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化办学,南山破题的先发优势在哪里?
读特记者 翁惠娟 李丽 文/图
2017-04-05 10:37

今年全国两会上,集团化办学再成热点。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出现择校、天价学区房等现象,其根本原因就是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今后将推进优质学校集团化办学,让孩子们在家门口上好学校。

在深圳,推进集团化办学成为教育部门今年的重点工作。市教育局提出,将加快推进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组建若干个教育集团,充分输出名校的管理机制和经验,扩大优质办学资源的覆盖面。

显然,以集团化办学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已成共识。

有了方向之后,关键是路径与方法。集团化办学如何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处理好品牌与效益、规模与质量、共性与个性、集团与区域协调发展等问题,回应社会关切,需要在条分缕析中找寻答案。

而答案,也许就在深圳南山——

这个响起中国“改革开放第一炮”的地方,也是诞生广东第一个公办教育集团的地方,更是深圳第一个教育强区。2003年迄今,南山集团化办学已探索了14年,从“最早”到“最强”,已拥有三大教育集团,基础教育阶段集团化办学的数量和质量均居全市首位。而今,放眼全球嫁接最优质的资源为教育所用,南山不拘一格。2017年,南山又将“新增2-3家优质教育集团”写入区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南山启动南北片区学校联盟办学。

当前,深圳正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和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而南山,正向着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迈进,努力打造中国硅谷,需要教育有力支撑,尤其需要南山在教育改革中敢闯敢试,为深圳乃至中国的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新鲜经验、精彩样本,甚至是标准。

为“让每一所学校都优质,让每一位教师都精彩,让每一个孩子都幸福”的愿景变成美好现实,南山人多年坚持打造教育的“南山质量”,推动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发展。的确,作为一种重要手段和渠道,“集团化办学”在南山教育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均扮演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教育合力的能量喷薄而出。

令人欣喜的是,南山教育近年来一直以先行者姿态不懈探索,紧扣教育质量提升这一核心,在先行先试中,逐一破解集团化办学中的困惑与难题,南山教育人用心血汗水书写下的答卷,犹如一把把钥匙,排忧解难,更打开了通往集团化办学更广阔天地的大门。

这样的钥匙,闪着智慧的光芒,既可攻坚克难,亦可百炼成金。

第一把钥匙:

名校如何发挥品牌优势,提升效益?

37年前,南山蛇口炸响的“开山第一炮”,如春雷唤醒沉睡大地,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鸿篇巨制。

14年前,广东省首个公办教育集团花开育才,延续的是同样的改革血脉与改革气魄。

2003年4月,育才教育集团创立,南山开始探索一条义务教育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作为育才教育集团筹备办的工作人员,徐薇老师记得,由于缺少可学习的先例,仅一份集团《组建方案》就修改了69遍。

在育才就读的外国学生。 

打开集团章程,可以看到这样的描述: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团成立于2003年4月8日,为广东省首个以公办学校为主体、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纽带、以探索现代学校制度为目的的多形式多层次办学且具有法人资格的教育集团。

“育才学校是深圳经济特区兴办的第一所学校,育才教育集团第一个‘吃螃蟹’并不奇怪,这里有着‘蛇口基因、招商血脉’。”正如外界所言,集团创建时,四所企业子弟学校同根同源,具备了创办教育集团的基础。

“后生可畏”,这是改革探索者袁庚为育才学子留下的题词,激励着所有育才人。改革过程艰辛,付出终有回报,带着鲜明改革开放印记的“育才教育模式”不胫而走:在全国率先开设“课程超市”、接收国际学生随班就读、成为以“花季雨季”为代表的全国青春校园文学发源地和以手拉手为发端的全国“希望工程”发起学校、华南地区首家“少年海事学校”近日落户……多年躬耕,育才逐渐跻身全国名校之林,成为国内公办教育集团的一面旗帜。

今天的育才集团,发展成为拥有14家单位的教育联合舰队,拥有公办高中一所、初中两所、小学四所、四所民营幼儿园,以及南山区社区学院,加之两所联盟学校,一举打通十五年教育,率先构筑一体化办学“大教育”格局。而在管理上,育才教育集团通过“联邦式”模式,总校充分授权激发分校校长的办学积极性,保持了分校办学自主权和特色;精选优质课程全集团“走课”等举措,又实现了分校间的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蛇口人“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与开拓意识,这也是育才乃至南山所有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灵魂。

 育才号学生专列出发。

2008年12月29日,在育才集团化办学五周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办公厅《信息快报》肯定了集团化办学的先进性:“南山区在全国率先开展公办教育集团化实验。加快教育体制创新步伐,发挥品牌学校办学思想、办学经验等无形资产的效益,避免管理人员、师资力量、教育设施等资源的重复建设和闲置浪费,加强各学段教育内容和形式的衔接,打造了南山教育的‘联合舰队’。”

第二把钥匙:

如何破解规模扩大与资源稀释的难题?

