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比是很多年轻人的偶像。追星的都爱这样,他穿什么俺们就穿什么,所以他脚下的各种不同时代的KOBE鞋就成为球迷的梦想,一旦拥有,别无所求,自认是撩妹的战靴无往不胜,约个会还要撂个脚让“女神”无意看到,忍不住更要炫耀一番,其实小女生哪里管这些,脑袋里想着“科比是哪个设计师啊,这一代二代的鞋还层出不穷!!!是个人才!!!”今天就看到有日抛粉表示,KOBE不是球鞋吗?好吧,那我们来谈谈——球鞋。
adidas EQT Top Ten 2000 天足大底
1996年,科比签约了adidas公司,成为adidas新赛季主打的FeetYou Wear天足系列的代言人,adidas为这位17岁的高中生新秀配置了拥有新式天足外底的adidas EQT Top Ten 2000,这也是天足系列球鞋的首款产品,那模仿人体足部结构的五片块状鞋底立刻引起了鞋迷的关注,随着科比广告的热播,这个怪异外底引起了鞋迷热议,天足概念逐渐深入人心,而天足也没有人失望,尽管缓震欠佳,但其出色的场地反应性和个性十足的外形获得了消费者的一致好评。adidas EQT Top Ten 2000是科比职业生涯穿着的第一款球鞋,科比在进入联盟前拍摄的各种定妆照也可以经常看到这款球鞋,科比参加的第一场季前赛并没有找到清晰的照片,但幸好还有模糊的视频可以回看,各种灵动的变向和转身后仰跳投预示这个17岁的年前人非凡的篮球天赋,而当时科比穿着的球鞋正是adidas EQT Top Ten 2000,鞋身张扬的蓝白分色设计非常容易辨认,EQTTop Ten 2000近年来也推出了多配色复刻,由于adidas已经不再拥有天足的专利权,鞋子的名称更改为adidas Top Ten 2000,其中售价最贵的配色仍然是科比上脚的蓝白配色,生产数量也比较少。
adidas EQT Top Ten 2010
adidas EQT Top Ten 2000是科比第一场季前赛的用鞋,而随后推出的adidas EQT TOP TEN 2010则成为了科比常规赛处子秀的见证者。EQTTOP TEN 2010依旧使用天足大底,并且调整了Top Ten 2000的鞋带扣位置,将鞋带扣与鞋身的三道杠拉带结合在一起,进一步提升鞋身的包裹性和支撑强度。adidas EQT TOP TEN 2010成为了科比新秀赛季的主要用鞋,也被科比带到了新秀挑战赛的赛场上。
adidas EQT Elevation
1997年克利夫兰全明星赛,科比一记胯下扣篮夺得了当年扣篮大赛的冠军,脚下的adidas EQT Elevation是天足系列早期最经典的作品,鞋身外观堪称天足系列巅峰,侧面设有三道杠标记,搭配跟随底盘舞动的线条,让整双球鞋拥有无比动感的视觉效果;科技方面,大底使用标配的天足技术,但和Top Ten 2000和Top Ten 2010一样,并没有使用当时常用的adiPrene缓震胶和Torsion System防扭转系统;鞋带使用侧绑式设计,尽管鞋身外侧的三道杠有着不错的支撑强度,但由于鞋帮和后跟弧度有点开阔,导致脚踝保护性一般;中底虽然没有缓震科技,但实际脚感并不硬,足以应付平时实战需要。EQT Elevation在2015年进行了复刻,鞋名更改为adidas Crazy 97,拥有众多新推出配色,其中售价最贵同时产量最少的仍然是科比在1996-1997赛季经常穿着的白黑配色。
adidas EQT KB8 天足大底、adiPrene缓震胶、Torsion System防扭转系统
