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输入型疫情数据和案例分析报告数据截至4月2日20时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得到有效控制,本土新增病例大幅减少,疫情传播已基本阻断。但同时,境外输入风险不断加大,自3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肺炎疫情为“全球大流行”以来,海外疫情呈现多点爆发、迅速蔓延的态势。
欧洲各国确诊病例激增,美国成为疫情新“震中”,南亚、东南亚、非洲等地区疫情也在不断升级。
受各国疫情持续扩散、各地医疗资源紧张、社会矛盾问题增多等因素影响,陆续出现了以留学生、驻外人员为主体的回国“避疫潮”,我国疫情防控工作正面临着“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严峻复杂形势。
因此,在距深圳首现境外输入病例已有一月之时,深圳舆情研究院收集各地卫生健康部门、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及政府数据开放平台所公布的数据和病例详情,对境外输入型疫情展开综合分析,梳理特点、总结成效、研判趋势,报告如下:
一、总体概况
境外输入病例数量不断增多
(一)全球疫情形势急剧恶化
(一)全球疫情形势急剧恶化(一)全球疫情形势急剧恶化
图1.1. 中国之外累计确诊总数走势图(数据来源于人民日报)
▲1月13日,泰国报告全球首例中国以外的确诊病例。截至4月2日15时,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数据,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937783例,累计死亡47261例。
腾讯新闻数据显示,欧洲地区已成为“重灾区”,累计确诊病例488443例,死亡病例突破三万,北美洲累计231834例,亚洲(不含中国)累计22366例,南美洲累计16964例,非洲累计6400例,大洋洲累计5913例。
图1.2. 重点疫情国家确诊病例走势图
▲从国家分布看,截至当地时间4月2日凌晨,美国确诊病例216116例(约为中国的2.6倍),累计死亡5137例,仅4月1日就新增26245例,全国已有28个州确诊病例超过千人(纽约州患者达83712例,超过中国),疫情发展速度最为迅猛。
此外,确诊人数超过中国的国家还有意大利(110574例)和西班牙(104118例),确诊病例超过两万的还有德国(77981例)、法国(56989例)、伊朗(47593例)和英国(29474例)。
意大利目前是死亡病例最多的国家,达13155例(约为中国的3.95倍),其次是西班牙(9387例)、美国(5137)和法国(4043例),死亡人数均超过中国。
随着感染人数日渐增多、疫情扩散加速,多国已改变初期较为宽松的政策,陆续出台措施强化防控。
境外输入病例数量不断增多
(二) 境外输入病例数量不断增多
图1.3. 境外输入病例占总确诊病例比例图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透露,“2月25日,中国以外的新增病例报告数量首次超过了中国的新增病例数量。”2月26日,宁夏出现境内首个输入型病例。3月13日起,境外输入型病例每日新增数超过本地新增病例数。
截至4月1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1589例,其中境外输入确诊病例841例。 3月21日起,广州、北京、上海、浙江陆续通报出现4个境外输入关联病例,境外疫情输入成为防控重点。
图1.4. 本地及境外输入日新增走势图▲4月1日国家卫健委公布数据称,截至3月30日,接受医学观察的1541例无症状感染者当中,境外输入就有205例(占13.3%),其所带来的本地传播风险值得警惕。
据统计,2月国内共有4个境外输入病例,占当月总数(68033例)的0.0058%,而3月画风大变,境外输入病例剧增到802个,数量是2月的200倍,占比也上升到当月总数(1717例)的46.5%。
进入3月后,上半月有119例,占比11.6%,下半月683例,占比飙升到 98.4%,可见,3月以来,境外输入已经成为疫情防控最主要风险来源。
