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建新:以责任和担当为青年员工树起楷模

记者 窦延文
2016-04-12 16:40
摘要

现在王占奎虽然和陆建新分别身处南京、深圳两个相距千里的城市,已有近8年未能一起共事,但他们仍保持着密切联系,现在陆建新还不时对他的新的工作岗位进行指导和帮助。

陆建新报道(民生部配文)12

陆建新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给年青工人留下深刻印象。

34年来,陆建新从一名施工员、测量工长逐步成长为技术总工、特大型项目总工;通过项目施工管理实践,从一个单纯的技术型员工转变为管理复合型项目经理。在管理工作中,他注重传帮带,将几十年来积累的施工技术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员工,遇到疑难杂症召集团队共同攻关,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关。他以责任和担当为青年员工树起楷模,成为青年员工成长的铺路石。

立下“军令状”

在深圳目前已建成的最高楼——京基100项目施工中,时任技术员的张营是陆建新的手下,说起陆建新,让他最佩服的是陆建新的责任意识和勇于担当的精神。

当时已经临近春节,窗外人头攒动,大家都在忙着置办年货,一片喜气洋洋。可坐在办公桌前的陆建新却一直眉头深皱,望着桌子上的赶工协议,一会儿站起来,一会儿坐下去,抬起的钢笔久久不能落下。即使业主开出了60万元的工期奖励,也无法让他兴奋起来。因为陆建新深知,此次赶工任务异常艰巨,若不能顺利完成,拿不到工期奖励事小,砸了公司的招牌可就大事不妙了。

原来,按照业主的要求,京基100项目的顶部酒店必须在2011年8月大运会之前投入使用,要求钢结构主体结构完成时间提前整整一年,任务之艰巨可想而知,陆建新承受的压力之大前所未有。

困难面前,陆建新没有退缩。在这个关键时候,公司领导给予了大力支持。这让陆建新一直深锁的眉头舒展了些许,他向公司立下“军令状”:一定完成任务!

陆建新立马召唤劳务分包项目经理来办公室商议。陆建新开门见山,将赶工协议推到这位经理面前,一字一顿地说:“此次赶工,意义非同小可。你要赶紧调配人员、设备,务必要将这个工期节点拿下。”他还当场承诺:“任务完成后,业主给的60万工期奖励,我们一分不要,全部给你们!”

一场艰苦的战役打响了!陆建新对各项工作指挥有度,分包单位大力配合,新调派了55名工人,其中10余名工人搭乘飞机赶来上班;项目部管理人员每天工作近12小时,节假日无休,全面监控现场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每天为工人免费提供盒饭和桶装水,送上400米高的施工现场,节省了中午吃饭上下楼的时间;增加了一台25吨汽车吊,用于小型构件的卸车和转运,以弥补塔吊使用时间的不足……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1年3月31日,随着最后一根构件缓缓吊至指定位置,京基大厦主体结构按时顺利实现封顶。望着最后一根钢梁吊往400米高空,陆建新欣慰地笑了。

一个施工方案整整修改了15遍

王占奎也是陆建新的一个徒弟。“为人忠厚、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这是师傅给我的第一感觉。”王占奎说,“和师傅相处久后,他严谨、一丝不苟、不知疲倦的工作与学习态度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04年2月,刚从学校毕业的王占奎被分到北京银泰中心项目从事技术管理工作。当时陆建新是银泰项目的技术总工。

由于刚参加工作不久,基本功不够扎实,当时王占奎在技术工作中显得非常吃力。有一次,陆建新安排他编制一份施工方案,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做了一份自己较为满意的初稿。然而陆建新看了一遍后,对初稿并不满意,但他没有批评,而是陪着王占奎一遍一遍地修改,结果这个方案整整修改了15遍。

至今王占奎还记得,对每一次的修改师傅都非常认真,不但手把手地教,还非常注意讲话的方式,就像父亲对儿子的谆谆教诲,让他的“小自尊”受到了极大的尊重。

从那以后,王占奎暗下决心,一定要学到师傅的技术本领。在师傅毫无保留的教诲下,他进步很快。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现在王占奎虽然和陆建新分别身处南京、深圳两个相距千里的城市,已有近8年未能一起共事,但他们仍保持着密切联系,现在陆建新还不时对他的新的工作岗位进行指导和帮助。

方案过一遍竟然花了一个下午

赵中原是陆建新一手带起来的徒弟,刚参加工作不久第一次独立编制工序专项施工方案的经历,让他永生难忘。

2004年的中秋节,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项目开工进场。当时是赵中原参加工作的第二年,正跟着师傅陆建新学习钢结构施工技术。

那是赵中原第一次独立编制工序专项施工方案。他把写好的专项方案反复检查,尤其在施工工艺和程序方面,他反复核对配套的施工示意图,看是否准确地表达了施工程序的意图。检查好后,他自认为方案已经很完善了,便把方案交给陆建新,准备去施工现场。没想到陆建新看了一会儿,就喊住他说:“别急,你旁边坐着,我们一起过一遍。”

说完,陆建新把文件打开,逐页浏览,把方案中文字和图片表述不清晰的地方给他一一讲解。这一讲就是一个下午。当把方案终于看完时,陆建新说:“有一些问题和细节需要修改,我已经把整段字体颜色改成了红色,括号里面的是修改要求,包括一些配图的细节和调整的顺序。”这时,赵中原突然明白,原来在他编写方案的时候,陆建新早已把方案的思路、细节考虑周全,在心中完成了整个方案,之所以肯花时间给他一一讲解,就是为了能让他迅速地学习和成长。

“这看起来是一件小事,可是让我深刻地懂得了严谨对工作的重要性。十多年来我一直没有忘记当年这一幕。”赵中原说,“在后来的工作中,我也秉承着师傅的做法,通过传、帮、带,带领新员工一起成长。”

编辑 陈冬云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