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上午,中日友好医院进行了一场特殊手术。参加今年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江苏无锡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陈静瑜为一位病人进行了肺部移植手术。
手术现场
接受手术的,是一位女性肺纤维化的病人,在重症监护室住了三个月,病情已到晚期,器官衰竭,假如没有合适肺源移植,短期内就要去世。
陈静瑜,我国著名肺移植专家、无锡市人民医院副院长,被称为中国肺移植第一人。过去一年,全国共实现204例肺移植,他带领的无锡团队完成136例。
3月2日
傍晚,陈静瑜到达北京,参加全国人大会议。这位女病人仍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重症监护室等待合适的肺源。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是陈静瑜肺移植团队的合作医院。
晚上,陈静瑜突然得知湖南浏阳有一位脑死亡病人做了器官捐献,他立即通知肺移植团队连夜赶到湖南浏阳获取器官送往北京。
晚上,团队从江苏无锡出发到达湖南长沙,然后走高速去浏阳。
半夜,团队到达湖南浏阳,获得了肺源,评估了供体,是可以救人的。
3月3日
早上8点多,团队回到湖南长沙,乘坐飞机。
一大早,陈静瑜医生赶到医院为患者准备手术。
上午10点40,团队在首都机场下飞机。
上午11点20左右,肺源送到医院。
下午4点,这场争分夺秒的手术成功结束。
手术现场
陈静瑜医生不仅是著名肺移植专家,还为器官捐献的绿色通道做出重要贡献。经他呼吁,2016年5月6日,国家卫计委等六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人体捐献器官转运绿色通道的通知》,给跨区域活体器官运输,带来了曙光。2016年5月24日,南航发布开通人体捐赠器官转运绿色通道,提供24小时无障碍保障。今年两会,陈静瑜带来了《尽快为"脑死亡"立法的建议》,建议我国从法律上给予脑死亡认可。这既是对死者的尊重,又节约了医疗资源。陈医生表示:明天将投入到另一位病人的救治中去。
来源 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见习编辑 耿超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