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仅给流浪猫们一个家,还要把儿童都变成动保者
记者 盛佳婉
2016-04-12 04:42

猫

张媛媛的网名“埃索土猫”,大部分爱猫界人士都不会陌生。她创办的深圳猫网,每年救治千余只流浪猫,她也成为深圳动保的代表人物。如今近十年动保公益生涯后,她决定暂别“末端治理”,通过生命关怀教育,把孩子们都培养成动保者。

从收尾到“源头”治理

2002年,张媛媛创办了深圳猫网,此后她就每天打两份工。白天工作赚钱,晚上把业余时间奉献给深圳猫网。目前,猫网有实名注册会员600多个,网站会员则达到数万名。每年通过猫网被领养的流浪猫达上千只,深圳各家宠物医院通过猫网提供的免费绝育名额也达到上千个。

“猫网主要是做猫文化的普及,收治流浪猫,为流浪猫寻找领养家庭等等,但做了很多年后,我发现,我们一直在做收尾工作。就是一件事变成垃圾了,我们就一直在清垃圾。我想从源头做起。”张媛媛说。

动物保护的源头在哪里?“一个孩子为什么会虐待动物?动物养殖者为什么对动物那么冷漠?为什么有设计师热衷用皮草设计?这些都是因为他小的时候对动物完全没有感觉啊,对动物没有同理心啊。为什么有一些人就会怜悯动物,去做动物保护,不去做伤害动物的事情?是因为他的家庭背景、社会背景,让他的生命观产生了变化。”

想清楚这些问题后,张媛媛决定对3—12岁的儿童做生命关怀教育。因为研究表明,3—6岁是建立生命观的最好年龄,6—12岁是孩子根据他的生命观确立自己行为习惯的时候,到了12岁以后,基本上就定型了,就成了半个消费者。张媛媛希望通过生命关怀教育,让孩子们学会对动物、环境保持关怀和尊重。“但光有这些也是不够的。他还要在生活中,确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待他人友善的生活习惯,对待动物友善的生活习惯,对待环境友善的生活习惯,这三个习惯养成后,孩子就成为了有同理心、责任感、会关爱他人的孩子。”

生命关怀儿童教育-大凉山支教课程

36000余名孩子参与生命关怀教育

确定了这个方向后,作为行动亚洲中国事务总监,张媛媛利用行动亚洲的平台优势,整合了中国、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荷兰等的儿童教育专家资源,设计了《学会关怀》一书。这本以动物为主要载体的书,把同理心和责任感具象化。“比如猫和狗有什么感觉,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养一只猫和狗,要承担什么责任。通过讲述动物的故事,讲述了生命的各种各样的需求。同时,在跟孩子们探讨猫和狗的过程中,不断启发孩子,你跟妈妈呢,你跟老师呢,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强化孩子们的同理心和责任感。”张媛媛说。

在深圳、珠海的幼儿园、小学经过一年多的试点后,2013年,生命关怀教育以一种纯公益的形式进入了厦门的十几所学校,《学会关怀》成为学生们的必修教材。张媛媛和她的团队免费为学校培养德育老师,每年做一次训练营,每2—3月做一次集体备课会。至今,在大连、厦门、武汉、珠海、杭州等约有100所学校参与,大概有36000名孩子参与课程。

在深圳,张媛媛和她的团队创办了生命关怀社工教育系统。通过培训社工,让生命关怀教育进入四点半课堂。去年,一共在大浪17个社区推开。行动亚洲的美国教育顾问、纽约市立大学教学评估专家威廉塞缪尔博士对课程过去一学年在厦门、珠海、深圳三座城市的教学评估进行汇总,结果显示:学习生命关怀课程之后,学生对生命关怀人道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高于课前;对学生的行为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学生的破坏性行为减少,友善行为增加。

“目前生命关怀教育的课程能覆盖幼儿园教育和小学三年级,我们会继续探索,实现一年级到六年级全覆盖,因为国际上对这套教材的需求也很强,教材完善后,会在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地来推广,”张媛媛说。

编辑 王惠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