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记者从广东检验检疫局获悉,通过出台14项守信企业激励措施,将惠及广东辖区6000多家信用等级为AA和A的外贸企业。
这14项激励措施涉及多个方面。其中,在通关便利方面,降低出入境集装箱开箱查验比例,在原比例基础上可再减半执行;对符合“一体化”条件的出口商品实施出口直放;对进口国或地区无明确要求且无需出具相关证书的出境货物实行即报即放,检验监管措施以事后监管为主。
在科学监管方面,降低进口CCC商品后续监管频率;已获注册备案的企业需要换证的,一般实行书面审核,免于现场考核;简化原产地签证管理,凭企业自行申明直接签发原产地证;允许企业对输非商品进行自主监装,不再实施指定监装。同时,建立检务、施检等部门对A级企业的VIP服务机制,优先办理其报检、缴费、约检、送样、检测、领证等业务。对需要实施抽样检验的拟进口产品提供预检便利,检验监管措施以事后监管为主。优先推送国外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等信息。优先推荐评优享优,优先安排享受检验检疫有关新的先行先试便利政策。指定专人对企业实施“一对一”服务。
据悉,推出14项措施,主要是为了营造良好市场信用环境。广东检验检疫局评定企业是否守信的方法主要依据《出入境检验检疫企业信用管理办法》,采集外贸企业守法信息、质量管理能力信息、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检验检疫监管信息、社会对企业信用评价信息等172类信息,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综合评定,将企业信用由好到差分为AA、A、B、C、D五个等级。
据统计,去年广东辖区共完成货物检验检疫167.86万批、货值7390.92亿元,据估算,受激励企业进出口货物的批次和货值占广东(深圳、珠海除外)检验检疫业务的近五成,其中进口企业3700家、出口企业3000家,预计每批货物缩减通关时间2至3个小时,为企业减少了人力物力,节约了成本。
见习编辑 耿超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