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也有个浩南哥 他的“江湖”是10万听众
深圳工会
2017-04-15 20:09

说起浩南哥,你想到的是他吗?但我们今天要讲的是深圳的浩南哥!他是谁?王浩南,宝安区一公司员工。在拥有十万人口的工业区,王浩南是其中一名普通员工。白天,穿着工装的他和无数工人汇聚成人潮,在公司和宿舍两点穿梭着。他是员工,是丈夫,是父亲。和深圳的大多数人一样,他来自他乡,为生活努力,是这个城市建设中最普通的一员。

夜晚,脱去工装,背上吉他,在街头肆意演唱,温暖的民谣、奔放的摇滚,十万工友都是他的观众。乐队主唱、吉他老师成为他的新身份。世俗之外,音乐是他的信仰,他努力保留着精神世界里的这方净土。随着夜色降临,白天还沉寂的街区变得嘈杂起来。“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昏暗的街巷里传来最近很火的《成都》。

站在话筒前的王浩南唱得十分投入,肢体随着鼓点有节奏的摆动。醇厚有力又动情的歌声,吸引了不少路人驻足聆听……在一个小时前,身穿工作制服走出工厂大门的他还只是一个不起眼的普通员工。王浩南是四川人,目前在和平社区一家不干胶厂从事设计工作,毕业后在成都也待过两年,“但那边挣钱太少,还是深圳工资高些。”

他的晚饭通常在工厂食堂解决,食堂的饭菜很寡淡,只有零星的肉沫飘在汤水上。那天恰好是冬至,他一边说,“我们那边,冬至的传统是吃羊肉”,一边盛着大白菜盖在米饭上,“这菜虽然简单了点,不过一个月200块钱,包吃包住,很划算啊,这要是在外头住,怎么也得花个上千块”。他的孩子刚一岁,在四川老家,工资里除了自用的一小部分,剩下的都要寄回老家。月薪五千的他直言“压力很大”。

宿舍是五人间,害怕麻烦别人的他,专门和同事换了一间,这间只有几个午休的同事,晚上能肆意的练琴了。换下工服背上吉他,俨然一副街头歌手的模样。

算起来,浩南拿起吉他已经十年有余,即使是弹着最单调的音符苦练基本功的日子,也丝毫没想过放弃。他笑道:“我也想不明白,我为啥对待吉他比追姑娘还要执着得多。

浩南所在的工厂,离最近的琴行只隔一条马路,这也是他选择一直在这里工作的原因之一。琴行里有专业的练歌房,浩南经常和他的乐队成员在这里排练新的曲目。

浩南和乐队成员都是在这个琴行认识的,为了突破自己,让音乐更好玩儿,去年九月份,几个人一拍即合,组起了乐队。 

他们的队名叫“桥塘路北”,是这儿的地名,算是大家在这相识的一个纪念。乐队刚组好不到一个月,就有附近工厂请他们去厂里演出。能有这样正式的当众演出的机会,大家都非常兴奋。去年组队以来,他们已经参加了20多场大型演出了。

浩南作为乐队的主唱兼队长,压力很大,不仅要为乐队寻找新的演出机会,还要调解音乐理念不同造成的内部矛盾。比如鼓手谢东喜欢更接地气的网络流行歌,但有些成员喜欢文艺范儿一点的民谣,团队内部曾就此发生过激烈的争吵。 

谢东评价道:“浩南这人对音乐非常执着,有自己的坚持。但出于大局考虑,他尝试说服自己接纳更多的风格,现在,我们偶尔也能唱唱那些‘口水歌’啦。”正是这种平和、宽容的性格让浩南赢得了乐队成员的尊重和认可。 

平常,琴行门口会有每周一唱的活动,这天浩南重感冒,每唱完一首歌,都要喝掉半瓶水。 

但他仍然唱得很投入,虽然平时寡言少语,唱起歌来却很有能量,他对音乐有种来自身体本能的反应,比如“听到喜欢的歌,汗毛都会竖起来。” 

每周一唱这样极具现场感染力的活动,让不少工人对吉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浩南被和平社区工联会邀请做吉他老师,更多工人有了免费学习吉他的机会。 

浩南是一个很有耐心的老师,同时对学生也很严格,要求他们每天都要练一个小时,“吉他一天不练就会手生,新手更要多练习,练到手指起泡起茧才算是真正入门了”。

这天,吉他社没有正常开班,浩南带着吉他社的骨干成员,一起改造了顶层的玻璃房,布置成新的琴房。他们还注册了直播平台,准备定期在上面直播他们的音乐。靠音乐养家糊口一直是他的梦想。

随着新一天开始,浩南终究还将穿上工衣,打卡、上班,重复他习以为常、日复一日的生活。

但好在生活在继续,梦想也在慢慢起航……布置好新琴房的那天晚上,王浩南在微信中写道,不忘初心,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编辑 波塞冬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