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社论 | 对孩子成长用心的城市 有理由匹配更好的未来
晶报
2021-08-27 13:16

近日,《深圳市关心下一代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正式印发实施,这是深圳、也是全国首次编制关心下一代事业发展规划,为全国首创。

在5年发展目标中,该规划提出,持续壮大优化“五老”人才队伍,到“十四五”期末,实现入库“五老”4万人,活跃“五老”3000人,“五老”品牌工作室50个以上。关工课程体系逐步完善,到2022年,全市形成50个品牌课程菜单;到“十四五”期末,全市至少形成100个品牌课程菜单。

所谓“五老”,指的是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是培育青少年的重要资源和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深圳虽然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但40余年过去,早期来深建设者中已有不少人逐渐步入老年。他们是城市的宝贵财富,因为他们,敢闯敢试的深圳精神将更好地为青少年所传承,青少年也将从城市开拓者身上更好地读懂、理解深圳。

作为一座创新之城、未来之城,该规划的创新点远不止于此。比如,结合大湾区建设,规划提出率先拓展深圳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服务范围,加强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交流交融。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三地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不仅要成为产业聚集的区域,也要成为三地青少年交流的有效平台。这方面,有着广阔的想象空间。

此前,就有全国政协委员建议,由三地教育部门牵头,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学生长期交流计划,包括长期交换生、短期插班、冬夏令营等,使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小学生有更多日常学习、沟通、交流的机会。此外,广泛发动学校、社会力量和公益机构,在各个城市设立不同主题的中小学生体验式教育营地,包括科创、运动、知识、成长等,并进行更加常态的文化艺术交流。

在这样的过程中,关工委显然可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或者说,可以为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交流交融形成有益补充。毕竟,无论是老干部、老战士还是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他们的人生阅历,他们的专业特长,可以通过各种品牌课程等方式,与青少年进行更好的对接,使交流交融活动更丰富,更有内涵。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青少年身心特点,该规划还率先提出“德育+”模式,推进德育与智育、美育、科学教育深度融合。这也是规划的一个亮点。

相对而言,我们对智育、科学教育关注得比较多,但美育还是一种比较新鲜的事物。何为美育?一般也称审美教育,审美是一个人对具有美感的自然或人造审美对象进行感知、享受、判断和评价的行为过程,而帮助人们形成这样一种行为能力的教育则是审美教育。

说起来,春秋时期孔子提倡的诗教、乐教即是美育,他主张通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步骤塑造一个人的人格。可以说,美育也是一种人格教育,是一种关乎一个人心灵发育的教育。所以,实施美育,不仅仅是教学生学会唱歌,学会画画,而是要使青少年具有一颗美好的、善良的、感恩的、爱的心灵,懂得珍惜生命,珍惜美好的事物。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过于重视孩子的考试分数,而过于忽视了孩子的美育教育。也因此,我们希望,“美育”在进入了深圳关心下一代事业发展规划的视野后,在接下来的实践操作中,还能拿出更多创意的实施细则,使美育更好地润泽孩子们的内心。

有意味的是,几乎与该规划出台的同时,《深圳市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行动计划(2021-2025年)》也开始与人们见面。到2025年,深圳将建成儿童友好学校300所以上、儿童友好公园100个以上,实现婴幼儿托育服务机构社区全覆盖……孩子即未来,一个对孩子的成长特别用心的城市,当然有理由匹配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编辑 陈晓玲 审读 刘春生 审核 张雪松 郑蔚珩

(作者:晶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