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个人信息保护问题已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个人信息如遭泄露买卖,大多被用于房产租售、金融贷款、教育培训、电话营销等行业和领域,社会公众不仅饱受骚扰电话的侵害,甚至人身和财产安全都可能受到威胁。
4 月 1 日,深圳市龙华区人民检察院起诉了全省首宗个人信息保护新领域公益诉讼案件,在起诉要求追究王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责任的同时,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十条的规定要求王某按照非法获利数额进行赔偿,并限期在国家级媒体上对其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行为进行公开赔礼道歉。
个人信息遭裸奔 一元一条网上卖
无固定工作的犯罪嫌疑人王某,在日常网络聊天中经常有针对性地搜集公民的姓名、电话、住址、股民 ID 等信息。
王某先是通过编造如"公司要上市需要测试"等理由通过聊天软件向多名"上家"无偿索要公民个人信息 , 后来又以数百元价格向他人购买公民个人信息多达 7 万余条。
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后,王某针对不同买家的需求对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在多个 QQ 群中以一条 1 元的价格进行售卖,进一步造成公民个人信息的非法泄露和传播。
发现该线索后,龙华区人民检察院立即启动刑民一体化办案机制。经调查核实,王某非法买卖公民信息数量巨大,严重侵害不特定公民的个人信息和隐私权,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依法还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检察官远程提审犯罪嫌疑人王某。
针对此次公益诉讼新领域的首次探索,经层报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同意立案,2020 年 2 月 26 日,龙华区人民检察院就该案在正义网进行网络公告。
九成电信诈骗因信息泄露 市民应提高防范意识
4 月 1 日,在无相应的机关或组织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情形下,龙华区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这宗案件成了广东省检察机关首例提起个人信息保护新领域公益诉讼案件。
承办检察官说:"在之前对人大代表和基层社区的走访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因个人信息泄露而给广大群众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困扰。据统计,有超过 90% 的电信诈骗是由于个人信息泄露导致的。针对公民个人信息泄露问题,司法机关将加大此类犯罪打击力度,同时也希望广大群众切实提高防范意识,不要轻易将个人信息提供给无关人员 。"
▲走访人大代表和社区网格中心工作人员。
老百姓在维护公共利益方面的痛点、难点和热点领域,应该是公益诉讼发挥作用的重点领域。除个人信息保护领域,龙华区人民检察院还对安全生产、弱势群体等公益保护新领域进行了积极稳妥的探索。
同时,该院欢迎社会公众积极向检察机关举报提供公益诉讼案件线索,对符合条件的线索举报人将予以 1000 至 2 万元不等的奖励。
(深圳晚报供稿)
编辑 庄思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