在集团化办学过程中,最令家长担忧的是:“牛奶”会不会被稀释?

本世纪初,当外界还对“公办教育集团”略感陌生时,南山已走上集团化办学内涵式发展的快车道,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南山实验教育集团脱颖而出,规模与效益不断提升,与育才集团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名校集团化,极大缓解了优质学位的供需矛盾,可是,如何在规模扩大的同时,维持甚至提升质量呢?

对这个问题,南外集团校长崔学鸿的回复是,集团化办学就要产生“1+1>2”的作用。无论“强强联合”还是“强弱联合”都应如此,否则就没有必要集团化办学。强校、名校带弱校、办新校,也许会稀释一些优质教育资源,这本来就是区域教育均衡的需要;再者,对强校、名校的资源来说是稀释了一点点,却大大促进了新校、弱校的快速发展,总体社会效益提高了;何况,这对强校、名校本身的发展也是一种刺激,可以进一步激发其自身的造血功能。

 南外二十周年之际,前外交部长李肇星为国内首个“少年外交学院”揭牌。

南山外国语学校、南山实验学校两大教育集团采取的是“内生式”的品牌拓展形态。校长权责统一,利于整合全校资源,迅速提升新办学校整体建设及管理水平,学校管理层在条线上有统揽全局的优势,有利于各项工作平衡发展,更确保优质的校园文化获得传承发展。

以南外为例,连续几年集团化办学创新不断——2014年底,《南外集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行动方案》出台,逐步成立八大少年学院,南外二十周年之际,外交部前部长李肇星为国内首个“少年外交学院”揭牌;2015年底,与清华附小等11所国内名校成立“未来学校联盟”; 2016年,首次站上联合国金色大厅,在MMUN世界青少年峰会上代表中国发言的两位学生孙培源、侯皓天都来自南外;2017启动“十五年一贯制课程体系”建设,剑指“创建全国一流外国语学校”。

规模拓展,质量如一。

在南实集团成立之初,《章程》与《三年发展规划》相继出台,对集团发展起到了规范和引领作用。南实以信息化搭载课程改革,率先打造的“翻转课堂”风靡全国,“提前读写”实验成果辐射全国50多所学校,并获批教育部《关于中小学语文教师培训课程标准研制》国家课题三所协同校之一。而今,南实跻身首批全国“未来学校创新联盟示范校”、首批“中国极具变革力学校”之列;去年全国“双创周”在深圳举行,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的吴子谦等几位小创客,均出自南实。

南山还将发挥集团化等办学优势和基地孵化功能,做好优秀体育艺术特长生的小、初、高衔接,促进体育艺术特长生学业和专业双向成才,打通优秀苗子成才和专业发展的通道。

南外学子绽放艺术风采。

业内专家指出,在推进教育集团化时,南山十分关注集团的内部治理模式,集团化办学就是要解决规模与效益、整合与特色、集权与授权的关系,充满敬重地认真研究每一步,不断反思办学举措对未来教育的价值。

的确,南山的教育集团在百姓心中就是“名校”,而之所以成为“名校”,则是因为它始终围绕“造就人”这一核心命题,在一些领域甚至独占鳌头。

第三把钥匙:

优质品牌如何推动区域教育水平的提升?

近年来,南山GDP保持了全国第二、全省第一的喜人态势。

东方硅谷,教育先行。南山教育如何实现优质均衡发展,与辖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区域地位相匹配?如何实现南山教育的美好愿景——“让每一所学校都优质,让每一位教师都精彩,让每一个孩子都幸福”?

