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早春,乍暖还寒,一场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虽然因为疫情我们无法相聚校园进行面对面的教研,但仍挡不住大家学习和研讨的热情。为了巩固线上教学成果,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4月15日下午,在深圳市教科院的组织下,在光明区道德与法治教研员谢德华主任的指导下,马田小学开展了深圳市小学道德与法治线上教研活动,由陈甲坤老师执教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奖励一下自己》。据悉 ,近2000名教师参加了这一活动。
立足于生活实践:独具一格的线上课堂
陈甲坤老师的这节课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践,对学生疫情期间两个月以来的学习与生活进行回顾和总结,引导学生这期间开展的线上玩伴团活动成果进行颁奖。在课程设计上,陈老师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从学生的成长需要和班级活动的实践发展需要出发,对孩子们两个月来在玩伴团中的表现进行颁奖,从“给自己颁个奖”、“给团队颁个奖”到“给未来颁个奖”,层层推进,颁奖的内容和孩子们的疫情居家生活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自己、欣赏别人,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真正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陈甲坤上课照片
本节课结束后,谢德华主任组织参与线上听课的近2000名道德与法治老师开展了评课研讨,各校的老师积极参与了本次线上研讨活动,对本节课开展的活动以及孩子们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
老师评价
谢德华主任对本次节课及活动的开展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做了《疫情下促进学生“积极生活”的教学探索》的专题分享。
课后,陈甲坤老师对本节课进行了总结反思:
为了上好一节课而开展一次班级活动,或者持续几天的活动,让学生基于实践和亲身感受得到丰富的体验和深刻的认识,已经让人赞叹不已了。我们班这个玩伴团的活动已持续两个月,我们还会继续做下去,引文它存在的意义已经不仅仅是为学生平淡的生活增加一些调味剂,而是因为它已经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这样一种长期的高质量生活成为了学生成长的沃土,必然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丰富的养料。
《道德与法治》,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即素材开放,这给了我们教师许多发挥的空间。也必然需要我们教师去思考,《道德与法治》需要坚守什么,又要我们创造什么?我想课程的核心理念是我们必须坚守的底线,基于学生的成长和现实,为学生创造适合的活动,选取恰当的素材就是我们教师可以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广阔空间。
学生家长也肯定了陈老师的付出,为活动点赞。
系列化的活动设计:丰富多彩的居家活动
今天我们看到的只是一节课,但是通过这节课,我们也看到了疫情下陈老师所带领的学生的生活,也让我们看到陈甲坤老师背后的用心付出。
1、调查问卷了解学生需要
特殊的寒假,受到疫情影响,学生长期宅在家里,可以为孩子们做些什么呢?基于此,陈老师在二月份及时组织了一次调查问卷,了解孩子们居家的想法。孩子们普遍表示,居家生活单调,渴望和同辈之间的沟通。如何改变学生的这种生活状态,开发出疫情下学生居家生活的育人价值,是陈老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通过调查问卷和与孩子们讨论,陈老师决定在班级里开展“线上玩伴团”,通过系列活动丰富孩子们的居家生活。
2、系列活动丰富学生生活
2月12日,陈老师召开第一次线上活动《玩伴团招募会》,活动得到孩子们的积极响应。随后,班级正式成立“千里马播报组”、“七色彩虹手抄报组”、“生动有趣实验组”、“益智游戏组”和“精彩故事组”五个项目组。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为了更好地推动活动的开展,开发更丰富的育人价值,陈老师又先后召开了《假期趣玩动员会》、《玩伴团分享会》、《玩伴团中期总结会》等线上活动。
在陈老师的设计和组织下,两个月以来,孩子们的居家生活丰富多彩,截至4月14日,该班的玩伴团组织活动并制作美篇合计122篇,其中“千里马播报组”36篇,“智力游戏组” 38篇,“生动有趣实验组” 40篇, “七色彩虹手抄报组”15篇,“精彩故事组” 10篇。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将疫情期间的居家生活过得绚丽多彩!
真生活、真体验:学生真正的成长
真实的生活、真实的体验,疫情期间的玩伴团活动,丰富了学生居家生活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成长。
1、丰富了学生之间的交往。线上玩伴团活动,避免了疫情期间学生没法见面而在家里的无聊状态,各个项目组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之间的交往。
2、 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升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绘画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资料收集能力等。
在课堂上,孩子们自信大方的表达也让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在扎扎实实活动中的锻炼和成长。
教书育人,砥砺前行。一节道法课,让我们看到了学生的成长,看到了疫情下马田小学二(5)班孩子的一段丰富多彩的居家生活!疫情下的居家生活都能如此精彩,让我们一起期待疫情结束后的校园生活,一定能给孩子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编辑 周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