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优化供给结构提升城区品质

记者 邸继勇
2017-03-10 08:13
摘要

随着全国两会的召开,医疗、教育、环保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话题,成为深圳市民关注和谈论的焦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释放出很多重要信息,清晰描画出2017年发展大计。

随着全国两会的召开,医疗、教育、环保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话题,成为深圳市民关注和谈论的焦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释放出很多重要信息,清晰描画出2017年发展大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善民生、生态文明建设……在报告划出的这些重点中,龙岗区哪些已有自己的突破路径,又将交出怎样一份答卷?

2017年,龙岗区委区政府将坚持创新驱动、质量引领,持续优化供给结构、完善供给环境,在区域合作、改善民生、生态建设等领域精准发力,以标准提升供给品质,以质量创造供给价值,全面提升城区品质,推动供给体系质量不断升级,努力打造高质量的龙岗品牌。

粤港澳大湾区 加强区域合作落实“东进战略”

提升城区品质,区域合作是重点,加速推进深圳“东进战略”的落实是龙岗区的抓手。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不少龙岗居民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概念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这意味着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对深圳乃至龙岗的未来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力。

深圳能否通过“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成功引领东莞、惠州、河源、汕尾等打造“粤东都市圈”?地处深莞惠几何中心位置、作为深圳向东辐射的战略支点的龙岗,能否借助“东进”机遇打造集区域经济、科技、文化于一体的深莞惠中心?宋俊平是一位产业园区管理者,他认为,龙岗在这个城市群的建设中,要发挥自身在科技创新领域和国际大学城的优势,全力投入到“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中。龙岗区作为深莞惠合作和落实东进战略的桥头堡,要有效提升城区的对外开放水平,争取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的重点区域。

事实上,2013年底,深圳市政府提出发展湾区经济,2014年“湾区经济”被首次写入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实际上,我感觉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有了雏形,至少在地理上,从龙岗出发,到香港、广州、惠州这些城市都在一个小时车程内。”宋俊平说,报告提出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未来将更拉近彼此的距离。

2016年以来,为了更好地落实“东进战略”,肩负着深圳打造东部中心、支撑深圳向粤东粤北形成辐射重任的龙岗区作出了战略调整。去年9月召开的龙岗区六届一次党代会提出,龙岗要争当落实“东进战略”的领跑者和排头兵,全力打造深圳东部中心。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龙岗区还提出建设东部协同发展区域中心的目标,将推动龙岗与周边区域规划共绘、交通共联、市场共建、产业共兴、环境共治,建设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人流、物流等资源汇聚,建设人才高地,强化人才磁场效应,打造深圳协调发展、粤东北地区协同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入新的阶段,需要站在更高层面,以更宽视野来谋划推进,促进区域内资源高效配置、要素自由流动、产业优势互补,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新优势。未来,龙岗区将全力为深莞惠经济圈建设争取更大的战略平台和政策支持,更好地服务国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更好地服务珠三角一体化和区域协调发展。

健康中国 率先推行社康中心标准化建设

提高城市品质,要求龙岗迅速补齐民生短板,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深度布局“特区一体化”。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其中包括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等,这一项项“接地气”的举措引起了龙岗广大居民的热议。

“健康是社区老人最关注的民生实事。老百姓希望看病越来越方便,社康中心的水平也越来越高,家门口就能解决不少问题。只要有事,随时可以打电话找家庭医生。”住在龙岗街道龙新社区的苏小明说,希望未来“少生病、少住院、少负担、看好病”,通过更多的医疗改革、健康中国建设,让居民看病越来越方便。

