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公立医院上千种药品有望降价 部分降幅达40% 
读特记者 余海蓉 通讯员 深卫信 文/图
2017-03-30 20:20

今年我市将继续深化医疗、医保、医药的三医联动改革,调整优化医院收入结构,通过“腾笼换鸟”降低药品、耗材、检查收入所占比重,提高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收入所占比重。同时制定和实施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实施方案,力争将全市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增长控制在10%以内。

微信图片_20170330201143

1100种常用药“团购”降价

在药品零加成的基础上,今年我市启动了公立医院药品集团采购改革试点工作。委托第三方药品集团采购组织,在保障药品质量安全并明确采购总费用降幅目标的前提下,为全市25家公立医院、1100多种的临床常用药品提供“团购”服务,实现“带量采购、以量控价”。

目前,第一批478种紧缺药、低价药、小儿用药等临床保障用药已完成集团采购和供应配送;第二批包括化学药品、生物制品、中成药以及基础输液药物等638种集团采购目录药品已完成谈判议价工作。据初步测算,第一批药品综合降价15.8%,部分品种降幅达40%以上;第二批预期综合降幅达40%左右。

此外,我市还在市属医院开展对一次性注射器等5类医用低值通用耗材实行量价挂钩的集团化采购,各类耗材的采购价格比原来各单位自行采购降低约28%。

2617项医疗服务调价

按照“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的原则,降低的药品采购费用,为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腾出了空间。

今年我市启动了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工作,将分三个阶段调整2617项医疗服务项目。调价有升有降:降低大型设备检查检验的费用;提高手术、护理、治疗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同时通过分类调整、分档收费,促进分级诊疗。

今年1月1日起我市已调整了第一阶段833个服务项目,包括降低了252项大型设备检查检验费用,取消了7项挂号费空调费费用,提高357项4级手术和217项综合治疗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年内还将稳妥地继续实施第二、第三阶段的调价改革。

通过改革,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优化公立医院收入结构。引导医院重点提升高精尖医疗技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积极发展居民基本医疗服务,促进三级医院逐步向基层医疗机构分流普通门诊服务。扭转过去大医院“大小通吃”、人满为患,社康中心“门可罗雀”的局面,让各级医疗机构“回归本位”。

长期护理有望纳入医保

至2016年底,全市基本医保和地方补充医保参保人数达到1280万,在政策层面基本实现了全民医保。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87%,基本医保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约44万元,地方补充医保基金最高支付限额达到100万元。建立了与商业保险相衔接的大病医保制度,重大疾病补充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00多万,个人赔付的最高金额达到73万多元。“绑定社康”实行社区首诊的医保参保人群达到885万余人,占全市总参保人数的69.2%;住院按病种支付的病种数量达到131个。

今年,我市将继续推动医保管理和支付制度改革:

在符合条件的基层医疗集团推广医保基金“总额管理、结余奖励”改革。

探索将按人头付费与高血压、糖尿病、血液透析等慢病管理相结合。

完善以按病种付费为主,按人头、按服务单元、总额预付等复合式付费方式,实行按病种收费的病种不少于100个。

在南山区人民医院等公立医院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付费改革试点。

完善鼓励开展日间手术的医保支付制度。

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研究,建立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相衔接的护理和康复服务模式,支持康复、护理机构承接院后接续性照护服务,促进医院康复期病人向康复、护理专科医疗机构和家庭病床分流。

编辑 白驹

(作者:读特记者 余海蓉 通讯员 深卫信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