科比的第一款个人签名球鞋,也是首款在中底使用缓震科技的天足球鞋,鞋面继承了EQT Elevation“波澜壮阔”的起伏线条,同时在中底配置adiPrene缓震胶和Torsion System防扭转系统;EQT KB8的大底非常宽阔,中底材料的向上延伸大大提高了鞋身的稳定性,内衬也有着非常厚的海绵填充,上脚后安全感十足,脚感贴服舒适;天足外底提供了灵敏而“直接”的反馈,脚掌的每一个动作都能被球鞋迅速接纳并作用于场地移动。尽管缓震欠佳,adiPrene缓震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但其优秀的安全系数、张扬的外观和灵敏的场地感与现今众多球鞋相比也丝毫不落下风,近年来也被命名为adidas Crazy 8大肆复刻,至今仍然活跃在NBA赛场上。adidas EQT KB8的出现标志着“天足”系列进入了全盛时期,也开启了科比斑斓多彩的签名球鞋之旅。
adidas EQT KB8 II 天足大底、Non-Marking外底、Torsion System防扭转系统、前掌adiPrene+缓震胶、后掌adiPrene缓震胶
科比签约adidas时期的第二双签名鞋,也是天足系列科技配置最高的鞋款之一,前后掌都有缓震胶内嵌;鞋面设有网面、透明塑料和金属丝,提升透气能力和支撑强度,同时让外观看上去极具层次(侧面的透明塑料片能够直接看到鞋内);鞋带通过织布带与鞋面相连,鞋身进一步收窄,后跟设置衬垫,一系列优化使得EQT KB8 II的包裹感比EQT KB8更加贴服。尽管EQT KB8 II外观和性能都有着上佳表现,但可惜有点生不逢时,1998-1999缩水赛季大大减少了这双球鞋在赛场上的曝光率,EQT KB8 II在2014年开始多配色复刻,鞋名更改为adidas Crazy 2。
adidas EQT KB8 III 天足大底、adiPrene+缓震胶、Torsion System防扭转系统
EQT KB8 III在缩水赛季提早被科比穿上,相比上一代EQTKB8 II,EQT KB8 III无论是科技含量还是外观都显得格外低调,鞋身只有普通的三道杠标记,中底也只使用了adiPrene+缓震胶,不过特殊皮革的使用还是让EQT KB8 III具有非常独特的质感。从EQT KB8 III开始,adidas开始为科比球鞋推出各种別注版本,铁盒英国限量版、日本限量版和某些配置碳板的配色都是球鞋市场难求的珍品。科比穿着的版本和市售版本似乎有点不同,科比Game Used的三道杠是平行的三个几何长方形,而市售版三道杠是弯曲的圆弧形,初入联盟的麦迪也经常穿着adidas EQT KB8 III征战赛场。
“禅师”菲尔·杰克逊正式来到湖人队执教,在湖人队内演练三角进攻,湖人队成为了NBA总冠军级别的球队,在常规赛获得了67场胜利,科比入选NBA最佳阵容第二阵容,并且第一次入选NBA最佳防守第一阵容(成为获得该荣誉最年轻的球员)。最终湖人队在总决赛中4-2战胜步行者队,科比收获了职业生涯首个总冠军殊荣。
adidas Top Ten Supreme
据说科比本人并不喜欢adidas EQT KB8 III的设计,认为其外观缺乏个人特点,而在adidas The Kobe推出之前,科比一直穿着adidas Top Ten Supreme,这款复古休闲鞋是以adidas经典鞋款Top Ten Hi为原型设计的,科比似乎用这双配色平庸而且毫无品牌特点的复古鞋对adidas提出抗议(六年后的阿里纳斯仿佛得到了灵感,穿着adidas另外一款复古鞋做着类似的事情)。Top Ten Supreme并不是科比在正式比赛中穿着的唯一一双复古球鞋,往后我们还能看到AF1和Converse Weapon,但Top Ten Supreme的出现暗示科比和adidas存在一定矛盾,也为往后的提早解约埋下了伏笔。
adidas The Kobe Torsion System防扭转系统、adiPrene+缓震胶、Non-Marking外底
