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全球化高歌猛进的今天,在愈加频发的灾难、疾病将“人类共同体”裹挟其中的当下,社会治理中的“风险”问题对人类社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日前,德国社会学巨擘尼克拉斯·卢曼的《风险社会学》中文版问世。此书不仅得到卢曼同侪、著名的风险社会学专家克劳斯·亚普作序推荐,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当下,这部30年前的大师级著作更是散发着历久弥新的理论魅力。
《风险社会学》
(德)尼克拉斯·卢曼 著
孙一洲 译
拜德雅·广西人民出版社
2020年4月
享有“社会学中的黑格尔”之称的卢曼,是自马克斯·韦伯以来最有创见的德国社会学家、社会系统理论的旗帜性人物。他的影响已越出社会学领域,为社会学、系统科学和诸多其他学科开创了惊人见解与崭新视角,于1989年获得德国哲学界最高荣誉之一“黑格尔奖”。卢曼一生著述颇丰,《风险社会学》便是其重要的代表作之一。
▲尼克拉斯·卢曼
自1986年德国人类学家、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在其著作《风险社会》中首次提出“风险社会”概念以来,“风险”一词已成为理解现代社会的一个核心概念。在风险的社会学讨论中,真正称得上主流的理论只有两派:乌尔里希·贝克的风险社会批判分析及尼克拉斯·卢曼的偶然性社会不可知论。两人先后出版了其风险研究的代表作,但由于卢曼对风险概念的定义和分析不同于贝克,这将为我们研究现代风险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在《风险社会学》中,卢曼以其社会系统理论的独特视角,铺陈出一条有别于贝克的研究路径,成为风险社会理论研究中的重要一极。作为当代社会系统理论的创始人,卢曼从现代社会的结构和内在机制来阐释风险的来龙去脉,着重考察了“决定风险运行的结构性因素”。他以差异论为逻辑起点,详细阐述了自我指涉和自生系统,对现代社会的时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并强调了对风险问题进行反思性的二阶观察。可以说,卢曼的风险系统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分析现代风险的新思维。
(晶报供稿)
编辑 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