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商事制度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商事登记便利化程度不断提高,全市各类商事主体持续保持旺盛增长势头。15日,深圳市企业注册局推出的《深圳市2016年商事主体登记统计分析报告》(下简称《报告》)显示:与全国大中城市比较,我市商事主体总量继续稳居首位,创业密度最高。截至2016年底,我市累计实有商事主体2657792户,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升级转移步伐加快,第三产业超过八成。
转型升级第三产业比重高
《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底,深圳市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正式实施46个月,新登记商事主体已超过176.3万户,较改革前46个月增长了276%。截至2016年底,全市累计实有第一产业企业2916户、第二产业企业166786户、第三产业企业1334553户,分别占企业总户数的0.2%、11.1%和88.7%。
全市企业按行业分类,企业户数排名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此三行业占到企业总登记户数的68.9%,行业集中度强。2016年迁入我市企业171户,比2015年同期增加了37户。迁入企业较大的为深圳洪泰成长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注册资本11.5亿元,从北京迁入)和前海航空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从北京迁入)。
据市企业注册局专家分析:随着政府产业结构调整政策进一步落实,全市第三产业比重从2012年开始超过八成,第三产业比重越来越大,第二产业比重随之减少。截至2016年底,第三产业比重达到88.7%,达到新高。批发零售业以及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大幅度增长,服务业正逐渐向高端信息和技术服务行业的转移,显示我市产业调整政策在逐步发挥作用,产业升级政策效果明显。
前海新登记外企占全市一半多
从统计数据来看,全市各区域呈现不同登记特点。
宝安区新登记商事主体超过十万,为历史新高,新登记商事主体量居全市首位。企业、个体户双双大量快速增长是带动宝安区商事主体总量攀升的主要原因。
入驻前海企业的快速增长带动南山区新登记企业户数跃居全市第一位。2016年南山区新登记企业85037户,占到全市新登记企业户数的22.0%,其中2016年新登记入驻前海企业占到南山区55.3%,截至2016年底入驻前海企业已达105640户,并有进一步增长加速的势头。2016年南山区新登记外资企业3902户,占到全市新登记外资企业的64.6%,位居外资企业首位;其中入驻前海的外资企业3363户,占到南山的86.2%,占到全市外资企业的55.7%,前海成为全市新登记外资企业首选区域。
福田区新登记企业户数居全市第三位。外资企业户数仅次于南山区,为全市外资企业户数较多的区域,福田中心区作为全市的政治、金融、文化中心,对外商投资企业有绝对吸引力。
2016年龙岗区新登记企业58584户,同比增长39.4%,增速最快。新登记个体户下降幅度最大,原因是龙岗区对个体户加强了事中事后监管,对提供虚假地址的个体户进行了一系列清理整治,虽个体户数量有所减少,但提高了个体户的登记质量。
金融行业同比下降明显
据深圳市企业注册局统计:2016年,我市金融业新登记企业9422户,同比下降68.1%,下降明显。原因是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一系列整顿效果已显现。
2016年1月1日起,全市暂停新增互联网金融企业名称及经营范围的商事登记注册。对于设立非银行类商事主体的申请,凡名称或经营范围中含有“金融”(包含互联网金融、金融咨询等)、“借贷”等字样的,都必须经过金融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办理商事登记;对未经批准的金融类商事主体,一律不予登记。2016年4月 28日,商事登记机关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等十七部门关于印发《开展互联网金融广告及以投资理财名义从事金融活动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发出第20号登记规则单,进一步规定非金融机构以及不从事金融活动企业的审核规则为:未经金融管理部门批准,商事主体不得在其名称或经营范围中使用“交易所”、“交易中心”、“金融”、“资产管理”、“理财”、“基金”、“基金管理”、“投资管理”、“财富管理”、“股权投资基金”、“网贷”、“网络借贷”、“P2P”、“股权众筹”、“互联网保险”、“支付”等字样。深圳对相关举措都严格执行,使得金融业新登记企业数量大幅下降,从而也让金融行业向更健康的轨道发展。
编辑 左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