老师南怀瑾告诉我,‘人类黄金时代的标志是,孩子被视为是这个社会上最重要的成员’。”彼得认为,“一个健康的社会在于能够着眼于长期思考并关注未来。和孩子们对话,是我们与未来相遇的时候,关注孩子也就是关注未来。”

“要当老师,首先要当一个预言家。教育需要考虑的是50年、75年以后的未来,社会最需要什么,国家面临最艰巨的挑战是什么。因此,今天教育所准备的学生成长环境,不应该为当下社会而教,而是要为未来准备,而这个‘未来’可能你几乎想象不到。”

“因此,”彼得·圣吉指出,当前在教育领域,前所未有地需要有一种创新精神。创新应该是创造新的价值的源头,是找到新的认识世界的方式。因为,孩子们未来要解决的问题,今天没有任何人包括他们的老师,知道如何去解决,所以,孩子们需要有创新精神并有勇气去创新,他们应该学习如何合作、如何达成共识、如何依靠团队的力量。

“作为一个人类群族,我们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要去学习‘如何在一个共同的星球上共同生存’。因此,鼓励孩子创新,作为教育者首先应该关注‘勇气’,我们的孩子需要支持,让他们有勇气追随内心,去解决这个世界上存在的问题,要拥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成为世界的主人’,而不仅仅是找一份好工作。”彼得·圣吉强调。

中国教育更有条件回归传统智慧

回忆起自己的成长经历,彼得·圣吉认为现代学校里存在某种缺失,“现代社会里,每一个人都要接受学校教育,学校里的成长经历几乎牟定了我们的人生。然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对自己当前的教育体系感到满意。”他介绍,现代学校的雏形来源于18至19世纪中期工业化迅猛发展的时代,为了给工厂流水线提供合格工人,产生了千篇一律的教育模式,甚至包括上下课的铃声、打铃时的绳子。

“今天,教育复兴已经在各地兴起,特别是深圳此行,我看到了项目统整、创客教育……创新正在这里发生。”彼得·圣吉认为,教育所发生的变化,符合了关于未来教育的“系统思考”理论。

彼得·圣吉提出,“系统思考”教育模型有助于形成未来教育观,它包含“一个核心理念、两个领域、三层系统”。理解一个核心理念,即“万物互联”。学生们需要理解,世界万事万物相互关联,没有任何事物孤立存在。聚焦两个领域,即课堂和学校文化。他认为,发生真正的创新,一定要有一个包容的、允许错误发生的创新环境,唯有这种鼓励创新的校园文化先行,否则课堂创新难以为继。而关注三层系统变化,即,关注天、地、人的宏观系统。他指出,第一层为个人的“身心系统”,提醒教育不能只关注“头脑”,还要关注“心灵”,关注学生学习的幸福状态;第二层为“社交系统”,即关注家庭;第三层是“生态系统”,即关注生存环境、社会发展,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从而推动整个世界向善、向好发展。

“《大学》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彼得认为,这句中国古训很精妙地浓缩了“系统思考”的精髓,教育需要让学生明白,个人、家庭、社会、世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在不同的系统层面相互关联,从来都不是割裂存在的。

他表示,“我觉得我们今天已经进入人类发展非常关键的时刻,教育要回归传统智慧的源头和精髓,而在中国,我们更有条件这样做!”

编辑 姿霖

(作者:读特记者 李丽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