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儿童团队让孩子听到爸妈爱的声音

记者 邸继勇 通讯员 郭丽颜
2017-02-07 04:31
摘要

三名来自深圳的中学生创立了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的团队——为爱听见爱团队,以缓解中国留守儿童感情缺失的问题为目的,搭建留守儿童父母和孩子之间沟通的桥梁。

三名来自深圳的中学生创立了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的团队——为爱听见爱团队,以缓解中国留守儿童感情缺失的问题为目的,搭建留守儿童父母和孩子之间沟通的桥梁。6日,为爱听见爱的项目组来到深圳巴士集团第二分公司,与即将跟孩子分离的爸爸妈妈们来一次深入沟通。

827984219604184145

让孩子听到爸爸妈妈爱的声音

据悉,巴士集团25000多名员工,其中一线驾乘人员占83%,大部分是来深务工建设者,他们长期面临着与家人分离的困境。为了可以帮助到更多巴士员工家长,改善与不在身边的孩子沟通问题,深圳巴士集团与为爱听见爱项目组共同策划了此次“关爱公交人系列三:EAP+幸福家之为爱听见爱活动。活动还邀请慧爱公益教育机构创始人胡嘉老师开展了 “如何更好地与孩子沟通”的讲座。胡嘉老师与爸妈们支招,要时常提醒自己要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维系和孩子的关系,努力尝试和孩子创造话题,跟孩子创造一个分离后的互动话题。

833760011571607305

巴士司机回到家把录音后的小熊送给孩子们

在互动环节,很多家长表示 “很多时候,不知道该跟孩子聊些什么”,“共同话题很少”,“孩子尤其不愿意分享关于学习的话题”。为了帮家长们制造话题,为爱听见爱的团队成员为家长们准备一只“爱心录音小熊”,请这些孩子的家长录了一段很想对孩子说的话,放在玩具中再送给孩子,希望孩子虽然留守在家,但依然能通过小熊,听到爸爸妈妈爱的声音。

即将要返回老家的孩子

即将要返回老家的孩子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留守儿童目前已成为了一个难解的社会问题。一年多前,一群来自深圳的中学生带着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创立了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的团队——为爱听见爱团队,致力于促进中国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交流,缓解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一群中学生,为什么会开始这个行动?

这群在城市中生活的中学生都曾经作为志愿者参加过乡村支教,跟很多乡村儿童、留守儿童有过紧密的接触。“如何促进留守儿童和父母沟通?”团队成员头脑风暴,想了很多的办法,最终选择一个相对比较简单的办法来开始他们的行动——给留守儿童送去一个可爱的录音小熊,小熊里收录了爸爸妈妈说给孩子听的一句思念或者鼓励的话,让孩子能在父母不在的时候,能感受到父母的关爱。

想法很美好,但实践起来并不容易。团队成员叶梓烜回忆说,当初我们给孩子们家长打电话的时候,很多家长都以为我们是骗人的,不等我们说完就直接挂电话,我们需要耐心地解释和坚持打了几次电话,家长最终才慢慢信任我们。

成功获得父母的录音后,他们迎来了第二个难题——购买录音小熊的资金哪里来呢?这群中学生自己建立了微店,进行线上募捐;还自己联系了佛山的商场,进行一次“快闪”行动,还邀请了当地的媒体参与,希望可以吸引更多的社会关注。在团队的努力下,初期募集到了近14000元。获得了第一笔捐赠资金后,团队采购了106只录音小熊,送到了广东省阳春市石望镇安康小学留守儿童手上。

获得“广东十大最美街坊”奖

团队成员邹瀮莹很清晰地记得,他们第一次进入孩子们家里的情形。进门之时,她看见这些孩子胆怯地望着他们,眼里满是戒备。当邹瀮莹把录音小熊递给孩子,孩子听见父母声音的时候,这些不善表达的孩子嘴角微微上扬。孩子们含蓄的笑容让她知道,他们正在做的事,是能够帮助这些留守家中的儿童的,这让她感到真心的快乐。

在付出诸多的努力后,他们的行动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并获得“年度广东十大最美街坊”奖项。致敬典礼上,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顾作义说,这些“可爱的街坊们”闪耀的人性光辉最美丽,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传递身边美,激发正能量。

一年多以来,为爱听见爱团队中的三位小伙伴坚持这一行动到现在。他们今年参与了中国大智汇创新研究挑战赛,意在通过这场由国内顶尖大学机构教授专家筹划的赛事,更全面地寻找解决方法,改善留守儿童情感缺失及亲子关系问题。

见习编辑 Lisa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