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污染不容忽视!深圳加大力度推进臭氧防控技术攻关

读特记者 窦延文
2020-04-09 21:00
摘要

2019年深圳有33天大气质量超标,均为臭氧浓度超标,导致深圳空气质量在全国的排名所有滑落

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2019年深圳有33天大气质量超标,均为臭氧浓度超标,导致深圳空气质量在全国的排名有所滑落。为有效防控臭氧污染,今年深圳将持续深入开展“深圳蓝”行动计划,加大力度推进臭氧防控技术攻关,确保完成AQI(空气质量指数)达标率任务。

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处负责人介绍说, 近年来,深圳大气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特别是2019年PM2.5浓度降至24微克/立方米,为2006年有监测数据以来最低水平,首次达到世卫组织第二阶段标准;灰霾天数进一步减少至9天,为1989年以来最低水平。但与此同时,臭氧污染形势却不容乐观。

自2013年以来,深圳臭氧评价浓度振荡上升,2019年升至156微克/立方米,接近国家标准160微克/立方米;2015年起臭氧超标天数开始超过PM2.5且持续上升,2019年大气质量超标33天均为臭氧超标,导致AQI达标率有所下降,也使得深圳空气质量在全国168城市中排名有所滑落。臭氧已成为影响AQI达标率和空气质量排名的关键指标。

今年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深圳AQI达标率任务十分艰巨。市生态环境局日前召专门开臭氧污染形势分析和工作部署会,要求加大臭氧污染防控力度,确保完成AQI达标率任务。

据悉,2020年“深圳蓝”行动计划,在原PM2.5浓度一项指标基础上增加AQI达标率96%和臭氧浓度125微克/立方米两项指标,并相应细化分解到各区,在原治理任务基础上增加臭氧污染防控专项,将不定期下发针对性措施清单,防止污染形势恶化。

臭氧污染防治专业性较强,需依托科研团队指导才能做到精准施策。从去年开始,市生态环境局谋划开展臭氧污染专项研究,开展臭氧防控技术攻关,提出能够发挥实际指导作用的措施建议。同时研究组建专家团,对各区进行包点诊断服务,联合相关单位组成派出组指导超标严重的站点和区开展针对性整治工作。建立更有效的削峰联动工作机制,确保污染过程及时预警、污染成因及时诊断、管控措施及时落地。

“臭氧污染并不是由污染源直接排放所致,而是排放到空气中的氮氧化物(NOx)、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一氧化碳等污染物在空气中进行光化学反应产生的。近地面臭氧浓度过高,则对人体有害。”该负责人透露说,初步研究表明,合理调配VOCs/ NOx减排比例达到3左右,是遏制臭氧污染的关键。目前深圳VOCs减排量远未达到理论水平,因此,VOCs源治理是今年任务的重中之重。

编辑 关越

(作者:读特记者 窦延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