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3月60多名学生遭网络诈骗,“龙法大讲堂”送上一堂特别网课

读特记者 戚金城 通讯员 张建国 文/图
2020-04-25 11:27
摘要

疫情使“上网课”成为同学们的学习常态,更让同学们难脱网络,这给违法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让有些同学陷入网络诈骗上当受损,还让一些同学卷进网络诈骗沦入犯罪歧途。

4月24日下午,龙岗区人民法院“龙法大讲堂”特意面向全区12万余在校中学生上线开讲,与龙岗区教育局联合推出“齐筑网络安全防线、共护平安法治校园”网络安全法治宣教课,专门针对“网课”期间青少年的网络安全问题,以案说法,对症下药,教育孩子们上网不忘防骗、更须远离犯罪。此次讲座由龙岗区法院少年刑事审判庭副庭长、一级法官刘海娟主讲。

刘海娟首先结合自身的审判实践,强调了青少年网络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刘海娟表示,网络诈骗是青少年群体中比较高发的案件类型,而今年初的疫情使“上网课”成为同学们的学习常态,更让同学们难脱网络,这给违法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让有些同学陷入网络诈骗上当受损,还让一些同学卷进网络诈骗沦入犯罪歧途,令人痛心。

刘海娟举了一个案例,龙岗某高中学生S通过QQ联系上了一名招聘刷单员的骗子,虽然被告知没有基本工资并需垫付费用,但其赚钱心切还是把银行卡信息和电话等个人信息给了骗子。完成第一单后,骗子称刷到3000元才可返还佣金和本金,S完成后对方又将刷单金额提升到5000元,这时S才察觉被骗,但已经被对方拉黑了。据不完全统计,龙岗区仅3月份就有60余名学生遭遇网络诈骗,损失金额近30万元。

刘海娟从青少年涉网络诈骗的常见模式和青少年涉网络犯罪典型罪名两个方面展开讲解,结合具体案例,着重对以买卖游戏账号实施诈骗、以网络刷单实施诈骗、以红包返利实施诈骗、“杀猪盘”诈骗等四种常见的网络诈骗模式进行了分析,对诈骗罪、开设赌场罪、诽谤罪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等四种网络犯罪典型罪名进行了解读,并就青少年如何避免侵害、预防犯罪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建议与中肯的忠告警告。

讲座结束时,刘海娟语重心长地对同学们表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充满着诱惑和陷阱,同学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高识假辨恶的能力,避免不必要的好奇,丢弃贪婪之心,让网络成为学习的好帮手、好朋友。

编辑 秦天

(作者:读特记者 戚金城 通讯员 张建国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