在南山教育看来,教育集团不同于企业集团,因此不能简单钻到集团化中去,而是要更多地关注教育的核心问题、趋势问题,让集团化与办学质量、新校创建、教育发展的大战略相联系,办好新学校,把优质品牌教育辐射好,让更多百姓受益。

在南山,长期存在着教育水平南强北弱的问题,急需破题。为改变南山北部片区基础教育积弱现状,南山教育提前布局,早在三四年前就尝试为这一问题寻找解决路径。

2013年开始,《南山区教育质量攻坚五年行动计划(2013-2018)》《南山北部片区教育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打造新优质教育资源带、实施“先锋者计划”、“引领者计划”和“精英人才校园共享计划”等一揽子举措先后出台;2016年9月启动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借助与中国教科院的两轮合作,多层级完善“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合作机制。2017年,“新增2-3家优质教育集团,实施北部片区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推进新优质学校集群发展”写入南山区政府工作报告。

这当中,“深圳大学城实验学校联盟”的创立尤其引人关注。

2014年4月,南山北部片区三校加挂“深圳大学城南山丽湖实验学校”、“深圳大学城南山桃苑实验学校”、“深圳大学城南山西丽实验小学”牌子,成为“深圳大学城实验学校联盟”首批成员校。2016年,联盟理事会成立,出台“联盟章程”与管理暂行办法,加盟标准、质量体系、联盟文化逐渐成型。

南山教育“大学(企业)—中小学”伙伴计划推陈出新,高校助力基础教育的模式日趋升级。外界欣喜地看到,联盟校正在形成一个教育资源聚合的能量场,互联互通、开放办学,而活动交叉、师资共享、学生跨校走课等改革正在联盟校逐一落地。可喜的是,今年该联盟校还将再增两成员校。

随后,2015年9月1日,深圳市南山职业教育集团在博伦职校挂牌成立,立足南山、服务深圳、辐射广东、面向全国、走出国门的区域定位,创新、创业、创投、创客的“四创联动”机制,充分发挥了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整合作用。集团化办学在职业教育领域,开启了一条社会、政府、学校、企业的共赢之路。

纲举目张,创新型集团化战略再次发挥效用。

南山教育将“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定义为优质教育资源扩大供给、优化配置,给受教育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选择,从而化解教育老大难问题。南山教育认为,改革的重点任务在于通过新改扩建学校,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保障民生;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探索多种办学模式;打造适应新需求和服务的教师队伍;借助技术等发展优势,激发创新活力,培育发展新动能。

第四把钥匙:

集团化办学如何实现“和而不同”?

2016年11月,“独立法人联盟式管理”概念第一次写入公办教育集团化办学发展历程——

南山四所南部片区品牌学校与四所北部片区学校试行联盟式办学,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桃源中学、蛇口育才教育集团龙珠学校、南山实验教育集团白芒小学、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平山小学四校挂牌。

在集团化办学旗帜下,优质教育资源自南向北倾斜,从“内”到“外”焕发出新的生机。

“桃中成南外了!龙珠成育才了!”西丽片区居民奔走相告。可是,也有担忧接踵而至:“挂个牌就成名校啦?如何求同存异?”

这一切,桃源中学校长刘安海都看在眼里,“南外校徽是一棵大树,桃中校徽是一朵花,两校融合恰寓‘一树花开’,桃中要融入南外、对标南外,而后区别于南外。”

事实上,南山教育对联盟办学的执行力度比社会预期还要坚决。

刘安海介绍,9月22日,区教育局会议宣布联盟办学以后一个星期,南外就拿出了“南外-桃源中学联盟办学项目推进表”,8大项目24个子项目37条具体措施,天天放在我桌面上。

根据行动方案,南外派出集团副校长苏子涵驻校,高新中学与桃中两所独立初中直接结对,定期召开两校校长联席会、行政联席会。仅上学期短短四个月,桃中参加南外教学交流、行政会议、学生活动近50次,参与人数逾300人次。今年,桃中初三联考、试卷质量分析、分组备课全面纳入南外体系。新一届初一还将开设实验班,逐步引入牛津英语、电影配音等南外特色英语课程。

既保持成员学校管理的独立性,又实现真正融合,是联盟办学中最大的难点,也是决定联盟办学是否成功的关键。作为打造“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征途中的又一教育创新,南山教育不仅创出了符合自身实际的集团化办学模式,并科学系统地回答了“老区老校如何实现弯道超车”的难题。

参与联盟办学的集团学校对此深有体会,“联盟办学中各联盟学校作为独立法人主体,仍独立保持原有的决策权和管理责任,集中精力专注文化融合、教师交流、课程共享、教研同步、活动共建等‘软件’的质量升级,在联盟中相互促进,共同提升,有利于形成‘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集团制度文化,有力推进区域教育的优质均衡。”

