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届深圳关爱行动“十佳创意”候选项目│“开讲”在四季里的大鹏自然课堂

读特记者 陈碧霞
2020-04-14 21:17
摘要

阳春三月,位于大鹏半岛的中国农科院深圳基因组所综合试验基地的百亩油菜花田一片金黄。

阳春三月,位于大鹏半岛的中国农科院深圳基因组所综合试验基地的百亩油菜花田一片金黄。疫情之下,2020年大鹏自然课堂之春天“云课堂”开讲,在线上带领大家一起认识象征着春天的油菜花,一起寻找花田里的自然秘密……大鹏自然课堂是由大鹏新区综合办(文明办)主办、晶报协办的一项生态文明品牌活动。近日,大鹏自然课堂入围第十七届深圳关爱行动“十佳创意项目”候选项目。

▲2019年11月大鹏秋天自然课堂走进大亚湾核电基地长湾沙滩。

自2019年3月正式启动以来,大鹏自然课堂以大鹏新区首批10家生态文明宣教体验中心(自然学校)为阵地,分别在春、夏、秋、冬四季举行主题学习活动。项目将关爱未成年人的行动与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相结合,通过孩子带动整个家庭“与自然美好相遇”,让全社会共同关注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文明氛围。

▲2019年大鹏春天自然课堂。

■夏天:监测较场尾海滩垃圾

夏天,活动以守护蓝色海洋为主题,2019年7月15日,大鹏夏季“自然课堂”展开了一次知海、亲海的研学之旅。

▲2019年7月15日在较场尾实地进行海滩垃圾调查。

在科芙海洋研学吧,40名爱海少年变身小小“海洋工程师”,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温度计、盐度计、PH测试纸和氨氮测试盒等工具,分组对较场尾、金沙湾、水头及人工海水进行了水质检测;活动还参与了深圳海岸线监测公民科学家项目,孩子们经过关于海洋垃圾的知识培训之后,成为沙滩垃圾记录员和海洋生物观察员,在较场尾一处海滩实地进行垃圾调查,关注海洋的环境保护问题。

■秋天:大亚湾核电基地的自然笔记

2019年11月9日,秋天大鹏自然课堂走进大亚湾核电基地。孩子们在基地百年古榕树下,认真记录秋天“自然笔记”;在长湾沙滩上,与深圳大学客座教授一起探秘“潮间带”神奇而隐秘的生物多样性。

▲大亚湾核电基地的自然笔记。

随行的大鹏中心小学教师曾伟霞表示,自己作为一名老师,同时也是家长,都深深被自然课堂的内容所吸引。她表示,以后将带着自己的学生和孩子,更多走进大自然,感受它的美与快乐!

▲大亚湾核电基地的自然笔记。

■冬天:探访坝光古银叶树群落

冬天的活动探访了坝光古银叶树群落。银叶树是半红树,这里有树龄超过525年的古银叶树,是全世界迄今发现最完整、树龄最长的天然古银叶树群落。活动通过近距离观察银叶树的叶子、果子、板根等,记录下这一大片海边湿地的生物多样性。

▲拜访500多岁的古银叶树。

活动中,玩自然游戏“种子漂游之旅”,拜访500多岁的古银叶树爷爷,在海边滩涂上种下了象征着希望的红树苗(胚轴)……女孩曾媛、陈紫榆感叹道:银叶树的种子要经历多少风浪,才能扎根成长,红树的生命力和扎根精神太震憾了!

▲在海边滩涂上种下了红树苗(胚轴)。

■2020春天自然“云课堂”50万+

在四季里“开讲”的大鹏自然课堂深受中小学生及家长喜爱,并借助晶报全媒体平台获得广泛好评。活动还融入“市民第一课”,向深圳新市民展示美丽大鹏生态文化的培育成果,创新可复制、可移动、立体化、全覆盖的“大鹏特色”公众自然教育模式,为深圳创建自然教育之城作出大鹏探索,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态文明新格局。

▲2020年大鹏春天”云课堂“。

2020年大鹏自然课堂春天“云课堂”点击量已超过50万。据新区综合办(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大鹏自然课堂将继续开展四季主题线下活动,并计划开展以海洋、森林等主题的“大鹏在地自然教育主题活动设计大赛”,结合新区生态旅游,创新关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游学体验。

(晶报供稿)

编辑 曹阳

(作者:读特记者 陈碧霞)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