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深圳迎来文化场馆开放的小高峰,春暖花开,终于恢复了日常的文艺生活,报复性看展快安排起来。那么,这么多场馆都有哪些展览呢?记者带你通过视频一起来看。
深圳博物馆
深圳博物馆跨年大展——“从地中海到中国——平山郁夫藏丝路文物展”正在深博展出。日本艺术家平山郁夫先生是一位杰出的文化使者和艺术大师,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平山郁夫先生偕夫人平山美知子150多次遍访丝路沿线国家,更是70多次到过敦煌,探寻丝路文明的奥秘,足迹遍及广袤的欧亚大陆。平山夫妇为了提高绘画水平,希望能多接触到优秀的美术品,不断收藏流散于民间的丝路古代文明的古美术品和遗物,又无偿捐献给美术馆,成为全球屈指可数的丝绸之路收藏家。
点击自制大片看展↓
本次展览整合了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珍藏的丝绸之路沿线文明古国的文物精品192件(组),共分为四个单位,其中按收集地区,分作三个单元,即环地中海地区;两河流域和伊朗地区;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地区。种类方面有希腊彩陶、罗马与波斯玻璃器、波斯金银器、丝路金银币、中亚织锦以及印度佛教造像等多种。第四单元为梦回敦煌:平山郁夫敦煌写生作品。同地区的展品,各有特点,又呈现不同文明的交流融合。
再来看深圳博物馆的另一重要展览“茶瓯香鼎话清闲——宋瓷与宋人的社会生活”。展览遴选展出汉昆古陶瓷博物馆所藏的150余件宋瓷精品,以宋人“四般闲事”(焚香、点茶、挂画、插花)的器用为主线,兼及文房、酒器及其他生活器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宋人雅致的生活艺术、审美趣尚与意境追求。这是深圳博物馆与汉昆古陶瓷博物馆首次合办展览,也是我市国有博物馆与非国有博物馆合作的又一重要成果。
点击视频看展↓
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
“觉醒”全球首展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A3展厅(以下简称“两馆”)展出。“觉醒”一展由序曲、雕刻时光、权力的游戏、流动盛宴、翩若惊鸿、微物之神、荣耀巅峰、历史之眼、尾声九个部分组成,以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珍品为起点,覆盖4个世纪、20个国家的近200件西方罕见珍宝,其中有百余件展品为全球首次公开亮相。
点击视频看展↓
从文艺复兴时期的“圣子降临”吊坠、来自不同王朝的13顶王冠、世界上已知的最后一枚拿破仑金叶子,到波旁·帕尔马家族珍藏,以及罗曼诺夫王朝最重要的国宝级珍品……就像带领观众进入一场时空穿越之旅。
关山月美术馆
点击视频看展↓
文脉传薪——2019中国写意油画学派作品年展
主办单位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岭南画院
展览地点关山月美术馆一楼中厅、C厅
时代繁花——馆藏关山月花鸟画专题展
主办单位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
展览地点关山月美术馆二楼关山月常年陈列厅
当下•新造境 ——关山月美术馆创作院作品展
主办单位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
展览地点关山月美术馆一楼A、B厅
南山区:至正艺术博物馆南山馆
在至正艺术博物馆南山馆举办的盛世长卷-明代•仇英《清明上河图》真迹沉浸特展于2020年3月27日正式复展。展览由深圳市至正文博集团主办,深圳至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此次展出的明代·仇英《清明上河图》(深圳本)是仇英采用青绿重彩工笔,描绘明代苏州热闹的市井生活和民俗风情的巨作。整幅画卷长达长7.98米,高0.395米,画面中共出现人物约1300人,以及为数众多的车、船、动物等,其中人物高不盈寸,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人物的身份、表情。画中还描绘了天平山、运河、古城墙……当时苏州地区标志性建筑皆清晰可辨,整个画卷充满山清水绿之明媚。它真实地反映了明代中叶江南一带经济、文化、民俗等社会状况,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是名副其实的“盛世长卷”。
点击视频看展↓
除此之外,展览极为惊艳的一个部分是策展方全面应用目前业界领先的云计算、5G、AI人工智能、大数据、VR虚拟现实、动作捕捉技术等技术,对原画中所描绘的繁荣景象和市井文化进行了“再次还原”,打造出震撼的明代·仇英《清明上河图》真迹沉浸特展,画中人物全部动了起来,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一秒入画”。展览的学术性与互动性相交融,让观众们在感受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同时,开始一场意义非凡的时空穿越之旅。
地址:深圳湾万象城B1层
近期的营业时间调整为:
周一至周二: 全天闭馆进行场馆消毒及日常维护。
周三至周四: 正常营业10:00—21:00(20:30停止入场)
周五至周日: 正常营业10:00—22:00(21:30停止入场)
罗湖区:深圳美术馆
庆祝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
春天的故事
改革开放的深圳图景
主办:深圳美术馆
时间:2020年3月24日至4月5日
地点:深圳美术馆B厅
展览汇聚部分深圳美术馆的馆藏精品,市民可通过这个展览略窥城市景观的建设历程及沧桑变化,聆听深圳恢宏的历史回响,见证时代日新月异的城市风景和人文景观。
主办单位:深圳美术馆、大连美术馆
展览时间:2020年3月24日——4月5日
展览地点:深圳美术馆
藏书票起源于15世纪中期的德国,其最初的功能和藏书印章一样,属于个人收藏的一种标记。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而我国版画艺术家创作的藏书票,始于上世纪30年代,限于当时的社会条件,藏书票作为版画的新品种,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又重新兴起。此次展览展出了大连美术馆馆藏的张家瑞藏书票247枚,包含了花鱼鸟,龙凤古建筑与民俗,鲁迅与美术等15个系列,张家瑞擅长版画、藏书票,其版画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和举办个人画展。创作藏书票作品700多张。获“鲁迅版画奖”、中国新闻奖·编辑一等奖、日本国际版画研究会金奖、大连美术家终身成就奖等。
(晶报供稿)
编辑 陈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