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梅州老人“飞”深急救 系深圳首例商业化空中院前急救

深圳新闻网记者 刘梦婷 读特记者 范京蓉 文/图 范京蓉/视频
2017-04-11 01:41
摘要

据了解,空中救援不仅是地面救援的有效补充,更是一种“非常时期”的“非常救援”举措。

救援直升机降落深圳体育场。

4月10日下午,伴随着螺旋桨的轰鸣声,一架救援直升机降落在深圳体育场空地上,机上的脑梗重症病人随即被转移到在此等候的120救护车上,并送往深圳武警医院进行急救。据了解,这也是深圳的首例商业化空中院前急救。

120急救医护人员进行病人转移工作。

据随机医护人员介绍,本次救援对象是梅州一名年近80岁的老人,此前有中风史,患有脑梗等疾病,近期出现痰多无法下咽等情况,因梅州地区相关医疗条件尚不成熟,急须将病人送至专科实力较好的深圳武警医院予以救治。按照正常地面交通需6个小时才能到达医院,还有可能遭遇堵车;同时了解到该病人患有严重的骨质疏松症,为确保运送过程平稳顺畅,避免因地面救援的路途颠簸及长时间行程虚耗所带来的潜在风险,综合多方因素后决定采用空中救援方案。

 承担本次救援任务的金汇通航在接到求助指令后,迅速启动救援流程,积极协调各方救援力量。当天下午14:00时,救援直升机根据任务指令快速抵达病人所在地,经过近两小时、340多公里的飞行,救援直升机降落在了深圳体育场,在此等候的地面医护人员立即将伤员转移至120救护车并进行急救措施。至此,本次从梅州大埔到深圳的空中救援行动顺利交出接力棒。

据了解,空中救援不仅是地面救援的有效补充,更是一种“非常时期”的“非常救援”举措。空中救援克服了地面交通容易拥堵的救援障碍,并且开辟了长距离救援快速直达通道,争分夺秒的瞬间,为患者得到快速、专业救治提供更多的主动权。

编辑 颜沁

(作者:深圳新闻网记者 刘梦婷 读特记者 范京蓉 文/图 范京蓉/视频)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