境外输入病例数量不断增多
(三)入境人流受政策影响波动明显
对比海外,国内疫情形势积极向好,使得众多留学生、驻外员工及华人华侨选择回国,但由于一些国家及地区陆续收紧出入境政策、暂停颁发签证,航空公司也减少航班、暂停部分航线,导致交通受阻,入境人数同比仍低于去年。
据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3月11日以来,全国的陆、海、空、口岸入境的人员日均12万人次,乘坐国际航班入境的人员日均2万人次。
澳门3月18日起禁止中国以外的非本地居民入境。香港3月17日零时起对部分欧洲国家(即申根地区)采取隔离措施,3月19日起对所有由外国入境香港的人士都执行14日强制检疫或医学监察。 广东从3月19日零时起,对所有从国外入境来粤的中国籍旅客,以及在来粤之前14天内有19个国家旅居史的外国籍旅客,都实施居家或集中隔离措施。26日更进一步明确:自3月27日6时起,对所有经广东口岸入境人员(含港澳台地区,含中转旅客)实行核酸检测全覆盖,并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费用自理。 上述因素使得以香港、澳门为跳板,经广东口岸进入内地的人数出现剧烈波动,或因“闯关”而陡增,或因“关闸”而回落。
图1.5. 深圳湾口岸入境人数走势图
▲例如:自2月4日起,深圳湾口岸成为香港唯一入境内地口岸,其人流量受两地政策影响,多次出现大幅波动。据香港入境处数据,3月26日共有3014人经深圳湾口岸入境內地,因当日广东省公布入境隔离措施而增幅明显,其中包括2476名港人和522名內地人士。3月29日,由该口岸入境的人数回落至290人,且76%是香港居民。
4月2日,深圳宣布从次日起,将深圳湾口岸通关时间由早6点半到晚24点,压缩为早10点到晚8点。措施再度收紧,意味着随着香港疫情持续增长,深圳防控力度短期内难言放松。
二、确诊病例数据和详情分析
内地各省市陆续发布了境外输入病例详情,我们运用多种工具,对这些材料进行梳理比较和综合分析,研究疫情态势和研判社会风险。
境外输入病例数量不断增多
(一) 深圳情况
图2.1. 深圳境外输入型病例确诊数量走势图
(点击图片可放大) ▲3月1日,深圳确诊首例境外输入病例,来源地为英国。截至4月1日24时,累计确诊33个境外输入病例,占全省(154例)的22.4%,占全国(841例)的3.9%。
为严防境外输入,强化粤港澳疫情联防联控,深圳自3月27日6时起对所有经深圳口岸入境人员(含港澳台地区,含中转旅客)实行核酸检测全覆盖,并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
1深圳湾、机场是主要输入途径
图2.2. 深圳境外输入病例入境途径分布图
▲深圳累计出现的33个境外输入病例当中,11个是通过机场入境,21个是通过深圳湾口岸入境,1个是从香港乘坐渡轮到蛇口码头入境。 3月14日,香港宣布自17日起对抵港前14日曾到26个欧洲国家的人士加强卫生检疫安排,有关人士须接受强制家居检疫。3月19日,广东宣布对所有入境旅客实施隔离。3月26日宣布自27日6时起,核酸检测及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覆盖港、澳、台地区人员。
在上述几个时间点之间,不少人闻风而动,选择从香港过境来深,使得病例数量猛增。而自从对口岸入境人员管理措施升级后,深圳暂无通过口岸入境的新增病例,最近两日零新增,精准有效防范的作用非常明显。
2多数输入病例经历多次转机入境
图2.3.深圳境外输入病例来深路线图
▲从境外输入病例路径来看,29个患者在境外中转入境,多数途经香港、新加坡或欧洲、中东国家,有42%的境外输入型病例(14例)经历三次或三次以上的航班换乘。
随着海外疫情加速蔓延,截至3月26日,已有60国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欧美多个航空公司宣布暂停国际航班,导致返深及来深人员路途曲折,隐患重重,风险倍增。
3英、美是境外病例主要来源地,东南亚疫情输入风险上升
