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是著名作家陈忠实逝世四周年纪念日,其短篇经典《释疑者》近日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发行。
《释疑者》一书是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陈忠实的“短”作品精选集,收录了《蓝袍先生》《猫与鼠,也缠绵》《原下的日子》《我的秦腔记忆》《在好山好水里领受沉重》等经典短篇小说和散文篇目。全书共19万字。
陈忠实被称为“一生只写一部长篇小说”,以一部《白鹿原》斐声海内外。其实从1965年初发表处女作散文,1973年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截至2009年,陈忠实及其作品共荣获文学奖21项,其中三部(篇)作品获得全国大奖,《信任》获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渭北高原,关于一个人的记忆》获1990~1991年全国报告文学奖。1993年在他51岁时,《白鹿原》一出版就立刻引起轰动,被认定为是划时代的史诗性作品。
“茅盾文学奖自一九八一年设立迄今,已近四十年。这一中国当代文学的最高奖项一直备受关注,获奖作品所涉作家五十余位,影响甚巨。其中获奖作品人民文学出版社所占的比例接近百分之四十,几乎所有的获奖作家都与人民文学出版社有过合作。这些作家大多在文坛耕耘多年,除了长篇小说之外,在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散文等‘短’题材领域的创作也是成就斐然。”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出版说明中写道。
“2013年,我们以全面反映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的综合创作实力为宗旨,以艺术的眼光,遴选部分获奖作家的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散文的经典作品,编成集子,荟萃成了‘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短经典’丛书,得到了专家和读者的一致好评。”
“此次再版,我们在原丛书的基础上,增添了第九届和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的‘短经典’,一些作家的作品篇目也有所增删,旨在不断丰富丛书内容,让读者更加全面细致地了解这些作家的创作。相信该系列图书能够与我社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系列一起,为您完整呈现一代又一代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的创作实绩、艺术品位和思想内涵。”
著名评论家贺绍俊表示,相对于长篇小说更追求故事性的特点,中短篇作品更能判断一个作家在文学艺术性上的成就。短篇小说讲一个片断、一种情绪、一种生活的局部的体验,要把它组织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文本去感染读者,这需要很深的艺术功力。这套书相当于给茅盾文学奖颁发的质量鉴定书。
“中短篇作品更容易暴露作家的性情,更纯粹,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一位作者。对于一个作家的创作而言,一定要经历从短篇到中篇再到长篇的过程,这是作家生活世界不断打开的过程,这之后才能构建一个自己的世界。”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李洱表示。
编辑 陈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