1999-2000赛季季后赛,以奥迪TT跑车为设计灵感的adidasThe Kobe正式登场,这款外观另类的球鞋在科比职业生涯中有着非常特殊的地位,因为科比前三冠都是穿着adidas The Kobe夺得的,这双球鞋是科比辉煌前期生涯的最佳见证者。The Kobe前卫的造型即使放到现在也一点都不落伍,前掌少有地实现了可视化adiPrene+,鞋面使用了乙烯基新型材料,有着金属般的质感,但透气相当糟糕,过厚的中底影响了稳定性,鞋面支撑力偏弱,屋漏偏逢连夜雨,科比在总决赛中遭遇了崴脚重创,这也使得adidas The Kobe在当时倍受质疑。
2000-2001赛季,科比收获了职业生涯第二冠。2001-2002赛季,科比的投篮命中率创下了职业生涯最高的46.9%,科比成为最年轻的拿到三个总冠军的球员。
adidas The Kobe II Torsion System防扭转系统、adiPrene+缓震胶
2001-2002赛季,adidas THE KOBE II如期登场,“面包鞋”依旧以TT跑车为创作灵感,但其方方正正的造型即使放在未来30年仍然让人感到极端,adidas团队似乎在“如何让鞋子更像汽车”的设计课题中彻底迷失,连鞋带都剔除掉,这样由于特殊PU鞋面的彻底覆盖,鞋子几乎没有透气性可言,沉重的重量也让人难以接受。这双“怎么看都不像球鞋”的The Kobe II其实不怎么符合人们对于运动鞋的审美观,科比在2002年整个季后赛都没有使用这款当时最新式的签名鞋,一场比赛都没有穿上,这也是科比在adidas时期的最后一双签名鞋。adidas The Kobe II曾经推出纪念911事件的美国国旗配色,极具收藏价值和纪念意义,但除此以外,The Kobe II留给我们的回忆更多的是其夸张的造型和尴尬的历史地位。
adidas The Kobe
在2002年季后赛,科比换上了陪伴其三个赛季的adidas The Kobe,并一举进入总决赛夺得职业生涯第三冠。
为了尽快寻找新的球鞋东家,科比选择提前和adidas解约。这宣告科比正式进入“乱穿鞋”时期,在科比脚下亮相次数最多的就是Air Jordan系列球鞋。
Air Jordan III 前掌Air Sole、后掌可见式Air Sole
Air Jordan III是Jordan系列第一双使用可见式AirSole和第一双使用Jumpman Logo的篮球鞋,爆裂纹元素即使放在今天仍然极具视觉冲击感,AJ3的鞋身拥有不错的舒适度,但中底缓震偏硬,抓地力和耐磨度都表现欠佳,不过由于Jumpman Logo的首秀、AJ的倾力代言和各种在当时堪称惊艳的设计,AJ3早已坐稳经典球鞋“名人堂”,时至今日仍然是复刻市场的宠儿。
——————————————————————————
结束与adidas漫长的条款约束期后,科比在2003年6月与NIKE签订了一份五年价值4500万的合同,但由于鹰郡事件的影响,科比在球迷心中的负面形象瞬间明显,麦当劳、可口可乐、斯伯丁等公司纷纷宣布与科比终止商业合同,只有NIKE对科比不离不弃,事后也证明NIKE独具慧眼,科比往后连串现象级表现不仅把鹰郡造成的阴霾一扫而光,更进一步确立了自己联盟第一人的地位,NIKE Kobe系列签名球鞋也成了NIKE旗下最为畅销的鞋款之一。
NIKE Air Flight Huarache 后掌Air Sole