图2.4. 深圳境外输入病例来源国分布图 ▲截至4月1日,深圳境外输入病例中,来自英国的有13人,来自美国的有7人,来自法国的有4人,来自菲律宾的有3人,来自西班牙的有2人,巴西、荷兰、瑞士和泰国各有1人。 欧美向来是中国留学生的热门留学目的地,如今在疫情扩散的背景下,英、美、法等国也成为深圳境外输入疫情主要的来源地。近期,东南亚地区疫情也有抬头之势,当地各国与深圳关系密切,输入风险有所上升。
4境外输入病例当中外国公民占比高于全国水平
图2.5. 深圳输入型病例国籍分布图
▲据外交部3月26日消息,境外输入病例中90%持中国护照。而在深圳境外输入病例中,外籍人员6人,占比18.18%;中国籍人员有27人,占比81.82%。
可见,目前深圳境外输入病例以海外回国返深的中国公民为主。外国公民占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原因是深圳开放程度高,外向型经济特征明显,外籍常住人口多。
5留学生抗风险能力较低,回国避疫成首选
图2.6. 深圳境外输入病例人员类型情况图
▲据统计,深圳境外输入病例中的留学生占比超过六成,长期在海外工作的则为两成左右。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据,全球已有超过8.617亿学生停课,约占学生总数的一半。美国的华盛顿大学、斯坦福大学等高校陆续宣布取消课堂教学。
面对学校停课、生活成本骤增、心理压力加大以及海外社会歧视现象等,社会关系及经济来源相对单一的留学生更容易选择回国渡过疫情难关。
6近七成病例在抵深两天内被确诊
图2.7. 患者抵深到确诊时间间隔情况分布图
▲近七成病例在抵深从深圳境外输入病例抵深及确诊时间间隔来看,抵深后一天内被确诊的有8人,占比24%;两天内被确诊有15人,占比45%,说明深圳当前防范境外输入疫情措施得当,能够及早发现境外输入病例,降低传染扩散的可能性。两天内被确诊。
7输入病例在深圳密切接触者少,闭环防控成效显著
图2.8. 深圳输入病例密切接触者情况图
图2.9 每日深圳境外输入确诊患者的平均密切接触者走势图(点击图片可放大) ▲在现有的深圳境外输入病例当中,密切接触者为个位数的有28人,占比84.8%,没有密切接触者的有13人。
个别密切接触者人数超过50的输入病例出现在3月上旬,说明经过不断调整优化升级防控境外疫情输入措施,深圳当前疫情输入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
8防范措施不断加码,动态应对境外疫情变化
图2.10. 深圳防范境外输入疫情时间轴
境外输入病例数量不断增多
(二)国内总体情况
(二)国内总体情况 进入3月后,我国内地疫情明显得到控制,各个城市逐渐恢复运转。除武汉地区外,大部分省市的单日新增患者保持在个位数且以境外输入为主。境外疫情恶化导致大量留学生及侨胞回国,疫情输入的压力猛增。
1内地新增病例以境外输入为主,防控措施不断升级
图2.11. 境内输入病例走势图▲截至4月1日24时,我国内地累计确诊境外输入病例841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40例,累计死亡病例0例。 3月13日,新增境外输入病例数首次超过本地新增病例数。3月14日起,境外输入病例持续以两位数增加,覆盖省份范围也在扩大。
面对境外疫情急速肆虐的态势,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3月26日提出,做好境外疫情经陆路水路输入风险防控工作。
同日,民航局发布通知进一步调减国际客运航班量,将每周航班量下降至130班左右,外交部、国家移民管理局也宣布自3月28日起暂停持有效中国签证、居留许可的外国人入境。
2五成以上入境人员需在境外中转,多在香港、俄罗斯、泰国等地转机
图2.12. 回国方式分布图▲从入境路径来看,现有623例公布了相关信息的病例中,42.7%的入境人员选择从境外直航回国,多从美国、伊朗、英国 等国家出发;57.3%的入境人员需中转入境,主要选择在香港、俄罗斯、泰国、阿联酋、新加坡、埃塞俄比亚转机。
图2.13. 境外输入病例输入途径图▲653个有公布输入路径的病例中,选择飞机的达到587人,占89.9%。但随着国际航班、主要中转航班断航、停航,无论是直飞国内还是“曲线”回国,都已经变得越来越难。
表. 各国暂停国际航班情况
表. 各国实行国内封闭管理情况
3英、美为境外输入病例主要来源地,当地疫情持续蔓延
图2.14. 输入病例来源国分布图
