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设立企业社会责任工作室

读特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余石泽  林小琳
2017-04-01 18:01
摘要

深圳市创新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中心特别引进跨界专家顾问,在龙华区设立“企业社会责任工作室(龙华区)”,共同帮助本土企业积极探索社会责任的实践路径,推动龙华区企业社会责任的精准落地。

4月1日,以“企业的教育使命”为主题的“第三届龙华区企业社会责任论坛”在大浪豪恩科技园隆重召开,深圳市龙华区民政局潘芸局长、深圳市政协常委深圳慈善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房涛、龙华区慈善会会长廖宇波等人出席论坛。

本次论坛由龙华区团工委、龙华区社工委主办,深圳市龙华新区好青年公益文化交流促进中心(以下简称好青年KIDO)、深圳市创新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中心承办。组委会致力于推动政府决策者、企业界、学术界就企业社会责任与教育进行深入交流,凝聚共识,同时搭建平台促进社会责任领军企业案例的交流与分享,为与会的众多中小企业提供切实可行的责任与发展解决方案。

深圳市创新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中心特别引进跨界专家顾问,在龙华区设立“企业社会责任工作室(龙华区)”,共同帮助本土企业积极探索社会责任的实践路径,推动龙华区企业社会责任的精准落地。该工作室协助企业实现组织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实现,并将有效经验推而广之。

教育是最受企业关注的公益领域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企业公民意识逐步提升,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的主动选择,并呈现了企业社会责任推动力量日趋社会化,企业发布责任报告日趋常态化,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及评价日趋本土化,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议题日趋广泛化,企业责任管理日趋专业化等五大特征。尽管,取得的进步有目共睹,但我国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还有很大的推进和发展空间,呼唤全社会的共同助力和监督。

教育捐赠占总体捐资类别第一,2015年教育领域获捐额占全年全国捐赠额的31.29%,有1/3的份额,教育助学也是最受企业关注的公益领域。目前,企业的关注点大部分还集中在基础助学类,形式较单一、项目可持续性弱,供给侧改革的教育产品严重缺失。因此,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上看,企业社会责任对接教育创新、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创新与升级很有现实必要。本次论坛正是精准地找到这一痛点,集合公益慈善界、学术界、企业等多方力量,探讨企业的教育使命。

专家团“助跑”企业寻找社会责任实践路径

深圳市政协常委、深圳市慈善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房涛发表主旨演讲,解读企业战略慈善如何协同企业,推动教育创新。房涛认为提供供给侧改革的社会服务产品是社区教育创新的主要途径,以“社区创新动力驿站”为例,具体阐释了创新供给侧改革的社会服务产品,关键在于发展社会价值投资(SVI)和资助教育领域的社会企业和社会组织,释放社会资本和生产力,推动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的协同创新。

深圳企业在践行社会责任实践思路开阔,敢于创新,硕果连连。豪恩集团董事长陈清锋以“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为题,分享了豪恩集团如何在“拼搏、感恩”的企业理念下,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和自然环保等实践优化企业管理,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提升员工幸福指数。公众力民间智库创始人范军,分享了他在大浪石凹开展社区教育的经验。中国幸福研究院院长徐景安,分享了他以教育的方式升企业员工情感幸福方面的经验。大浪高峰学校校长叶志青,分享了高峰学校在实施全纳教育方面的创新经验。好青年KIDO也在龙华区启动“生命教育”特别项目,引进三个公益医疗专家团队,在龙华区企业开展公益讲座,引导企业员工以科学的方法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

编辑 左耳

(作者:读特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余石泽  林小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