现在,南外华润城学校、南山实验集团园丁学校、港湾学校,育才教育集团太子湾学校等正在筹建的新校,落成后将继续探索“独立法人联盟式管理”的集团化办学新模式,南山集团化办学创新之路将越走越宽。

南山新学校 办一所优一所

“十三五”期间,南山计划新改扩建学校30所,新增34000个学位,其中新建学校15-16所,占现有学校总量的1/4。

“如果新增的不是一批优质学校,那么就意味着未来南山教育的总体质量会下降。所以,如何高起点办好每一所新学校,是一个必须解答好的问题。”南山教育自2013年就提出了“新学校一开学就要成为好学校”的目标,2016年初,“确保新办学校增一所、优一所,打造一批新名校”写入南山政府工作报告。

那么,把新学校办成好学校,南山如何做到?

首先,开放办学、品牌联合。南山多管齐下,放眼海内外,导入各种优质资源,大学城、科研院所、高新企业等资源不断嫁接到基础教育领域,为学校增加养分。南山持续引进国内知名教育、科研院所品牌,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北师大南山附属学校、南方科技大学实验学校、中科先进院实验学校、深大师院附小等合作品牌模式,让新校成为老百姓欢迎的品牌校。日前,中科先进院实验学校与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共建的“心理梦工厂”,以及与中科先进院合建的6间高端科学实验室投入使用。实验室分别对应中科创客、中科机器人和中科萃智创造力三大科普课程体系,加上“博士课堂”,科学教育真正走进中小学生课堂。近年来,南山教育又放眼国外,探索国际教育资源的本土导入。

其次,借力“互联网+”站上风口。近日,微软全球教育商业拓展总监Larry Nelson来到南科大第二实验小学参观,对该校“技术支持下的学习变革”课程由衷赞叹。成立不足三年,南科大实验学校的统整项目课程已风靡全国,该校副校长唐晓勇和统整项目团队还肩负起了国内统整项目课程导师的职责。港湾小学首年招生即达到1-6年级17个教学班满额状态,其前卫的创客教育理念吸引了被誉为创客之父的Mitch Altman及其团队,在该校崭新的创客空间里与小创客们切磋技艺。近日,南山区教育局又与深圳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接洽,双方的合作有望开启深圳基础教育的“航天时代”。南山区政协副主席、区教育局局长刘根平表示,“互联网+教育”是一种变革思路,而不仅仅是一种在线教学形式,其目的在于用互联网思维改革学校,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育流程再造,培养“未来教师”,提供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加适合的高质量教育。

第三,树立标杆,输出“南山标准”。唯有确立质量标准,才能通过价值引领,实现优质教育的复制和推广,以此推进区域教育的整体提升。南山教育局与中国教科院的院区合作,以深圳学生的八大素养和阳光评价为指导,构建南山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夯实微观领域改革,陆续发布《南山教育质量报告》,满足社会知情权。在区域层面,南山建立了办学条件及教育经费投入标准;健全南山学校管理标准,实现义务教育轻负高质发展。在学校层面,引进优质课程、在公办学校引入外籍副校长,打造“南山教师发展3.0版本”;开启“全球文化使者进校园”活动,将国际化资源导入课堂……

近日,北师大未来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学博导桑新民教授在走访南山多所学校后激动地评价,“南山已成为教育改革和创造的热土”。

改革不停歇,创新不止步。

南山的“教育高原”,已然呈现出“优质化、多元化、国际化、特色化”优质均衡发展的态势,形成持续的输送能力和强大的培养能力,在满足民生需求的同时,为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创新提供着人才落地保障,更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着优质的基础教育支持。

南山区政协副主席、区教育局局长刘根平表示,当前,在集团化办学中闯出一条新路的南山教育,正放眼全球,大胆将海内外的优质资源与集团化发展相结合,探索多元化、集团化相融合的综合教育办学改革;正系统梳理集团化办学经验,制定集团质量标准,提供可复制的操作指导,进一步解决教师共享、编制打通、校园文化传承等问题,确定标准、构建指标、指引未来。

当规模与质量同在,当效益与标准齐飞,“让每一所学校都优质,让每一位教师都精彩,让每一个孩子都幸福”的愿景,将成美好现实。

见习编辑 王行王行

(作者:读特记者 翁惠娟 李丽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