▲从输入病例来源地看,768个病例公布了明确的来源国信息,来自48个不同国家,其中最大疫情来源国为英国,累计229例(占29.82%)。除英国之外,美国(118例,占15.36%)、西班牙(75例,占9.77%)、法国(60例,占7.81%)、意大利(55例,占7.16%)、伊朗(47例,占6.12%)、菲律宾(43例,占5.60%)是境外输入病例较多的来源国。
分析英、美两国输入病例较多的原因,一是两国疫情急剧恶化,感染人数不断攀升引发恐慌;二是当地华人华侨、留学生众多,疫情爆发后“结伴”“抱团”回国比较常见。
4境外输入病例以中国公民为主
图2.15. 输入型病例国籍分布图 ▲从输入病例国籍分布上看,外交部3月26日曾称,境外输入病例中九成持中国护照。而我们根据已公布国籍信息的608个病例数据统计,其中511例为中国公民,占比达到84.05%。
这说明境外疫情爆发后,相比国内转好的防疫成效,部分国家的防控工作难以令华侨、留学生放心,在目睹确诊和死亡病例不断增多的情况下,不少在海外的中国公民不顾路途遥远选择回国避疫。
5海外疫情加剧,3月下旬为境外输入病例高增长阶段
图2.16 输入型病例走势图▲从确诊时间来看,我国在2月26日出现首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3月23日新增确诊病例74例,达到目前公布数据的峰值;3月18日至25日的区间,是境外输入病例的高增长阶段。 近期,有关部门接连出台大幅度调减国际客运航班量、暂停持有效签证、居留许可的外国人入境等多项措施,港澳台也宣布停止转机服务,相关举措效果明显,3月29日当天境外输入病例降到30例。
6四成以上病例在入境前已有相关症状
图2.17 在境外已有症状的患者占比图
▲据统计,目前共有322个病例详情公布了患者发病时间,其中62.42%的境外输入病例在境内发病,37.58%的病例在境外已出现发热、头疼、咳嗽等明显症状,这些有症状的病例多从英国、菲律宾、美国和法国回国。
7近七成患者在入境后三天内被确诊,也有入境当天确诊
图2.18 境外输入型病例回国及确诊时间间隔情况图(点击图片可放大) ▲从患者入境时间和确诊时间的间隔来看,近七成病例在入境后三天内被确诊。说明从境外到国门的防控链条较为完善,多数患者入境即得到有效检测。
8密切接触者人数随着措施升级而逐步减少
图2.19 境外输入病例密切接触者人数情况 ▲据统计,在已公布密切接触者人数的境外输入病例中,目前境外输入病例的平均密切接触者人数在20人以下。其中,零密切接触者的占比16.77%,密切接触者人数在1至10人之间的最多,占比为52.22%。 ▲在密切接触者超过50人的境外输入型病例中,在2月出现的有1人,3月上旬出现的有3人,中旬有6人,下旬仅有3人。值得注意的是,23日至今再未出现密切接触者超过50人的境外输入病例。
由此可见,在各地严格执行入境人员核酸检测、分流转运、集中隔离措施之后,密切接触者众多的境外输入病例出现频率明显下降。
9境外输入关联病例虽有出现,但本地传播风险仍较小
图2.20 境外关联病例占本地病例比例图
▲我国3月21日通报首例境外输入关联病例。截至4月1日,各地共报告境外输入关联病例4例,占3月12日以来累计本地病例(10例)的40%。
从致病原因看,广东广州、上海的两个关联病例曾与境外输入病例有过接触,北京的1个关联病例可能因接触境外输入病例所污染的楼梯所感染,浙江的1个关联病例此前乘坐的航班中有一例无症状感染者。 在境外输入病例持续上升的情况下,境外输入关联病例的出现有警示意义,不过数量很少,说明防控措施得当,本地扩散风险仍较低。
10留学生占比高,留学热门国成为疫情重灾区
图2.21 境外输入型病例人员类型 ▲据统计,截至3月31日,在有公布职业信息的447例境外输入病例中,留学生占51.01%,长期在境外工作的占22.6%,海外经商者占5.59%,华人华侨占3.36%。 近年出国留学人数增多,留学地点集中在欧美,使得出国留学人员成为此次疫情受影响较大的群体之一。据教育部3月31日消息,我国海外留学人员总数约160万人,目前在国外的海外留学生约有142万人,其中,确诊新冠肺炎病例为35例。
11超两成患者直接送院,超七成患者曾被隔离
图2.22 境外输入型病例的防疫方式