NIKE Air Flight Huarache是科比签约NIKE后正式穿着的篮球鞋,AirFlight Huarache诞生于1992年6月,同时也是Huarache系列第一双篮球鞋,虽然保护性做得并不是很好,脚踝保护形同虚设,但这双号称可以匹配任何脚型的篮球其还是获得了科比的青睐,“这是双很有意思的鞋子,高中时代我对它就烂熟于心,因为密歇根五虎的影响,”科比说道。“这鞋子如今在市面上已经很难见到了,而我只有这一双,所以,我只穿一个月。”NIKE Air Flight Huarache精练的造型、轻质的重量和快速的中底设计深得鞋迷的欢心,与科比的比赛风格十分般配,十分适合成为科比走出职业生涯低谷的第一双篮球鞋。Air Flight Huarache的最大卖点在于“我没有多余的部分”,减重、缕空、只在必要的地方加固,尽管有偷工减料的嫌疑,但Huarache理念无疑是超前的,最少的用料、最轻的重量、最好的性能三者并存,这是运动鞋最原始也是最终极的追求。
NIKE Zoom Flight 2K3 全掌Zoom Air
Zoom Flight 2K3由著名设计师EricAvar设计,鞋面布满透气散热孔,中底使用了全掌Zoom Air,缓震形变明显,弹性充足;鞋底和大部分NIKE球鞋一样嵌入了小块TPU保证稳定性;鞋身塑料材质和后跟部位比较坚韧,需要一度穿着时间磨合;外底使用传统人字纹路提供出色抓地力;2K3有着非常优秀的稳定性,宽阔的大底和两种材料拼接而成的鞋身安全感十足。
NIKE Zoom Huarache 2K4 Huarache设计理念、前后掌间隔式Zoom Air、碳素纤维板
这双由NIKE著名设计师Eric Avar为科比精心设计的签名鞋虽然变成了大众团队鞋,但其全能的性能表现和简约的外观却成为当时众多NBA球员的第一选择,无论是重型内线还是小个后卫,你都能在当时的NBA球场照片中轻易找到2K4的身影,不少运动鞋媒体甚至称2K4为NIKE进入21世纪后最为成功的篮球鞋。
Zoom Huarache 2K4
2004-2005赛季初期,科比仍然穿着上赛季大热的ZoomHuarache 2K4,并上映了隔扣新秀霍华德的精彩镜头。
NIKE Air Zoom Huarache 2K5
2K4的改进版本,设计师仍然是Eric Avar,2K5对于2K4的优化是非常有效的,宽阔的大底让鞋子在行进中更加稳定,鞋身更加贴服舒适,在不降低保护性的前提下,鞋帮的设计也更加灵活。
NIKE Zoom Kobe 前后掌间隔式Zoom Air、碳素纤维板、玻璃纤维包围板
2005-2006赛季,Ken Link设计的NIKE ZoomKobe终于在鞋迷的期盼中隆重登场,鞋身结构相比2K4和2K5变得更为简洁,但只要稍微细看外表我们就不难发现Kobe I高端的科技配置,外底使用了可靠的人字纹,中底设有大面积碳板并在边缘部位配置一圈玻璃纤维,前掌外侧设置三角形分割切槽,Kobe I的鞋底是如此的稳固结实,中低使用前后掌间隔式Zoom Air,缓震柔软同时有着非常快速的场地回馈,鞋帮较高,但实际上使用了织布材质,因此脚踝保护力度一般。Zoom Kobe I成为了科比磐涅重生的最好见证者,8号已逝,24号降临,从此科比掀开了其职业生涯崭新的一页。
NIKE Zoom Kobe II Lite 科技:前后掌间隔式Zoom Air、碳素纤维板
NIKE Zoom Kobe II Strength
NIKE Zoom Kobe II Ultimate
Ken Link为Zoom Kobe II设计了三个版本,分别为NIKEZoom Kobe II Ultimate、NIKE Zoom Kobe II Strength和NIKE Zoom Kobe IILite,三版本的中底结构基本一样,主要区别在于鞋身,Ultimate版本鞋身有大面积透气缕空,同时配置一条魔术贴;Strength版本鞋面材料更加厚实,配置两头魔术贴;Lite版本鞋身重量最轻盈,同时鞋帮高度最高,没有配置魔术贴。根据Ken Link的设想,三个版本的Zoom Kobe II能够根据不同对手不同进攻方式而有针对性选择。
