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2个多月,他和“歌诗达·威尼斯号”又“相遇”了

读特记者 戚金城 通讯员 罗劲松
2020-04-09 10:05
摘要

蛇口边检站民警李强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独自完成了164名需入院观察和隔离的旅客人证对照查验工作,为成功处置该事件作出了突出贡献。然而,让李强没有想到的是,时隔2个多月,他和“歌诗达•威尼斯号”邮轮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再次“相遇”。

1月26日,歌诗达·威尼斯号”邮轮搭载400余名湖北旅客入境蛇口口岸,并有9人出现发热症状,成为引发社会高度关注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蛇口边检站民警李强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独自完成了164名需入院观察和隔离的旅客人证对照查验工作,为成功处置该事件作出了突出贡献。然而,让李强没有想到的是,时隔2个多月,他和“歌诗达•威尼斯号”邮轮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再次“相遇”。

邮轮漂泊多日,船员突发心梗

受全球疫情形势影响,“歌诗达•威尼斯号”邮轮自1月26日后便停止了所有观光运营活动,除了必要补给外,一直搭载889名船员被迫在公海巡航。4月6日下午,该邮轮1名印度尼西亚籍船员在海上漂泊10余天后,突发急性心肌梗塞,并出现体温升高、呼吸不畅等疑似新冠肺炎症状,情况十分危急。

事发时,“歌诗达•威尼斯号”距深圳约70海里。虽然未被获批进入中国境内,但出于人道关怀,该邮轮在代理公司申请、有关部门同意后,临时抛锚桂山岛附近,并由深圳派出救助船将发病船员接回,经蛇口太子湾邮轮母港入境送医治疗。

边检紧急救助,民警再次请缨

深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蛇口边检站在获悉邮轮情况后,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救助预案,并决定从执勤一线挑选骨干组建“紧急处置小组”,为救援提供通关便利。

接到任务通知后,大家深知此次救援任务风险高、战线长、任务重,又正值境外疫情频频爆发的特殊时期,船员的病情让人既担心、又不免顾虑重重。李强在疫情防控期间就与“歌诗达•威尼斯号”结下了不解之缘,当听到这艘巨轮漂流海上、船员突发重病的消息后,心里百感交集。心想不管风险有多大、任务多艰难,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又曾经有过独自扛起邮轮涉疫旅客查验任务的经验,必须带头,冲锋上阵!于是,他第一个向队里报名参加查验处置工作。

凭借充足的防疫经验和过硬的专业能力,李强再次入选。根据方案部署,和他一起参与此次查验任务的还有副队长原浩、民警谢宝学2人。他们说:“知道和李强一起执行任务的时候,我们很惊讶,但又备受鼓舞。这次他终于不用一个人上阵,我们会和他一起坚守最前线!”当晚11时,三人根据指令到达口岸入境大厅,严阵以待。午夜的时间慢慢过去,一分一秒都让人揪心不止。

23时55分,救助船终于在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海上往返航行后,将该船员接回靠岸。蛇口太子湾邮轮母港成为了开展此次救援最关键的主战场,急救车辆已经在口岸码头面等候多时。

团队默契协作,船员脱离危险

4月7日0时10分,在相关部门进行体温测量后,蛇口边检站“紧急处置小组”3名成员穿上全套防护装备,迅速开启“绿色生命救助通道”,成为了救援战场上的主角。一样的防护服,一样的沉重僵硬,一样的闷热难耐,一样的视线模糊——如果要说和2个月前处置邮轮突发事件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熟练,是一种历经大大小小涉疫事件,早已习惯把责任和风险抗在双肩,用专业和冷静把持一切的内在力量。从码头到口岸大厅限定区域,三人分工协作、无缝衔接,十分默契地为该急病船员办理入境查验及相关行政许可审批手续。

0时39分,在他们仍在紧张又专注工作的同时,该船员正随救护车离开邮轮母港。原来,为争取宝贵的救援时间,蛇口边检站在船靠岸前就完成了对该船员资料的预审核,确保在人证对照无误后第一时间交由医护人员救治。据悉,救护车于当日凌晨1点顺利抵达医院。目前该船员核酸检测结果显示阴性,生命体征已经恢复稳定,并将在深圳接受进一步的手术治疗。

由于业务的复杂程度较高,“紧急处置小组”直到2点才完成所有工作。摘下防护用具,擦干汗水,李强沐浴着凌晨的月光,在近7个小时的忐忑等待,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紧张工作2个小时后,终于又长舒一口气,露出了憨实的笑脸。回到生活区的路上,他说:“虽然十分意外会以这样的方式和‘歌诗达·威尼斯号’再次‘相遇’,但一条生命在我们的努力下被挽救了,这样就挺好,我感觉挺自豪的。”

编辑 张克

(作者:读特记者 戚金城 通讯员 罗劲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