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明确指出,新冠病毒(SARS-CoV-2)的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而仅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的情况下才会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那么,SARS-CoV-2在气溶胶和不同材料表面究竟能存活多久?在3月17日出版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中,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普林斯顿大学的一项研究比较了SARS-CoV-2和非典型肺炎冠状病毒(SARS-CoV-1)在气溶胶和若干材料(包括塑料、不锈钢、铜器和纸板)表面的存活时间,结果显示,SARS-CoV-2和SARS-CoV-1可在气溶胶和不同材料表面稳定存活数小时至数天的时间。
为了模拟气溶胶环境,研究者将含有SARS-CoV-2和SARS-CoV-1的培养液通过雾化器分别喷射到一种鼓型容器(Goldberg drum)中,之后分别在0、0.5、1、2及3小时后收集样品测定病毒滴度,并重复进行3次试验取平均值。雾化的病毒滴度以每升空气中的半数组织细胞感染剂量(TCID50)表示。结果显示,在气溶胶环境中,SARS-CoV-2可存活超过3小时,其TCID50从103.5降至102.7;同时,SARS-CoV-1的TCID50也从104.3降至103.5(图A)。随着时间推移,两种病毒在所有实验条件下的滴度均呈类似的指数衰减(图B)。SARS-CoV-2和SARS-CoV-1在气溶胶中的半衰期也是相似的,中位数约为1.1-1.2小时(见下表)。
与此同时,研究人员分别将50μl病毒培养液沉积在不同材料的表面,并在不同的时间截点测量病毒滴度。同样的,每种材料均重复3次试验取平均值。结果显示,SARS-CoV-2在塑料和不锈钢表面的存活时间比在铜器和纸板表面更久:在塑料和不锈钢表面,TCID50从103.7降至100.6需要的时间分别为72小时和48小时;而SARS-CoV-2在铜器表面存活不超过4个小时,在纸板表面存活不超过24小时。与SARS-CoV-2类似,SARS-CoV-1在塑料表面72小时后, TCID50从103.4降至100.7;在不锈钢表面48小时后, TCID50从103.6降至100.6。SARS-CoV-1在铜器和纸板表面存活均不超过8小时(图A)。两种病毒在不锈钢和塑料表面的半衰期相对较长:在不锈钢表面,SARS-CoV-2的半衰期中位数约为5.6小时,而在塑料表面约为6.8小时(图C,下表)。在纸板表面,SARS-CoV-2的半衰期明显比SARS-CoV-1更长。但作者特别指出,相对于其他材料,纸板的实验数据之间存在比较大的变异度,因此对该组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应持谨慎态度。
结合前述分析,作者认为SARS-CoV-2与SARS-CoV-1在上述环境中具有相似的生存能力。然而,根据近期文献报道,SARS-CoV-2的人际传播力似乎更强,这可能与SARS-CoV-2在上呼吸道中的病毒载量较SARS-CoV-1更高,以及SARS-CoV-2无症状感染者具有传染性有关。同时作者强调,应对确诊和疑似病例接触的环境和物体表面彻底消毒、提高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谨防院内传播和超级传播事件的发生。
注:HCoV-19与SARS-CoV-2均指代新冠病毒
编辑 张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