NIKE Zoom Kobe III
2007-2008赛季,科比已经不再用单打独斗来证明自己的实力,随着加索尔的到来,洛杉矶湖人又重新成为总冠军级别的球队。Eric Avar设计的NIKE Zoom Kobe III用其极具个性的外观宣告了科比的质变,以黑曼巴蛇为灵感设计的Kobe III鞋身布满网眼,异常粗犷的外形在鞋迷中引起了强烈的争议,Kobe III就像一头凶狠的毒蛇,外观充满了敌意和侵略性。
NIKE Zoom Hyperdunk 前掌Lunarlite、后掌Zoom Air、Flywire飞线、碳素纤维板
2008年临近北京奥运会,NIKE推出了高端团队鞋NIKEHyperdunk,设计师是Eric Avar,由于Flywire和Lunarlite的存在,NIKE Hyperdunk堪称史上轻质篮球鞋的代表作,也宣告了球鞋产业由皮革材质像塑料材质的转变。尼龙质地的飞线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有力的支撑,同时实现了篮球鞋稳固与轻盈,也为后来的Dynamic Flywire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原型,Lunarlite则是由NIKE和NASA研发多年推出的减震橡胶科技,虽然在消费者反映Lunarlite在前掌的表现并没有Zoom Air来得出色,耐用度一般,但Lunarlite还是比旧式Phylon更胜一筹,完成了运动鞋中底重量与弹性的一次新的突破。
NIKE Zoom Hyperdunk
科比穿着NIKE Zoom Hyperdunk首次参加奥运会赛场,协助美国队一举夺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篮冠军,完成了美国梦之队的“救赎之旅”。
NIKE Zoom Kobe III
在2008-2009赛季对阵巴塞罗那的季前赛中,科比穿着NIKE Zoom Kobe III。
NIKE Zoom Kobe IV 后掌Zoom Air、前掌Lunarlite、Flywire飞线、碳素纤维板
如果要用一款球鞋来描述篮球鞋鞋帮的发展趋势,那么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必然是NIKE Zoom Kobe IV,Kobe IV有着不少颠覆传统的设计,它是科比第一双低帮签名鞋,是篮球鞋轻量化、低帮化的先驱,这么重要的头衔压在Kobe IV身上,它的性能当然不容有失,Kobe IV的表现也没有让人失望,Flywire、Zoom Air、Lunarlite、碳板等等NIKE的一连串当家科技使得Kobe IV即使在1180RMB的官方售价下仍然显得颇具性价比,羽翼般的重量、灵活的低帮体验、后掌软度十足的缓震、快速稳定的场地反应、稳固有力的支撑使得Kobe IV在NBA联盟的后卫中大红大热,甚至前锋和中锋都争相体验这款低帮球鞋的美妙感觉,不过对于消费者,Lunarlite的耐久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前掌穿着一段时间后就会瘪,加上中底较薄,Lunarlite失效后前掌基本就是脚掌和地面的直接碰撞了,无论如何,ZK4在当时无论销量还是口碑都非常成功,人们第一次真正体验到低帮球鞋带来的快速、畅快与自由,ZK4也给科比带来了好运,随着湖人在总决赛击败魔术,科比收获了生涯第四个总冠军和个人首个总决赛MVP。
NIKE Zoom Kobe IV
2009-2010赛季前期,科比穿着“四冠王”配色的NIKEZoom Kobe IV.
