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夕花市满城春。全国多个城市的迎春花市近日次第开市,各地看不尽的各色年宵花,涌动着春意,让年味更加芬芳醇厚,也述说着中国百姓日新月异的新春“花事”。
南北年宵花 俏也要争春
以广州博物馆镇海楼为造型的红色临时主牌楼,立于广州最具代表、历史最悠久的越秀西湖花市入口。穿楼而过,迎面便是联排的各类花档一直望不到尽头。25日一早,广州11区传统迎春花市开张,近3000个鲜花及工艺品档位,让逛花市的市民极为开心。
在北方,冰雪严冬中的哈尔滨花卉大市场,数百种鲜花绿植在此交织成色彩斑斓的花海。
雪域高原,今年的藏历新年比春节晚近一个月。位于拉萨太阳岛的中和国际城花鸟市场里,年宵花氛围渐起,生着火炉的花房里水汽氤氲,带给人浓浓暖意。
分别从云南和广东运来的马蹄莲和小盆绿植,与荷兰红玉珠和北美冬青比肩丛立在北京世纪奥桥花卉园艺超市里,来自远方的花种与本地花卉“平分春色”。在今年北京各大花卉市场,上千万盆年宵花投入花市,其中北京自产花卉约450万盆。
兰花水仙牡丹金桔仍是主流
走访南北花市,记者发现,今年年宵花虽仍以兰花、水仙、牡丹、金桔等传统花卉品种为主,但明显地呈现出“小而精”“净化空气”“组合盆栽”3种“新浪潮”。
“小而精”的小盆栽、多肉植物与微景观生态瓶是新宠。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及多地迎春花市获悉,适合家庭园艺的小型盆栽花卉,及堪称“火爆”的多肉植物已成为今年年宵花卉的主要种类,约占整体生产量的40%。“净化空气”功能,让虎尾兰、龟背竹、小盆绿植等花卉备受青睐。拼创意的“组合盆栽”也有卖点。
全国花卉销售额早已超千亿
小小的鲜花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上千亿元的产业。据中国花卉协会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国花卉种植面积130.55万公顷,销售额1302.57亿元,出口额6.20亿美元。仅云南一地,2016年鲜花种植规模就达到112万余亩,产值400亿元。据云南省农业厅花卉产业处处长王磊介绍,目前全省从事鲜花种植、加工、运输、销售的企业多达2000余家,拥有100多万从业人员。与传统种植业相比,鲜花种植的社会效益高。云南省60万户花农2015年的总收入达到95亿元。
除了国内庞大的市场外,中国的鲜花如今已经真正实现了香飘海内外。云南、广东、福建目前已经成为我国主要出口花卉生产基地,产品销往日本、荷兰、韩国、美国、新加坡及泰国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根据《全国花卉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到2020年,我国要建立包括花卉品种创新、花卉技术研发推广等六大体系,建设90个国家花卉种质资源库、100个国家重点花卉良种繁育生产示范基地、7个花卉产业发展区,以及8个重点花卉市场。
来源 深圳晚报、新华社
编辑 桂桐