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湖街道:解急纾困用“心”书写抗疫大考“民心答卷”

读特记者 张定平 武莹
2020-04-03 14:40
摘要

大疫如大考,如何答好“民心答卷”,既是疫情防控的重要一环,也是对治理能力的检验,更是对初心使命的回答。 盯紧疫情期间民生要事,观湖街道从点滴抓起,用细致暖心的举措,写好“民心答卷”,体现“观湖温度”,也更好地诠释了为民初心。

大疫如大考,如何答好“民心答卷”,既是疫情防控的重要一环,也是对治理能力的检验,更是对初心使命的回答。

盯紧疫情期间民生要事,观湖街道从点滴抓起,用细致暖心的举措,写好“民心答卷”,体现“观湖温度”,也更好地诠释了为民初心。

增信心:60万只口罩“爱心接力送保障”

四月初的深圳,春雨淅沥。观湖街道的2800多家企业已100%复工复产,但受防疫物资不足等因素影响,不少“三小”场所却仍未开门营业,生存艰难,同时也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

3月31日,观湖街道启动“爱心接力送保障”活动,由观湖街道主要领导带队,深入辖区5800余家“三小”场所分批派送60万只口罩,帮助“三小”场所卸下疫情防控“最后一把枷锁”,助力其安全“重启”。

“为帮助‘三小’场所尽快恢复生机,观湖街道积极响应龙华区‘百万只口罩助企复工复产’行动,在防疫物资供需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多渠道统筹协调,筹集了一批口罩,开展‘爱心接力送保障’活动,分批免费派送给有需要的‘三小’场所。”观湖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帮助困难中的“三小”场所有序复工,更像是拉近邻里关系,政府应该做好他们的“贴心人”,成为他们的“守护者”。

“街道同志不仅给我们送来防疫物资、耐心指导我们复工的注意事项,还贴心地将疫情防控须知、复工确认表等资料按要求帮我们张贴好。”这样的举动,让在观湖经营一家香辣虾店的老板娘王女士很是感动。

“在‘三小’场所复工审批中,我们发现不少商家经营较为困难,消防和防疫物资配备不足,我们采取‘服务+管理’并行的模式,帮助他们配齐灭火器、口罩等物资,解决经营者的后顾之忧。”观湖街道消安办主要负责人说,“爱心接力送保障”活动打消了不少“三小”场所经营者的担忧,也让经营者们吃下“定心丸”。

暖人心:“点对点”助力100名湖北返深员工安全“回家”

3月31日上午11点整,老家在湖北孝感云梦县的张帆乘坐龙华区湖北籍返深员工“点对点”大巴回到深圳。观湖街道劳动部门工作人员手持街道标牌,正在停车场等候他们“回家”。

“看到他们的那刻真的很温馨,很感动,我们终于回来了!”张帆是观湖街道国药集团致君(深圳)制药有限公司市场部的一名90后普通员工,观湖街道对湖北籍返深员工全方面的关爱行动,让他很是暖心,“在滞留老家期间街道人员就经常打电话给我,询问我在老家的情况,帮我对接返深车次信息,还送给我们口罩、消毒液等等。”

据悉,为集中精准输送湖北务工员工安全有序返岗,确保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观湖街道携手龙华区人力资源局开展“点对点、一站式”服务保障工作。统计企业湖北籍返深需求信息,宣传复工专车信息,核对乘车人员名单,安排专人专车做好返深员工接送安排,做好湖北抵深员工“最后一公里”服务。

目前,观湖街道共协助龙华区“点对点”输送湖北返深劳务工活动8次,包括15辆大巴车,2趟高铁专列,约82家企业、100余名员工。

安民心:80万补贴为困难群众“兜底”

在疫情防控中保持民生温度,就要寻找“最短的那块板”,给予最需要帮助的重点人群特殊关怀。

“观湖街道通过扩大保障范围、加强临时救助、多方聚力联动、建立救助网络四招‘组合拳’,扎牢民生保障网。”观湖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越是发生疫情,越要注意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把疫情对民生的影响降到最低。

为此,观湖街道坚持联防联控不松,组织50余人的队伍,上门对独居、空巢、留守、低保老人、残疾人等各类困难群体进行摸排,不漏一户、一人,持续开展“送物资”“送服务”活动。除了为有需要的人员提供“代买”“跑腿”等关爱服务外,还向辖区低保对象、残疾人、老年人等困难特殊群体共申请发放社会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等资金近80万元,累计送出口罩、手套、测温仪、消毒片等疫情防控物资2500余件。

疫情无情,观湖有爱。一系列的“疫”线关爱行动,彰显了特殊时期下的“观湖温度”。

(晶报供稿)

编辑 陈晓玲

(作者:读特记者 张定平 武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