NIKE Zoom Kobe V
Eric Avar在改进Zoom Kobe IV的基础上为科比设计了NIKEZoom Kobe V,既然是在Kobe IV这双性能优秀的球鞋基础上改进而来,那么Zoom Kobe V的性能在低帮球鞋来说已经接近完美,重新排列的飞线结构、进一步释放脚踝空间、前掌Zoom Air的回归,Kobe IV的瑕疵被一一修正,然而外底纹路纤弱的抓地力和不是很耐用的鞋面成为它为数不多的瑕疵。
NIKE Zoom Kobe VI
NIKE Zoom Kobe VI修正了ZK5鞋面容易开裂的缺点,推出三层鞋面设计方案,内层使用覆盖足背的网眼材质,中层采用Flywire飞线技术,最外层是聚氨酯凸点配合网眼材质,布满整个鞋面的聚氨酯“鳞片”设计给人一种强烈的“危险”气息,与ZK6的广告词“绝杀没有前兆”相匹配。中底依旧使用弹性十足的前后掌间隔式Zoom Air,碳板处的外底橡胶比较薄,损耗较快,鞋垫为记忆海绵材质。和ZK5不同的是,ZK6的外底纹路XDR版本与非XDR版本区别较大,XDR版本材质坚韧之余,纹路也更加粗厚,尽管耐磨度仍然难以应付水泥地,但也比ZK4和ZK5的娇嫩外底好多了。ZK6基本沿用ZK5的设计理念和科技配置,并没有进行太多革新和改进,随着科比年龄增大和场均得分的下降,NIKE Kobe系列似乎需要一些针对性强化来为科比职业生涯晚期保驾护航。
NIKE Zoom Kobe VI
NIKE Zoom Kobe VII Attack Fast
首次提出了’System’概念,和同期的Air Jordan 2012类似,在鞋内配置了可更换中底模块,Attack Fast版本中底缓震材料为前后掌间隔式Zoom Air,提供快速响应的缓震缓冲。同时,采用低帮弹力鞋口设计,使鞋子能够紧贴脚踝并提供更好的支撑。速度模块采用贴合脚面的舒适包裹设计,摒弃传统的鞋舌和鞋内套,使球鞋更加轻质。ZK7的鞋面材料比较坚韧,对于很多鞋友的小脚趾是不小的折磨,但相对地,鞋子的包裹性和保护性非常出色,鞋身稳固度和支撑力度相比ZK6简直提升了一个档次,后跟填充包围超级厚,是历代NIKE Kobe低帮球鞋中最强调保护性的一代。
NIKE Zoom Kobe VII Attack Strong
Attack Strong中底配置全掌Cushion缓震材料,有着柔软又不失支撑的避震体验,设有连结中底的脚踝护套,进一步加强原本已经就很强悍的保护力度,弹性鞋口由精心设计的弹力材料制成,材料上的开孔有助于提高鞋的舒适度和透气性,Attack Strong的护踝处有个问题比较烦恼,由于护踝处没有鞋舌阻隔,导致鞋子在拉紧鞋带后,鞋带会不太友善地勒住脚面皮肤,但如果不系紧鞋带,鞋身的包裹性又会下降,这里需要穿着者慢慢调整鞋带并使用厚袜子解决。
NIKE Zoom Kobe VII Elite
“精英版”概念的首秀,意味着NIKE旗下的重要签约球员在进入季后赛后将使用用料和配置更加上乘的战靴。Kobe VII Elite提升的地方主要在于鞋面使用和ZK6一样的三层聚氨酯凸点材质,后跟支撑架材料更改为玻璃碳纤维,中底使用全掌Zoom Air气垫。
NIKE Zoom Kobe VII Attack Fast
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科比穿着NIKE Zoom Kobe VII Attack Fast协助美国队再次夺得奥运会男篮冠军。
NIKE Zoom Kobe Venomenon III