今年,龙岗区将全力推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完善医疗服务网络,推进社康中心标准化建设,健全分级诊疗服务体系,使群众看病更便利。尤其在基本医疗方面,龙岗健全分级诊疗体系,满足了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在全市率先推行社康中心标准化建设,新建改建社康中心全部按照“六个标准化”模式建设,该模式目前还在全市得到了广泛推广,全区开展标准化建设的社康中心比例超过90%,并成功创建成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同时,年内龙岗区将着力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市平湖医院、吉华医院建设,完成龙岗中心医院核医学综合楼装修、区人民医院门(急)诊大楼改造、区三院改扩建、区四院过渡用房改造等工程,新增病床400张。积极推进区中医院“三甲”创建工作。完成公立医院“以事定费”财政补助机制改革,推进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推广“一站式”就医信息平台,加快推进公立医院“先诊疗后付费”模式。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引进国医大师“治未病”团队。继续实施“三名工程”,大力引进高水准公立医院运营团队,实现哈佛医学院华南医学教育中心挂牌试运行。

另外,龙岗正全力打造东部文体高地,优化公共文体服务资源供给,推动文体资源向基层、向社区倾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强力推进学位紧张片区中小学建设,在重点发展区域建设高端国际化学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健全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退出机制;落实促进就业创业政策,强化对高校毕业生、来深务工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的就业创业服务;全面构建困难群体救助体系,加强对老、弱、病、残、孤等弱势群体的救助保障……

蓝天保卫战 留住“大运蓝”提升生态质量

提升城市品质,要始终将“生态质量”放到心上,进一步将深圳质量深圳标准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环保历来是深圳人关心的话题,龙岗市民群众在热议时表示,我们有引以为傲的“大运蓝”和“龙岗绿”,但还需要我们以身作则,保护好“蓝天绿地”。

走在龙岗街头,主干道绿树成荫。近年来,“城在林中、人在绿中”已然成为龙岗全方位实施绿化提升工程的代名词。 陈俊超是平湖街道工作人员,他表示,龙岗正努力通过各种手段减少排放,加大企业排污监管力度的同时,更需要市民群众自觉践行垃圾分类等环保理念,积极发动身边的人一起行动,共同打好“蓝天保卫战”。

新改扩建凤凰山国家矿山公园二期等3个大型公园、红棉公园等10个社区公园,开展20条道路绿化提升工程,建设改造2万亩生态经济林,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7.6平方米……这一串2017年新的数据引得龙岗居民格外关注。今年,龙岗将按照深圳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和“世界著名花城”的目标要求,坚持“质量第一、以质取胜”和“崇尚品质、追求卓越、打造精品、不留遗憾”的理念,全面实施“景观提升、洁净提升、绿化提升、秩序提升”等四大提升行动,着力打造更高质量、更有品位、更具特色的龙岗城市环境,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区提供更加优美、干净、绿色、有序的城市环境保障。

同时,龙岗区狠抓治水提质攻坚,开展沙湾河、四联河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组织实施大康河等截污工程,确保年内消除建成区黑臭水体。加快布吉河、丁山河等29条河流综合整治,推进花园河等14个项目前期工作。开展龙岗河“一河两岸”综合环境提升工程,打造南约河等12条滨水纽带。改扩建、提标改造污水处理厂5座,完成吉厦等5个村级水厂整合。启动17个雨污分流管网项目前期工作,敷设管网400公里,治理内涝点6个。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全面开展大气、土壤、噪声监测,力争PM2.5平均浓度低于29微克/立方米。

今年,龙岗将铁腕开展环境执法,落实生态文明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红花岭环境园二期5月底前完成复绿、宝龙比亚迪完成工业园环境提升任务。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加大行政问责力度,严肃整治久拖不决的环境污染问题,维持“环保风暴”的强大震慑效应。强化排污企业日常监督管理,重点检查治污设施运行、污染物排放等情况。

外界观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龙岗的生态环境正不断好转,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连续4年在龙岗召开,绿色低碳把“大运蓝”、“龙岗绿”的美誉传播到全球,成为代表广东乃至中国经济创新发展的一张名片。根据规划,未来龙岗部分示范区域如深圳国际低碳城、大运新城等要达到意大利、英国等目前的碳排放强度水平;生态保护用地占国土面积比例维持在46.9%;绿色出行比例达到80%,达到瑞典哈默比湖城水平。对于这样的愿景,市民们满怀期待。

编辑 姿霖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