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召开安全监管工作暨建筑工地食堂安全专项整治电视电话会议。会议提出,突出抓好药械安全。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做好新冠病毒检测试剂、医用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等重点医疗器械,以及抗病毒类药品、血液制品、注射剂等重点品种的质量监管,强化产品抽检和不良反应监测。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广东省市场监管系统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的同时,全面抓好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工业产品质量“四大”安全监管,全省市场安全形势整体稳定,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安全事故的底线。但当前全省正处于全面复工复产复市阶段,食品、药械、特种设备及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都将面临新的风险挑战。
会议强调,要建立工地食堂基础档案,重点查持证经营情况、查食品安全管理员配备和从业人员健康体检证明、查食堂环境卫生状况、查索票索证制度落实情况、查加工制作等相关制度落实情况,督促建筑工地食堂落实“亮证经营、安全承诺、单据留存、原料公示、加工规范、清洗消毒、场所清洁、餐餐留样、应急有备”九项措施,切实按照“四个最严”要求,开展好工地食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同时,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继续落实日常监督检查、飞行检查和体系检查,对“两非一超”、标签标识等全面整治,指导企业使用低剂量、低毒性、易分解的卫生消毒产品,降低药物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此外,要聚焦关键环节监管。强化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环节监督检查,严格检验把关放行产品。完善向疫苗生产企业派驻检查员制度,强化疫苗、血液制品批签发抽样管理工作。着力推进“广东省药物警戒与风险管控平台”建设。要从严从重从快查处疫情防控期间制售假劣药品、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等违法犯罪行为,深入开展网络违法违规售药、医疗器械“清网”、化妆品“线上净网、线下清源”等专项整治行动,加强联合执法,严厉打击药品医疗器械领域违法犯罪行为。
会议还要求,要重点对商超电梯等人流密集,使用量大的特种设备,开展重大活动和节假日重点时段监督检查。对生产生活秩序恢复期可能存在的公众聚集场所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高风险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近2年发生过特种设备事故的单位实施重点监督检查,进一步提高特种设备的登记率、定期检验率、事故结案率,切实消灭安全监管盲区盲点。继续开展好打击假冒伪劣防护用品执法专项行动和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用品领域认证活动专项整治,组织标识标签质量监督抽查及“三无”产品专项整治,持续清查市场“三无”产品及伪造、假冒他人厂名厂址、质量标志产品,强化非医用防护物品及其他重点产品质量监管,确保防护用品质量过硬。
编辑 张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