科比罕见地在正式比赛中穿上了Kobe系列旁系外场球鞋,Venomenon III设定上是Kobe 8简版,毒液家族的第三款球鞋,专为夏季室外篮球场设计,继承了ZK7、KOBE8厚实的脚踝包裹和稳定的底盘,相比于ZK7,Venomenon 3拥有更为柔和的鞋面,鞋舌也更加厚,改善了ZK7生硬的鞋身包裹问题。中底搭载Venomenon系列惯用的前掌Zoom Air,脚感适中,虽然没有明显的柔软感,但起跳下地时也不会有不适感。得益于ZK系列的优良基因,Venomenon 3有着清晰的场地感、贴服的包裹和安全的低帮鞋身,改良型Blade Traction外底非常耐磨。
NIKE Kobe VIII System
科比在NIKE旗下的第八款签名球鞋,Kobe 8在轻质路线上似乎走得有些极端,抛弃了使用四年的Flywire鞋面,选用了更加轻量透气的Engineered Mesh,重量再次刷新了Kobe系列纪录,但也带来了包裹性下降、鞋面支撑强度软弱的问题,这并不是一款保护性非常可靠的低帮鞋,对于喜欢突破或者弹跳较好的球员,Kobe 8的“防御值”实在不太够用。中底Lunarlon提供了比Zoom Air更加柔软的缓震脚感,但可能有点过于柔软了,在使用长时间后脚掌容易酸软。鞋面不容易起皱褶,但比较容易脏,而且容易破损。外底依旧不耐磨,片状鞋舌可能会有咯脚的情况,后跟的弧度非常完美,帖服的同时没有ZK7的压迫感。Kobe 8的第一眼外观比较“廉价”,但实物还是相当漂亮的,Engineered Mesh可打印花纹的特点很好地弥补了鞋身细节的不足。
NIKE Kobe VIII System Elite 前后掌间隔式Zoom Air、Engineered Mesh+ Dynamic Flywire鞋面、Kevlar纤维材质、玻璃纤维复合型承托盘
Elite版在鞋面添加了动态飞线支撑,中底前后掌间隔式Zoom Air配置重新回归,让Kobe 8 System Elite重新回到流畅灵巧的脚感,很好地完成了提升性能的任务,虽然鞋面仍然软弱,但起码鞋面和鞋舌的感觉不再那么“纸”。外底依旧不太耐磨,透明橡胶比普通版本的外底还要娇嫩些,尽量在塑料地和木地板使用。
NIKE Kobe VIII System
在经历跟腱断裂伤病复出后,科比在新赛季初期仍然穿着NIKE Kobe VIII System.
NIKE Zoom Kobe
在科比短暂的2013-2014赛季,我们还可以见到老朋友NIKE Zoom Kobe以Prelude配色归来。
NIKE Kobe IX Elite
Kobe系列一直在颠覆,从“低帮”签名鞋,到“超低帮”签名鞋,再一下子到“超高帮”签名鞋,Kobe系列永远走在NIKE后卫球鞋改革的最前端。很多人认为Kobe 9的超高鞋帮是针对科比的跟腱伤患设计的,但从设计师Eric Avar的访谈中可知,Kobe 9早在两年前就已经开始制定了超高帮设计方案,对于消费者,Kobe 9的超高鞋帮可能需要一段适应时间,把所有鞋带孔系上后鞋面有着强烈的包裹感,但部分脚型可能会出现压脚背的情况,还好Flyknit的柔软度适中,随着时间增长情况会有所改善。鞋身保护性很好,高鞋帮与恰到好处的碳纤维支撑有着非常稳固的支撑表现,但超高帮也带来了透气较差的缺点;中底缓震非常柔软,Lunarlon的厚度相比上一代有所加厚,场地感仍然保持在快速灵敏的高水准,但这里有个比较有趣的咯脚地方,就是Lunarlon插垫上突出的圆点,如果你穿的袜子太薄,这些密集的圆点可能会磨损你脚底的皮肤,尽量使用袜子;外底在木地板抓地力不错,但在塑料地比较容易打滑,耐磨度依旧是灾难,请远离水泥场地。
NIKE Kobe IX Elite Low
