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百只个股创5178点以来新低 背后有3大主因

读特记者 张亮
2017-04-19 22:44
摘要

跌幅超过70%的个股有25只,通过个股行业跌幅排名看,计算机几乎包揽前15名,其原因是其牛市中该板块个股的巨大涨幅,导致股价估值过高是分不开的。

19日,沪指继续收出阴线,并且收跌在半年线下,“四连阴”走势自3月27日后再次出现,但这次下跌的速度和幅度却远远大于前一次。

“双高”个股成重灾区

单看近期指数跌幅达4%,但通过排列个股近期下跌幅度排名看,着实让人吃惊。不少个股出现崩盘走势,像宜宾纸业、清远股份这种短线4天3跌停的个股有很多,像张家港行、超讯通信等短线跌幅达50%的个股更不在少数。个股的连续暴跌使亏钱效应剧增,对市场做多人气打击很大。

如果把时间轴再拉长看,从2015年6月1日起,截至4月19日,通过同花顺数据分析得出,已有超百只个股收盘创出大盘见顶以来新低,其中安硕信息、京天利等个股跌幅最大,跌幅分别高达82.64%、82.15%,银之杰跌幅81%,信雅达跌幅80%,前三只均为创业板个股。跌幅超过70%的个股有25只,通过个股行业跌幅排名看,计算机几乎包揽前15名,其原因是其牛市中该板块个股的巨大涨幅,导致股价估值过高是分不开的。

在宏观方面,刚公布的一季度经济数据超市场预期。同时,也有像雄安新区概念、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混改等主流题材助力情况下,为何A股仍跌跌不休?

有市场观点认为是近期监管趋严导致市场变冷是导火索。但回顾过去,监管趋严不是刚发生的事,事实上最近一年来,监管层对市场违法违规行为一直保持高压。

业绩下滑、IPO扩容、流动性收紧是主因

读特记者梳理了各大机构观点,综合来看近期市场调整的主要原因包括下面几点:

首先,创业板业绩增速下滑,制约小盘股活跃。最新数据显示,创业板一季度预增和略公司合计352家,占比56.5%,与2016年度业绩预告的69.24%相比下降12.74个百分点;首亏和续亏公司89家,占比14.29%,环比增加12.6个百分点。上市公司亏损面略有扩大。反映到市场上,近期创业板指数逼近1800点,最大跌幅已经超过6%,明显弱于同期沪指表现。

其次,流通市值持续上升是市场的另一个压力。在IPO恢复正常以后,首发融资额逐渐增加。截止上周,2017年IPO融资已达788亿元 ,已超过2016年的一半,全年IPO融资预计在2000-3000亿元,IPO发行加速令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数量和估值均大幅增加。此外2015年定增放量后大批公司在最近半年以来逐渐解禁,也推动流通市值增加。今年以来虽然创业板综指比年初仍下跌近6%,但从流通市值来看,创业板在3月份的自由流通市值已接近2016年12月峰值 ,并超过2015年的峰值水平。

最后,流动性对股票市场构成持续压力。上周央行公布了3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3月M2货币供应同比增10.6%,增速为去年7月来新低,比上下降0.5个百分点;M1同比增18.8 %,比上月下降2.6个百分点;3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02万亿元,同比少增3497亿元,为去年11月来新低。去年货币释放量较高,尤其是M1增速超高,今年中性偏紧的货币政策下,M1和M2增速持续走低。根据国开证券最新研报,从历史上看,多数时间M1与股票市场都呈现较强正相关特征,2016年下半年M1见顶,回落趋势明显,一般来说 M1见顶持续时间会14个月以上,因此2017年全年流动性边际趋紧将会对股票市场构成持续压力。

由此可见,大批个股不断加入创新低队伍来看,表面上是监管层刮起的监管风暴,使市场活跃的,包括大量的违规资金入市炒作得到有效遏制。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相应数量的上市公司业绩持续下滑与高高在上的股价形成明显的背离,加之IPO扩容速度加快后的市场持续“失血”效应等。

从另一个角度看,虽然大批个股跌幅巨大,可由于持续的下跌,也是风险逐步释放的过程,个股市盈率等财务指标也会相应降低,估值又将具备较好的吸引力。对于发展前景较好,政策扶持力度大的新兴行业会是一个新周期的开始。

编辑 波塞冬

(作者:读特记者 张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