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深圳教育的工作重点在哪?

2017-02-20 05:35
摘要

2017年深圳教育的工作重点在哪?

日前,2017年全市教育工作部署会召开,今年市教育局在校园学位建设、教师队伍培养、民办学校管理以及特殊教育等诸多领域将有大的动作,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提升城市教育品质、教育质量。

1、将增“四点半活动”试点学校120所

今年春季开学,全市将落实提高公办学校运行经费生均拨款标准,小学每生每年5200元,初中每生每年6800元,普通高中每生每年7000元。“四点半活动”试点自2015年启动以来,去年扩大到200所学校。试点学校坚持面向全体学生,鼓励人人参与,整合利用社会优质资源,在校内开展多种形式的德育、体育、文化、艺术和科技实践活动。受到学生普遍欢迎和家长、社会的广泛认可。

今年“四点半活动”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试点办法,纳入试点的学校再增加120所,年内达到320所。

2、有序推进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

民办教育是我市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全市民办中小学238所,在校生45.3万人,教职工2.8万人,均占全市中小学相应比例38%。全市幼儿园1568所,民办幼儿园占96%。

2017年,民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学位补贴预计将达到18万人,民办学校的教师长期从教津贴1.8万人。

今年我市将落实民办学校分类改革工作,做好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工作,开展民办幼儿园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类管理政策研究。支持和鼓励社会资本举办民办教育,推动筹设或设立1-2所民办中职学校,扩大民办学校学位供给,满足市民优质特色学位需求。推进多元办学体制及民办幼儿园分类管理研究,指导各区继续推进公办优质资源品牌拓展和辐射活动,引入社会公益资本投入学前教育,促进学前教育机构多元主体办学、多渠道投入、多样化发展。进一步完善非营利性幼儿园扶持政策。

3、启动第二批市级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

今年,我市将大力推进校长梯队和教师梯队的培养,构建“优秀中层干部—后备校长—副校长—校长—名校长”的校长梯队培养体系,遵循“新入职教师—新手教师—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名教师—特级教师—教育名家(教育家型教师)”的成长路径,明确每一层级的培养目标、方式和评价与管理办法。

做好名师队伍建设,扩大名师规模,建设好名师工作室,每个名师工作室每学期打造至少3节以上的公开课,在全市教育信息资源平台共享。建设名师学习共同体,强化名师自主管理,加强名师专业交流。开展第二批市级名师工作室中期考核工作,启动第二批市级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

3、制定完善学生午餐午休管理工作措施

校园安全是新学期教育工作的重点,2017年市教育局将围绕隐患排查整治、安全教育、校车审批、食品安全、校园周边综合治理、禁毒、学生午餐午休、学业保险、学生装等多项重点工作,切实维护全市中小学校安全稳定。

为进一步强化校车管理,确保校车运行安全。目前全市共有校车2400余辆,100%符合国家专用校车标准。

今年,市教育局还将联合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强化学校食堂大宗食材采购管理,推进学校食堂量化提级工作,选取约80家学校食堂,实施提“A”工程;市教育局将制定完善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午餐午休管理工作措施,并联合市城管局开展非法校外午托机构专项整治行动。

4、推进市第二特殊教育学校建设

特殊教育是我市基础教育的短板,经过2016年一年的努力,福田、罗湖、南山、宝安、龙岗五个区各建一所义务教育阶段综合性标准化特殊教育学校的目标任务初步完成。

今年,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各类附设特教班、随班就读以及送教上门学生的公用经费补助标准也将提高,小学每生每年11500元、初中每生每年19500元。市教育局将积极统筹推进深圳市第二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加快申请办理用地选址、预审等相关手续。加强市、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建设、加大专业教师引进力度、制定我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信德文化综合整理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