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了新房子要不要请老战友们来喝杯酒啊?”“你有重度脂肪肝,要注意减减肥了!”“一个人住这么大房子,空荡荡的,有没有想过找个老伴?”
4月24日下午,龙华区龙华街道锦绣新村腾龙花园72号804房间里,不时传出一阵阵爽朗的谈笑声。市信访局主要负责人和年近七旬的姚辉全亲切交谈着。
眼前的姚辉全,面色红润、笑容满面,跟每个来访的人打招呼都要说“谢谢你的帮助”。很难想象,因为一桩近半个世纪以前的陈年积案,姚辉全沦落为一名无户籍、无固定居住地、无职业、无家庭、无子女的“五无人员”,他无依无靠,40多年来辗转赴国家、省、市各级有关单位上访,希望解决诉求。
国家信访局将案件转交深圳后,2018年12月,市信访局将姚辉全信访事项转交龙华区化解处理,龙华区高度重视,区信访局落实“三到位一处理”要求,成立化解工作专班,不仅为姚辉全解决了吃、住问题,并每月适当给予补助金,在大量走访核实后尽可能还原了姚辉全信访基本事实。但由于姚辉全档案丢失,加之相关事权属市一级,上访人办理身份证、户口诉求始终无法化解,相应的其他扶持政策也无法跟进。
此次市信访局以召集信访联席会议的形式,邀请市有关单位和区有关领导一同看望姚辉全,并召开会议,集体研究化解姚辉全信访案件路径。
“国家信访局把案件交给深圳,深圳就有义务解决好!一个老人家,一辈子没有身份、户口,没结过婚、没有子女,没有收入来源,我心里一直很难受,无论诉求是否合理,生活困难都应帮扶救助到位。”市信访局主要负责人掷地有声而又充满感情地表态。
4月24日下午,市信访局、龙华区领导专程到锦绣新村探望姚辉全(中)。
一桩近50年未了的积案,一出苦求说法而不得的惨淡人生
姚辉全的人生经历,令人唏嘘。
他祖籍四川蓬安,1953年出生。据他自述,多年前,由于个人档案材料遗失,无法安置工作,也无法办理身份证、落户口,无奈长期在北京有关部门上访,诉求安置、落户深圳、享受待遇等,但始终得不到解决。
近五十年来,姚辉全一直在上访,自己又没有身份户口,他也不可能结婚成家、养儿育女,也没有固定居所和职业,沦为了“五无人员”。他住过天桥下、涵洞中,寒来暑往,吃尽苦头。
深圳市信访局接访姚辉全信访诉求后,考虑到姚辉全离开单位后,原单位集体转隶到深圳某工程公司,后该公司又被某民企收购,公司注册地变更至龙华区,决定将姚辉全信访事项转交龙华区信访局处理。
姚辉全信访案件,是一件典型的“三跨三分离”案件(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人事分离、人户分离、人事户分离),成因复杂、取证困难。接过这件棘手的陈年积案,龙华区信访局没有推托推诿,而是成立工作专班、主动办理。
“诉求时间长,极其疑难复杂,且涉及多部门多辖区,化解难度极大。但是考虑到姚辉全的实际情况,近五十年的苦苦寻求真相之路,如今交到我们手上,我们绝不想再次转交、搁置,希望就在我们手上化解、终结,圆老人一个梦。”龙华区信访局主要负责人说。
为此,在市信访局、龙华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区信访局积极主动搭建平台,龙华区政府主要领导主动接过这一最难啃的“硬骨头”,亲自包案处理,区分管领导负责督办、多次接访,区信访局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市、区有关单位人员组成的化解工作专班,制定姚辉全专案工作方案,尽可能地还原姚辉全信访事项基本事实。
在龙华区的悉心关怀下,姚辉全吃、住等生活问题解决了,健康显著改善,情绪稳定,案件化解也有了新的希望。
“龙华人对我的好,一言难尽”
逢年过节,市、区信访局领导前往看望姚辉全。
因为是信访积案,姚辉全的信访案一时难以化解,落户深圳的信访诉求也短期无法解决,但深圳市、龙华区、龙华街道三级信访部门,坚决落实“三到位一处理”工作要求,在做好生活安置方面付出真情、尽己所能,努力成人之美。
