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大年初二,今天你回娘家看爸妈了吗?什么?还单身?好吧那当小编没问……
既然不用回娘家,那就跟着小编一起去一趟华南,体验一下华南人民的过年style吧!
舞醒狮
广东舞狮子源起佛山。相传在明朝初年,佛山一带出现过一头独角怪兽,眼大口阔,不时发出“嚏嚏”响声,老百姓叫它“嚏兽”。只要怪兽出现,老百姓便大受其害,不是牲畜伤亡,便是庄稼被糟蹋。这还了得,咱们智慧勇敢的劳动人民怎么能答应呢?
后来,大家想了一个办法,用竹篾织成若干个狮头,涂上多种颜色,埋伏在郊野村落,一旦怪兽出现,便金鼓齐鸣,舞动起来,怪兽惊走。于是人们认为狮子有镇妖驱邪、如意吉祥的兆头,以后便于春节期间,均以舞狮子来消灾除害,预报吉祥。这一风俗延续至今,已发展为一套程式完整的岭南醒狮舞。
因起舞过程中有“食青”“醉青”、“睡醒”等动作,故而得名。常见的舞狮子套路是:响起锣鼓,醒狮平放地上,舞狮人分站两侧,打一通南拳,作为“开张大吉”,继而钻入狮内,由大头佛逗引出场,随锣鼓起舞。舞狮子的动作花样丰富多彩,有“狮子出洞”、“窥测方向”、“欢天喜地”、“狮子滚球”、“狮子采青”等。春节期间的舞狮活动,除在广场表演之外,还沿街起舞,逐家逐户去拜贺,以示醒狮临门,安好吉祥。主人家则悬赏于门,包红挂青,让瑞狮“采青”。
欢乐游神
每逢春节,广东的湛江市、茂名市、潮汕地区,海南的儋州、琼中、文昌等地区,无论是市区还是乡村,新年游神都十分热闹。人们把行身神像请进神轿里,然后抬出庙宇沿街巡游,接受民众的香火膜拜,寓意神明降落民间,巡视乡里,保佑合境平安。游行沿途有神偶、舞狮、舞龙、踩高跷、电子花车、地方戏曲及乐队演奏等艺阵表演。
湛江地区的游神,一般从年初六开始,一直游到元宵节结束,几乎每个村庄都有游神的风俗。游神的种类各式各样,热闹非凡。有些村庄的游神时间比较长,白天游完本村,晚上接着游神。
有些地区游神结束时,将神像集中在空旷的地方,抱着神像狠狠一摔,这叫“舂老爷”。有的地方,甚至用草绳子套住其的脖子在地上“五马分尸”。这种方式,潮汕俗语叫做“卧石老爷(神)愈食愈惊”,据说是能够把神像弄得越破越烂,则来年的运气越兴旺。只要游神后把神像修补完整就行了。
好吧,小编我能保证把神像摔得稀巴烂,但是修补完整嘛……就很难说了……
享用七样菜/七样羹
都来到广东了,怎么能少得了吃吃吃呢!广东客家人在大年初七“人日”的家宴上,就一定要吃“七样菜”。七样菜一般以葱、蒜、芹菜、韭菜、芫荽、肉和鱼等七种菜一锅煮熟,全家共食。此俗主要取其兆头:葱谐聪,吃了会聪明;蒜谐算,吃了会化算;芹谐勤,吃了会勤快;韭谐久,吃了幸福长久;芫谐圆、缘,吃了有缘又圆满;鱼谐余,吃了年年有余;肉近禄,吃了福禄双全。初七过后,多为大人出门、小孩上学之时,故以此图吉利。
正月初七,广东潮汕人同样有吃“七样羹”习俗。这一天,人们以当时出产的七种菜蔬如菠菜、芥菜(当地叫大菜、白菜)、君达菜(也叫百合或厚合)、萝卜、茼蒿、芹菜等煮成一锅,异香诱人。家中人人吃之,以图吉利。其中“百合”取意“百年百合,百事好合”。
来来来,给小编我来一锅!
打扁担过新年
好了,摔完东西过足了瘾,接下来我们要从广东来到广西了。“正月舂堂闭轰轰,今年到处禾黍丰。”这是南宁马山、都安、上林等地壮家流传的一首古谚,说的便是这些地方春节的一个传统民俗——打扁担。
从每年的除夕到正月十五,轻快悦耳的的打扁担声会响遍壮族山乡,“登登打、登登打、登登打嘟打”,这节奏,是不是很带感!
打扁担是传统的自娱自乐活动,每一个壮家人都是打着堂的演员,妇女的动作轻巧优美,男子的动作刚劲有力,自娱自乐的“打着堂”,寄托着壮族人民祈望丰收的愿望。
打扁担的舞蹈形式有双人舞、四人穿花、多人穿花等各种套式。舞者多为双数。表演者手拿扁担,围在长凳或舂米槽旁,有节奏地时而敲打板凳,时而互相撞击扁担。在扁担不断相击中,表演者不停地穿花转动,更使人眼花缭乱。
送灯祈福
春节期间中国大部分地方温度还比较低,这个时候去海南的海边度假貌似是个不错的选择!那还等什么!说走就走!
在海南文昌,除了可以吃“文昌鸡”(就想到吃!),还能体验到“送灯”这一项农村传统项目。“送灯”深深寄托着人们在新年伊始祈福于未来的一年家族吉星高照、添丁发财、平安顺利、心想事成的美好心愿。
文昌的“竹篾花灯”在海南非常出名。“花灯”内部用竹片编织,外面用彩纸手工剪裁而成。灯身上印有大大小小的“福”、“寿”、“喜喜(双喜字)”字和“吉星高照”、“丁财贵寿”、“招财进宝”、“连生贵子”、“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等吉利的词语和诗句,还配上思古幽情的人物风景画,好诗情画意啊~!
到了“送灯”当天,日落星出前开始点灯。“送灯”时,花灯的下部吊着一个长圆形灯笼,在笼底点上一支小蜡烛,烛光一照,极富美感。先送到祖灵位上,祈求祖宗掌着一盏盏花灯显灵保佑家人一年平安、生活幸福;再送到天地、灶神牌位上,以求神仙赐福家人;又送到仓库、猪圈、井台等处,以求五谷满仓、打水平安、粮食常吃常有。
来源 新华网广东频道、南方网、中国文明网
见习编辑 耿超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