科技:Flyknit无缝编织鞋面、Dynamic Flywire、全掌Lunarlon、碳素纤维足跟稳定器
Elite Low和EM的中底科技基本一样,主要区别在于鞋帮高度、Flyknit材质和碳板的加入,Elite Low鞋帮和后跟的包笼也比EM更加好,支撑保护更胜一筹;中底性能依旧“暴走”,缓震柔软,前掌灵敏,外底咬地力十足,极速后卫球鞋的标杆;较差的耐磨度没有任何变化,还是尽量在非粗糙的场地使用。
NIKE Kobe X Elite Low
Elite Low低帮版中底结构与高帮版完全一样,同样有着出色的场地响应、优秀的抓地力和柔软的缓震;鞋帮由超高帮变成超低帮,鞋帮和鞋舌处的填充更加厚,加强脚踝处的贴服性。
NIKE Kobe X Elite Flyknit鞋面、Flywire飞线、碳纤维稳定片、Lunarlon中底、Free理念前掌切割、后掌可见式Zoom Air
Elite版本选用Flyknit材质构建鞋面,由再生聚酯纱线打造,鞋面的支撑强度比Kobe X的鲨鱼皮略差,而且鞋帮的单薄程度也让人担心(有些鞋友的Kobe X Elite出现了鞋帮开裂的情况),得益于瘦削的鞋型,Kobe X Elite在拉紧鞋带、收窄鞋身后带来的包裹性还不错,但还是可以感觉到Flyknit与鲨鱼鞋面在韧度上的差别;鞋帮造型直来直去,没有针对脚踝形状调整鞋面材料,这导致鞋帮弯曲处可能会不太友好地磕碰皮肤,Kobe X Elite是很难搭配短袜使用的;在运动中中底结构和Kobe X几乎完全一样的,出色的场地响应、优秀的抓地力和柔软的缓震全部都得到继承,如果你是突破好手,Kobe X Lite依旧能够让你在实战中的跑动无比畅快;半透明外底的耐用度还是悲剧,在水泥外场一场过后就会有明显磨损,内场专用。Kobe X Elite相比Kobe IX Elite还是有很多区别的,鞋帮更加薄、后掌Zoom弹性更加好、抓地力是Kobe IX Elite稍微好点(尽管官方宣传Kobe X抓地力史上最佳,但比较挑场地)、机动性更加好的同时中底更具抗扭转支持,一扫Kobe IX Elite全掌Lunarlon软绵绵的乏力感.
NIKE Kobe XI Elite Low 全掌Lunarlon中底、后掌Zoom Air、Flyknit鞋面
科比职业生涯最后一款签名球鞋,Kobe XI初曝光的时候,同质化的外观设计并没有为鞋迷带来太多惊喜,但毕竟NIKE也不知道科比会在赛季中期宣布退役,所以Kobe XI设计的初衷定位很可能只是科比漫长签名球鞋系列中平常的一员,因此你很难在球鞋细节或者配色发售表中找到类似告别、退役、终结之类的元素,而且也有消息称即使在科比退役后,NIKE Kobe系列仍然会继续推出新鞋款,所以我们不必给Kobe XI背上太多沉重的历史价值。Kobe XI仍然由Eric Avar设计,其实抛开科比退役这个大事件,Kobe XI仍然是非常熟悉的NIKE Kobe风格,鞋面轮廓、鞋帮弧度、甚至那中底起伏的线条都充满了似曾相识的感觉,初看Kobe XI,你可能觉得设计师没有干活,但Kobe XI的进化都体现在细节处,鞋身使用Flyknit材质制作,这次的Flyknit是加强版本,融入了纤维线带来更高的强韧性能同时更为轻巧;中底Lunarlon+Zoom的黄金组合有着超级柔软的缓震脚感,前掌添加弯曲凹槽,让脚趾自由伸展,实现出色的多向敏捷性和有力的起步体验;橡胶外底添加微型抓地纹路,可驾驭多种地面,实现出众的多向抓地力。
编辑 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