多年来,姚辉全一直过着“白天去上访,晚上宿街头”的生活,40多年没有体检过,很少洗过热水澡。龙华区信访工作人员首先妥善解决老人的吃住问题,随后又请来社工对老人进行心理疏导,并带着他在龙华区人民医院进行了一次全科体检。逢年过节,区、街道信访干部职工主动组织看望慰问,为他送去食用油、大米、书籍等。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在防疫物资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区信访局工作人员第一时间给姚辉全送去了口罩等防疫物资和食品,并为其制作了“特殊身份证”——一张写明其情况,有区信访局公章认证的身份证明。
4月23日下午,姚辉全从三联社区明新公寓搬到了锦绣新村。这是龙华街道中心地段一座非常热闹的城中村小区,各种生活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姚辉全的房间是宽敞明亮的两室一厅,公寓楼里还配有电梯,楼下就有便民超市。“之前住的地方有些偏远,而且没有电梯,老人家生活不太方便,我们也担心他的安全”,龙华区信访局相关负责人说。
近期,受区分管领导委托,龙华区信访局召集区相关部门和属地街道,就姚辉全信访问题的后续处置和基本生活保障进行了研究,决定参照深圳市民政局《关于发布2020年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通知》等有关文件标准,为姚辉全提供生活、医疗保障,并协调区住建局解决临时居住问题。
在一次区分管领导接访活动中,姚辉全讲到在龙华受到的各种关心,感动得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上访到现在,都40多年了,我在龙华做了第一次体检,还洗上了热水澡。”
龙华区信访干部看望慰问姚辉全。
对于姚辉全,龙华信访工作人员不仅仅是“老熟人”,更是“知心人”。“他们像对待老父亲一样照顾我、关心我,为我费很多心,他们对我的好,一言难尽,从我住的房子,到锅碗瓢盆、米面肉菜,都是他们帮助的,现在的生活我心满意足了!”
“说到底,就是要‘说暖心话,办暖心事,做来访群众的暖心人’,把群众信访转化为干部心访,把信访情绪转化为干群情谊”,龙华区信访局主要负责人感慨,只要接触过老姚的人,都会对他肃然起敬,他懂感恩、有一定文化、爱阅读,为人自重,出租屋的条件俭朴,但是他的被子叠成豆腐块,屋里非常整洁,尽管上访40多年,但是老姚一直合法表达诉求。“因此信访工作必须摒弃维稳思维,从‘话疗’转向‘心疗’,直到信访人‘痊愈’,事心双解。这期间,需要同情、同理,更要共情。”该负责人说。
成立工作专项小组,推进问题彻底化解
4月24日下午,市信访局主要负责人专程带着食用油、大米和水果来到锦绣新村探望姚辉全。老人家喜出望外,热情地拿起香蕉,一个一个分给大家。
坐在敞亮的客厅里,67岁的姚辉全面色红润,精神矍铄。市信访局主要负责人询问他身体如何,姚辉全取出龙华信访干部带他去医院拍的X光片和体检报告,当发现报告上提到姚辉全曾经受过骨头伤,勾起了姚辉全的思绪,禁不住把自己背负40余年的积案来龙去脉一一道来。交谈中,回忆起上访期间孤苦无依的生活,以及深圳、龙华信访干部的帮助,老人都禁不住哽咽落泪,所有在场探访人员都唏嘘不已。
在随后召开的姚辉全信访案件专题会议上,参会的各单位负责同志一致认为,龙华区在保障姚辉全生活起居、推动案件调查处置方面,付出的努力超出想象,接下来,市区相关单位要形成合力,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重新审视姚辉全信访诉求,必须推动化解该案。会议认为,结合姚辉全当前实际情况,其信访诉求中最关键、也是难度最大的问题是解决身份户口问题,决定成立一个工作专项小组,推进为姚辉全办理户籍身份。龙华区领导表示,将持续做好上访人基本生活安置,待户籍身份问题解决后,为姚辉全按照深圳户籍老人办法办理特困人员认定,为其今后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医疗兜底帮扶。
市信访局主要负责人表示,无论从人道主义关爱,还是从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要求来说,都应重视对困难群众的关心、关爱,都应该把这件事情解决好。
相信在市区街道各相关单位的合力推进和悉心帮扶下,姚辉全信访案件在不远的将来可以得到彻底化解,人生揭开新的一页。
编辑 黄子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