▲据统计,境外输入病例中居家隔离的有5.88%,集中隔离的有70.12%,直接送至定点医院的有21.98%。在集中隔离中,有酒店隔离、指定隔离点隔离、海关隔离室隔离等方式。 自3月15日起,内地已有北京、上海、天津、广东、重庆、湖北、陕西、山东、浙江、安徽、云南、宁夏、内蒙古、云南等至少14个省市对入境人员采取集中隔离14天的措施。
境外输入病例数量不断增多
(三)各省市情况
(二)国内总体情况
图2.23 北上广深杭港澳台境外输入病例对比图 ▲受海外疫情扩散影响,国内多个入境热点城市的境外输入病例数量持续增加。3月份以来,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境外输入病例新增幅度较大。
截至3月31日分别有164例、177例、92例,深圳和杭州的境外输入型病例分别为33例、5例。3月1日至31日,香港、澳门的输入型病例分别为413例、31例,台湾输入型病例260例。
香港、台湾在疫情爆发前期迅速采取了交通管控措施,但由于对欧美疫情反应稍慢,导致境外输入病例骤增。
如香港在13天内确诊病例增两倍多,台湾截至3月31日的322个确诊病例中有260来自境外输入。3月1日至31日,澳门的新增确诊病例以极低水平增长但全部来自境外输入。
1.北京、上海、广东因特殊区位而承担风险
图2.24 境外输入病例区域分布图 ▲从确诊地分布来看,上海177例(占比22.07%)、北京164例(占比20.45%)、广东148例(占比18.45%)、福建49例(占比6.11%)、甘肃46例(占比5.74%)、天津38例(占比4.74%)、浙江39例(占比4.86%)为境外输入病例的主要流入省市,占整个境外输入病例比例的九成,多处东部沿海地区,境外交往频繁。
2.北京、浙江等地惩处瞒报谎报入境者
图2.25 境外输入人员瞒报谎报遭立案处罚情况
据统计,截至3月28日,北京、甘肃、河南、宁夏、浙江等地已通报瞒报或谎报事件,至少17名入境人员被立案调查。
3.北京、上海措施密集细致,广州、杭州更具地方特点
北京、上海分别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国际航运中心,来往国际航班较多,境外疫情输入风险较高,防范境外输入病例的防疫政策更为密集、细致和全面。广州、杭州作为省会城市,防控措施是在省级防疫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地方特点明显。
图2.26 北、上、广、杭防范境外输入疫情措施对比 ▲北京对入境人员的分流力度最大。3月19日和3月22日,民航局会同外交部等五部委连续两次发布公告,要求所有目的地为北京的国际客运航班分两个阶段,按照指定的第一入境点入境。
截止到3月29号,两个阶段累计分流航班总量100班,留置旅客涉及到19207人,留置比例达82.9%,极大降低了北京口岸境外疫情输入的风险。 其他城市方面,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入境人员基数大,着力完善和推行入境人员集中隔离措施。杭州所在的浙江省华侨较多,注重推行健康码国际版,强调入境来浙人员要提前做好申报工作。广州则在广东省的指引下,注重与港澳的协作。
4.香港、台湾境外输入病例大幅攀升,澳门出现小幅增长
图2.27 香港日新增和累计输入病例分布图 ▲随着海外疫情持续恶化和入境政策不断收紧,大批港人返港,确诊病例数量迅速上升。截至3月31日,香港累计确诊个案已达746宗,而在这746例中,有超过500例是过去两个星期内增加的。
在此背景下,香港政府从交通、检疫、人员出入境、旅游等多个方面将防疫措施调整到最高级别,并宣布3月25日起非香港居民乘飞机抵港将不准入境香港。
图2.28 澳门每日新增和累计输入病例分布图▲澳门时隔一个多月之后再度出现新增病例。截至3月31日,澳门累计41例,其中境外输入31例,占75.6%。
对此,澳门接连升级防疫措施,3月18日起禁止除中国旅客以外的所有非本地居民进入澳门。
图2.29 台湾每日新增和累计输入病例分布图 ▲台湾累计确诊病例322例,其中260例为境外输入。台湾1月底就对大陆采取人员禁入措施,但在欧美等地爆发疫情后,未采取防范措施,造成境外输入病例源源不断。
目前,台湾要求所有入境者必须居家隔离14天,建议民众避免一切非必要出境旅游。
三、总结
病毒无国界。面对境外疫情加速扩散蔓延的态势,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3月26日提出,继续加强航空口岸疫情输入输出防范,做好境外疫情经陆路水路输入风险防控工作。各部门、各省市纷纷出台措施,强化“外防输入、内防反弹”。
