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戏院推出多种形式在线鉴赏 助力戏曲文化传播

读特记者 张瀛戈
2020-04-20 18:34
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深圳戏院利用微信公众号定期推出优秀文化在线鉴赏,包括戏曲战疫动漫小课堂、线上听戏、深圳市戏曲名剧名家展演等,旨在丰富市民的宅家抗疫生活。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深圳戏院利用戏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定期推出优秀文化在线鉴赏,包括戏曲战疫动漫小课堂、线上听戏、线上赏乐、深圳市戏曲名剧名家展演、好片重温等系列推文分享,旨在丰富市民的宅家抗疫生活。

【戏曲战役动漫小课堂】借助戏曲漫画人物开展生动有趣的疫情线上小课堂,给大家科普防疫的基础小知识,让动漫戏曲“名家”为大家讲解居家、外出、复工、就餐等各个方面需要注意的防范病毒知识要点,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抗疫知识,并陆续推出“心灵诊所”,由戏曲“名家”们带大家认识正确的心理调适方式,取得了一定的反响。该栏目现已推出8期,以文艺的力量呼唤积极向上、鼓舞人心的正能量,为抗击疫情贡献一份力量。

中国戏曲种类繁多,在表演技巧、唱法演奏形式、起源与发展等方面也都千差万别,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线上听戏】推出中国优秀戏曲赏析,介绍了京昆国粹及全国主要地方戏曲剧种的起源、发展及艺术特点,同时挑选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剧目或片段供市民朋友们在线鉴赏,让戏迷朋友们宅家滑动手机即可赏经典,看大戏,感受各具韵味的戏曲文化。现已推出15期,将戏曲鼻祖昆曲,连同五大戏曲京剧、越剧、豫剧、评剧、黄梅戏进行了大致的梳理,还介绍了粤剧、秦腔、徽剧、川剧、晋剧等人气剧种,为广大市民创造更多邂逅传统戏曲的机会,受到了戏迷朋友们的喜爱。

【线上赏乐】推出经典民乐曲目赏析,将深圳戏院民族乐团演绎的《金蛇狂舞》、《喜洋洋》、《客家乐》等精品曲目搬到手机荧幕上,用一曲曲悠扬动听的民乐陪伴美好时光。并将民乐与流行元素混搭,推出二次元民乐、摇滚民乐、王者荣耀中的民乐等系列专题赏析,打破人们对民乐的刻板印象,让想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对民乐、非遗艺术,以及对中外其他种类音乐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多一个欣赏途径。【线上赏乐】现已推出11期,其中一首感人的诗朗诵《再见了,妈妈》作为特辑推出,该诗由海口市公安退休干部李启雄所作,深圳卫视时政新闻中心记者、广东省朗诵协会会员赵畅深情朗诵,歌颂了平凡而伟大的逆行英雄们。

疫情期间,深圳戏院将“戏播”平台拥有线上整剧资源的剧目通过【深圳市戏曲名剧名家展演】栏目进行分享回顾,已经推出福建京剧院《锁麟囊》,江苏省苏州昆剧院《白罗衫》、《红娘》,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黄梅戏剧团《天仙配》等剧目在线观看,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孙劲梅、俞玖林、周雪峰、杨俊,国家一级演员唐荣、吕佳等戏曲名角纷纷亮相。接下来还将陆续推出其他优秀院团的精彩剧目展播,让进不了剧场的观众线上就能看名家演出名剧。

【好片重温】栏目,“深圳戏院爱国主义影视教育基地”精选经典优质电影影片,推出“好片重温”、“影视金曲赏析”等主题类电影赏析。

此外,加大深圳戏院【戏播】直播平台在线演出资源的使用及推广,通过图片、视频及链接的形式穿插在深圳戏院【线上听戏】【线上赏乐】【深圳市戏曲名剧名家】等线上栏目当中,引导观众快速进入平台选择自己喜欢的演出回顾。在深戏“戏播”平台中,有28场演出的完整回放视频,戏曲类如:“深圳市名剧名家展演”、“名家名剧进校园”、“粤剧在周末”;民乐类如:民乐朗诵会《民乐·几时有》、深戏民乐团成立音乐会《春潮》;演出类如:《歌手大赛决赛暨颁奖典礼》等各种类型精彩演出回放,观众还能感受精彩片段中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仿佛置身剧院数百名观众当中。

值得一提的是,为展现文艺工作者的政治担当和社会责任,讴歌真英雄、传播正能量,深圳戏院民族乐团联合国家一级作曲、原上海音乐家协会民族管弦乐专业委员会主任、原上海民族乐团副团长周成龙,创作了民族音乐合奏组曲《䁔冬·2020》,以音乐为载体来表现出对中华大地的情感,致敬医疗战线和各行各业战斗在抗疫一线的干部职工,向在这场灾疫中离世的同胞们表示最深切的哀悼。

(晶报供稿)

编辑 曹阳

(作者:读特记者 张瀛戈)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