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田区海山街道全力护航企业复工复产

读特记者 第五燕燕 陈敏
2020-03-26 15:57
摘要

日前,一辆小货车缓缓驶进盐田区沙头角保税区,上面装载的是海山街道总工会为复工企业多方筹措的口罩、额温枪、消毒液等一批防疫物资。“有街道做后盾,我们心里特别踏实,”深圳市外轮理货有限公司工会负责人徐卫东感激地说。

这样的事例还有不少。一边是企业开足马力加紧生产,一边是海山街道坚持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安全生产“三线作战”,在疫情防控、员工安全等方面为企业排忧解难,全力护航企业复工复产。截至目前,辖区企业已复工复产903家,占企业总数的86.66%。

防控全面跟上:制定工作指引,助力企业恢复正常生产

周大福珠宝金行(深圳)有限公司是海山街道最早复工的企业之一。记者来到位于深盐路的周大福集团大厦采访时,入口处的工作人员立即上前给记者测量体温。在按要求完成扫码登记个人信息、查询个人行动轨迹等操作后,工作人员又用酒精为记者的双手消毒,才被允许进入。

疫情要控,生产也不能停。 据悉,为使辖区企业、工厂及产业园区快速把握防疫工作重点,海山街道办事处联合市派驻海山街道指导服务组,整合前期上级下发的各类防疫工作指引,汇总整理了《海山街道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下发给辖区企业参照执行。值得一提的是,《指引》还被精心制作成互动性强、易于传播的新媒体产品,进一步提升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服务积极靠上:开展精准帮扶,坚定企业复工信心

时下,随着海山辖区各大企业陆续复工,员工吃饭的餐桌,也成为了疫情防控的一道重要关卡。

一天中午,记者走进沙头角保税区看到,临近海山路的一处篮球场被摆放上塑料桌椅,场内分散地坐着数名正在埋头吃饭的人员。记者询问得知,他们都是园区内一家密集劳动型企业的员工。

据悉,针对复工企业“吃饭难”问题,在街道和社区的多方协调下,疫情期间暂停开放的篮球场,摇身一变成了企业的临时室外食堂。每到中午饭点,员工分批进入、分散坐开,约3000人的用餐安全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此外,针对疫情期间不能集中开展企业安全培训的情况,海山街道的安全生产执法员,指导企业安全管理人员下载使用“学习强安”手机软件,通过线上教学、网上考试、线上审核等方式加强安全培训。目前,复工企业员工7900多人已注册和通过安全知识测试。

编辑 赵偲容

(作者:读特记者 第五燕燕 陈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