国家民航局、外交部和国家移民管理局分别采取调减国际客运航班量、限制外国人入境等措施防范输入性风险。广东宣布对所有经广东口岸入境人员(含港澳台地区,含中转旅客)实行核酸检测全覆盖,并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
在这一连串政策下,内地每日新增境外输入病例增速放缓,北、上、广、深等入境人员较为密集的城市未出现境外输入病例引发的本地传播。有几个问题仍需注意:
一是境外疫情未见拐点,防范境外输入需有持久作战准备。目前全球确诊病例超过93万,除了欧美地区疫情不断加剧,南亚、东南亚等国家确诊病例数据也仿佛摁下了“快进键”,渐呈爆发之势。张文宏认为,“国际疫情结束时间难以预测”。
环球同此凉热,在全球主要国家疫情全部结束之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宣布战胜疫情。任何一个人的掉以轻心和麻痹大意,都可能给整个社会带来疫情“二次爆发”甚至“周期化”的危险,科学防疫须臾不可忘,抗击疫情要久久为功。
二是欧美疫情继续恶化,华侨、留学生回国意愿更趋强烈。国外疫情大流行,国际航班缩减,路线阻断,留学生、驻外人员和海外华侨的处境令人担忧,目前仍有142万留学生在国外,舆论场上频频出现建议国家安排包机接返的声音。对此,外交部宣布于4月2日增加临时航班赴英国为留学生归国提供便利,展现出国家的担当。
当此危急时刻,我们也不会忘记“打满全场”的海外华人华侨,当初他们为国内疫情牵肠挂肚捐钱捐物,而如今在他们身陷疫区焦头烂额的时候,企业和民间怎样协作提供支援,亟需智慧和举措,这有助于夯实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和向心力。
三是陆路水路输入风险升高,精准防控难度更大。近日,13名外籍人员沿山脉攀爬非法越境进入广西百色被遣返,说明随着疫情开始在东南亚、南亚等地加速蔓延,陆路水路输入风险上升。
目前深圳、福建泉州等地都已发文要求严防境外疫情通过海上偷渡输入。我国边境线和海岸线漫长,拦截成本高、难度大,如何才能在不影响经济生产和贸易交流的前提下,做好疫情检测和风险防控,难度可想而知。
总之,受到疫情冲击的不仅仅是生命和财富,还有环境和心态乃至价值观。一个多月前,有71个国家和9个国际组织宣布向中国捐助了疫情防控物资,而如今我们反而成为相对安全的国家。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援引数据称:中国已向120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了包括普通医用口罩、N95口罩、防护服、核酸检测试剂、呼吸机等在内的物资援助。并已通过国际友好城市等渠道向50多个国家捐赠医疗物资。中国的企业也向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捐赠医疗物资。这样的形势翻转令人感慨。
作为全球化的受益者,我们不仅要做好防疫工作常态化的心理准备,以严防死守扎紧篱笆来保卫成果;还要以雪中送炭的关怀来团结华人华侨,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更应该在世界各国进退失据的时候,为全球抗疫输出经验、智慧和生产力。
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团结互助才能战胜疫情,天下太平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输入风险。
上述材料所使用数据和信息的部分来源:
世界卫生组织
国家卫健委
广东省卫健委
深圳市卫健委
香港入境事务处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
伊朗卫生部
央视新闻
人民日报客户端
凤凰网
腾讯新闻等
(由于各部门各渠道公开数据存在格式不统一、发布不连贯、要素不完整等问题,分析基数可能存在偏差。)
编辑 黄泽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