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让教改红利惠及更多市民

记者 姚卓文
2017-03-10 08:31
摘要

教育,是社会民生之首,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民生话题再次成为广大市民关注的热点。

教育,是社会民生之首,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民生话题再次成为广大市民关注的热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办好公平优质教育”引发了深圳市民的热议,大家期待深圳教育品质再上新台阶,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教育改革的红利惠及更多市民。

教育规模是办好公平优质教育的基础,增加学位满足市民群众教育民生需求是民生问题的重点。家住光明新区塘家社区的宋女士十分关注光明新区外国语学校的建设进度,她的女儿将在今年9月入读小一。在她看来,办好公平优质的教育首先要满足市民学位的需求,而让她欣喜的是:光明新区外国语学校正在建设中,将在今年9月投入使用,有效缓解周边片区学位紧张的情况。

记者了解到,2017年是深圳基础教育工程的收官之年,计划新改扩建公办中小学34所,新增学位约4.7万个,72%以上位于原特区外。为了加快推进学位建设的步伐,提高公办学位的保障能力,今年起,市教育局创新性地开展义务教育公办学位建设专项督导,发布全市各区义务教育公办学位建设督政报告,对各区学位建设情况进行过程监控。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学位数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提供更多优质学位,提升教育的质量。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持续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办学差距,得到不少深圳家长关注并点赞。

“要办公平优质的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是关键。”家住坂田片区的市民陈先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深有体会,日前当得知坂田片区将迎来两所名校进驻办学时,他跟许多邻居一样颇为兴奋,陈先生坚信深圳外国语学校(龙岗)国际部和深圳实验新城学校两所名校的进驻将促进片区的教育服务配套质量大幅提升。

“要快速扩大优质资源的覆盖面,光靠传统的办法还不够,需要有改革的举措和魄力。”深圳市督学杨坚告诉记者,让人振奋的是,今年我市将加快推进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组建若干个教育集团,充分输出名校的管理机制和经验,扩大优质办学资源的覆盖面。据记者了解,目前,集团化办学的系统扶持政策正在研究制定中,出台后拟将集团化办学方案向各区推广,提供更多优质的学位,满足更多市民的需求。

编辑 姿霖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